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厌食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的儿科疾病,这一疾病可发生在小儿的各个年龄阶段,其中以1~6岁为主要的发病区间。儿童在发病后主要表现为食量减少以及厌恶进食的症状表现。很多儿童在发病后,儿童家长认为儿童可能只是单纯的挑食,所以并没有引起重视,对于儿童的机体功能发育和生长发育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1]。在以往的临床治疗中研究人员采用常规的西医药物进行治疗,产生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新药物并不能够直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患者反复接受用药治疗,必然会导致儿童对于治疗工作的依从性逐渐降低,甚至还会出现厌烦用药的情况,对于儿童的治疗质量提升有十分积极的作用[2]。厌食在临床上属于儿童的常见疾病,这一疾病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一旦出现厌食则会导致儿童的营养摄入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儿童出现生长发育不良的情况,研究人员在研究时采用随机对照实验形式研究分析,将中医推拿联合中药调护应用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3]。本次研究,探讨分析针对小儿厌食症治疗时将多酶片、健脾益气汤与推拿方案联合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的效果,分析临床可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在进行设置时,实验时间段设置为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录入36名我院中收入的小儿厌食症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两组均分,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组内各设置18名患者。实验组年龄介于3-12岁之间,平均年龄(8.2±2.4)岁,对照组年龄介于3-13岁之间,平均年龄(8.2±3.8)岁。
临床统计审核后确认通过,本次研究基本资料可录入数据库进行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内儿童在接受治疗时采用多酶片进行治疗,用药方式为口服用药,儿童在饭前30分钟进行口服,每日用药三次,每次用药剂量为1~2片,根据儿童的病情状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实验组内儿童在接受治疗时,在对照组的应用基础上配合应用健脾益气汤与推拿方案进行治疗。
首先在进行推拿时,应当以补足患者胃经、脾经为主,首先在对儿童进行推拿时采用拇指桡侧,沿患儿的手掌赤白肉边缘,自拇指的根部进行推拿,在推拿时重复100次。除此之外,在按摩时应当要求儿童的手指弯曲按摩人员需要以拇指螺纹面对患儿的拇指末节螺纹面进行按揉,同样重复100次。面对患儿拇指末节的螺纹面进行按揉,重复100次。③运内八卦:由患儿的掌心直至中指根2/3作为半径范围,以拇指螺纹面顺时针按摩患儿的手掌小鱼际至大鱼际,重复100次;④捏积:双手的小指.无名指及中指握成空拳状,半屈食指,伸直拇指,并且对准食指前半段,其余各指均保持自然弯曲。经患儿的尾椎长强穴起直推。此后沿督脉自上而下交替施以捏、推,捻,放及提法,循环6次。⑤推四横纹:以拇指螺纹面自患儿的食指横纹面直推至中指横纹面、无名指横纹面直至小指横纹面,重复100次。⑥摩腹:以全掌腹或者四指的腹面轻贴患儿的腹部,并以脐部作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进行环形摩擦,重复200次。
在对儿童进行中医药物应用时,药物选择健脾益气汤进行口服用药药方包括鸡内金、茯苓、党参以及白术各10g,方中加山楂、神曲、麦芽、山药各8g,枳壳、陈皮、苍术各6g。根据儿童的病情状况作出相应的用药加减,在对儿童进行用药时,需根据儿童的临床状况和病情表现,作出相应的用药调整,将所有药物取水300ml进行煎熬,制药之为150ml后,分三次进行用药。患儿每日用药三次,每次用药剂量大约为50ml,连续用药7天后由医务人员观察疗效。
1.3 评价标准
痊愈:患儿在接受治疗后,饮食状况基本恢复正常,能够进行正常的进食;有效患儿在接受治疗后,饮食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食欲恢复,而食量恢复至正常水平的50%以上;无效:患儿在接受治疗后食量为见改善,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食欲同样未见改善。(痊愈+有效)/总例数X100.00%
在治疗完成后,由医务人员对所有儿童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进行记录,参考小儿厌食症状与体征,针对患儿症状详细询问,无法正常交流的年龄较小的儿童,则需由医务人员对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满分为十分制,得分越高,说明患儿临床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统计软件为SPSS21.00 for windows,数据经由统计学人员处理后通过T、X2值对P值进行计算,确认结果P<0.05则视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总有效率对比
在治疗后由医务人员进行评估,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44%,相较于对照组的80.56%来说明显更高,差异对比显著存在(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2.2 两组患儿的症状评分对比
在治疗完成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而实验组患而治疗后症状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对比显著存在(P<0.05)。
表2 两组患儿的症状评分对比(x̄±s)3讨论
在我国传统医学中认为厌食的发生与儿童的机体功能损伤密切相关,情志影响以及器官影响都有可能导致厌食的发生,其功能与病理与患者的五脏六腑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同时也与外部环境相关联[4]。在对儿童进行治疗时,采用推拿手法,配合中医药物进行治疗,效果简便并且无副作用,具有良好的疗效。在对儿童进行推拿按摩是通过摩擦儿童腹部能够强化肠胃蠕动,强化儿童的消化吸收功能,并且还能够使儿童胃肠道自身的营养供给得到改善[5],使胃气旺盛,通过摩擦腹部能够促进肠道的津液分泌充足,避免由于肠燥津枯而引发的大便秘结的情况。在对儿童进行按摩时,通过对儿童的手部穴位进行刺激,则能够刺激儿童胃肠道蠕动,使儿童的阴阳平衡得到改善,进而调节脏腑功能以及气血的正常运行,对于脾胃虚弱所导致的儿童厌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健脾汤进行治疗方中的党参、白术和茯苓等药物能够健脾益气。而鸡内金、神曲和炒麦芽等药物则能够起到助食健胃的效果[6]。
综上所述,厌食症患儿的病情较为复杂,并且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针对患儿的厌食状况进行临床治疗时,研究人员将多酶片,健脾益气汤,推拿联合方案应用于患儿的治疗中,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证实这一观点,确定具有良好的可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欣欣. 参苓白术散联合多酶片及益生菌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观察[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04):200.
[2]李伟峰. 参苓白术散联合多酶片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J]. 河南医学研究,2015,24(10):92-93.
[3]祖力皮娅·黑力木. 联合应用贝飞达与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6):246-247.
[4]晏亮. 中医外治法联合多酶片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观察[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3,10(04):37-38+42.
[5]吴月英. 参苓白术散联合多酶片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05):58-59.
[6]李冬临. 王氏保赤丸联合多酶片治疗小儿厌食症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