引言:我国建筑工程中不断地创新技术,引进新的建筑材料,尤其是混凝土工程项目通过新的施工设备以及施工工艺的应用,提高了混凝土工程施工效率及建筑质量。混凝土属于可塑性搅拌物,在施工中与钢筋能够牢固的结合,然后形成了高强度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既坚固又具有较强的抗震性,在建筑工程中已成为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混凝土工程技术水平,并且加强该工程养护工作,能够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同时促进建筑企业安全发展。
一、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要点
混凝土裂缝预防与控制建筑混凝土施工中,由于受到人为、外界气候、技术手段、机械作业等原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建筑体地面或墙体出现局部裂缝的现象。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考虑到由于外部气候条件、天气状况的不同,混凝土的结构自然也会有所差异,其裂缝宽度的控制也会有不同的控制标准。目前,国内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裂缝问题的预防与控制,普遍以施工期间的技术强化与重点监管为主。如果等到建筑物出现裂缝问题时,再采取补救措施就为时过晚了,很难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与质量标准。为了科学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技术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与韧性。但是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使用量很大,难免会出现建筑物墙体裂缝的现象,所以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强度,以保证建筑工程物的内部质量和整体美观感。
二、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及养护技术
(一)混凝土配比技术
混凝土的性能与混凝土材料配比有着直接关系,混凝土材料需要按照建筑工程设计配合比来进行调配,技术人员需要在施工现场根据具体的配比设计来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然后通过混凝土配比的计算公式,算出最佳的混凝土配比。在计算混凝土配比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着重考虑混凝土施工的性价比,保证混凝土配比出来质量高又经济实惠。混凝土材料中水泥通过水化热反应会释放很多热量,使用在混凝土中会产生很大的温差,这种内外温差会造成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因此,水泥材料尽量选择低热水泥,这样的水泥稳定性较强,调配出的混凝土才能够提高稳定性,使用到施工中时,还要通过实验测试水泥材料的性能。选择中粗砂的细骨料,这样水泥用量就能够降低,选用连续级配带有矿石的粗骨料,技术人员需要严格的控制粗骨料中矿石直径大小。骨料的强度较高,物理性能以及化学性能比较稳定,能够有效地降低水泥的使用量。外加剂可以选用粉煤灰,该外加剂的性能能够改善混凝土干缩性以及脆性,同时,水泥在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水化热反应程度也能降低,这样混凝土出现的裂缝就会减少。
(二)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工程中实施浇筑施工,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规模以及施工标准来选择适合的浇筑技术,浇筑人员还要严格地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各个位置的浇筑施工,同时,需要提前调整好预埋件的位置,施工人员要确定好防护层的施工情况,对于出现问题的位置,需要及时地纠正,以免影响后续的浇筑施工。在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中,要清理好施工模板,保证表面的平整度,凹槽处也要将杂物清理干净,模板拼接的缝隙要保证连接好,确保不漏混凝土泥浆,保证混凝土外观的质感。另外钢筋捆扎完成后必须要通过检验合格才能够进行浇筑,针对于孔洞的位置,要做好封堵工作。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对于大容量浇筑施工,要采用自下而上的分层浇筑法,在筑施工中要随时观察支架以及模板是否有移动情况,如果有移动情况要及时调整,这样混凝土结构整体密实度就能提高,浇筑施工后期,为了防止表面出现裂缝,一定要做好后续的压实,抹平的保养工作。一般在混凝土刚刚凝固时使用抹平工具多次进行压槎,每2遍间的时间间隔应控制在30min左右。
(三)振捣施工技术
振捣施工是混凝土施工中重要的环节,工作人员必须要及时地进行混凝土材料振捣,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振捣施工首先需要振捣出料口位置的混凝土,振捣效果达到自然流淌的坡度即可;然后在坡脚位置施工人员自下而上的进行振捣施工。振捣器的选择需要根据建筑工程凝土施工需求来选,如插入式振捣器,在施工时需要控制好振捣半径,一般插入式振捣器插入的间距不超过振捣半径的四十厘米,施工人员要确保插入点排列均匀,控制好振捣时间。振捣器的使用速度一般较为缓慢,当浆料出现泛浆状态,停止振捣,振捣过程中要防止出现砂浆上浮的现象。振捣过程中需要注意预埋件的位置,切记振捣器不要碰到预埋件、止水带和模板。
(四)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养护技术在振捣作业完成后进行,目的是保持混凝土性能质量稳定。相关技术操作标准及要点是:首先,在浇筑混凝土作业完成后,应在12h内即展开养护作业;其次,养护方法可以采用混凝土表面洒水或毡步覆盖等方式,对混凝土进行保湿保温。针对塑性指数较低的混凝土,应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及振捣后,选用喷雾养护方式;最后,混凝土养护作业应确保持续性,养护延续时间不少于14d,在养护期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以减少混凝土裂缝发生。
三、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的质量,因此,建筑企业必须要加强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尽可能减少混凝土出现裂缝,做好混凝土施工管控工作。首先,施工人员在建筑材料方面必须要做好记录,确保建筑材料完好地使用到施工中。同时,详细地将建筑工程对混凝土强度以及模板规格、钢筋硬度等要求记录下来,相关部门要对所有员工加强混凝土知识的培训,工程管理人员需要严格的进入施工现场,做好检查工作。其次,混凝土浇筑技术施工一定要严格把控施工工序,由于浇筑施工较为繁杂,必须要求施工人员遵循科学技术方法进行浇筑,同时,在浇筑施工开展之前,对于钢筋质量以及位置都要进行检查,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结构质量。最后,混凝土结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裂缝,出现了裂缝越多,整体施工质量就难以得到保障,因此,施工企业必须要加强预防以及管理工作,一般裂缝都是受温度或是施工技术不到位而造成的,所以,施工人员在施工中需要多考虑温度变化,还要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混凝土施工。另外,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必须要做好预防工作,加强对施工现场以及施工人员的管理,在浇筑施工完成后,管理人员需要严格的检测是否有裂缝产生,如果发现裂缝需及时与施工人员沟通,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修复,进而保证施工质量。
四、结语
建筑工程中对于混凝土材料越来越重视,随着建筑规模扩大以及数量的增加,在使用混凝土上的要求越来越高。混凝土在当下建筑工程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其质量关乎着整个建筑的质量,因此,建筑企业相关部门以及施工人员需要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还要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从而保证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牟凤环.建筑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37):144-145.
[2]张小强.浅论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现场监理的必要性及其策略[J].四川水泥,2018(08):257.
[3]付国涛.建筑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住宅与房地产.2021(15):202-203.
[4]赵瞻.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筑,2019(09):166-167.
[5]苏瑞峰.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全面腐蚀控制,2021(13):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