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建筑行业在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型工厂、商场等建筑越来越多,不仅能够带动经济发展,而且还会为人们提供工作岗位,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但是,在进行大型建筑施工时,由于其占地面积较大,如果地面施工技术不达标,那么将会大大降低地面的强度和质量,使得地面出现裂缝或者凸起,影响到后期的建筑使用。因此,在进行建筑地面施工时,可以采用整体地面施工技术,加强对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保证每一个环节的施工质量,从而提升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
一、整体地面施工技术要求
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虽然整体地面施工是较为基础的施工环节,但是其施工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所以施工单位需要重视整体地面施工质量。在进行整体地面施工时,首先需要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保证施工材料的规格和质量与设计方案相一致,并且还要考虑到施工材料的性价比,尽可能选择价格低、质量好的施工材料,从而能够保证工程项目的经济利益。其中,由于细骨料和胶凝材料对整体地面施工强度和密度有着重要影响,所以要重视对细骨料和胶凝材料的选择,一般来说,凝胶材料可以选择水泥,从而能够保证混合料的稳定性。另外,在进行整体地面建筑施工时,还需要保证地面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尤其是在住宅建筑地面施工时,需要保证其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保证平滑和无声等需求。因此,针对不同的建筑特点和使用情况,需要合理选择整体地面施工技术,并且对施工技术进行适当调整,重视对住宅建筑的地面施工,确保地面的弹性、隔音、无声等特点,保证地面施工各个环节的质量,合理选择施工材料,确保整体地面的施工质量,推动我国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
二、整体地面的工艺流程
(一)基层施工
基础结构是整个地面施工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基础结构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前部结构的整体质量,因此我们应该了解到基础结构的重要性,并遵守相关的建筑程序和规范进行布置,以确保基础结构的质量。首先,在基础施工前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提前清理施工范围内的土壤表面,以确保整个施工环境的洁净,并为后续的具体施工打下基础,如果存在坑洼较多的土壤,还需要对其进行整体的铺筑,解决地面不平的问题,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土壤。其次,支撑层的结构也分为多个环节,其中顶层结构是最重要的施工要素之一。在顶层施工过程中,我们采用分层施工和分段施工相结合的方式,目的是通过有效划分地面,将合理高效的施工工艺安排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整体施工速度和效率,缩短预安装时间。再次,在顶层施工完成后继续浇筑下层时,浇筑材料必须充分振捣,以确保混凝土中的所有气泡逸出,因为足够的气泡会显著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腐蚀性,并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外观。当混凝土完全凝固后,应使用凿子对表面进行凿毛,以提高下表面的平整度,并在此基础上为下一步施工创造良好的基础。最好,凿毛工作完成后,我们需要用清水冲洗和清洁混凝土表面,清除表面的灰尘和污垢,确保基层土壤的总体清洁。
(二)模板施工
在进行整体地面施工的过程中,弹线、地面标筋等可以说是重点的施工环节,这几点将会决定整个地面施工质量,下面将分别对这几点进行阐述。首先,弹线。弹力线有着悠久的历史,之所以能在今天仍然被使用,是因为它能够找到并标记水平位置,这种优势是无可争议的。因此,在整体地面的模板施工过程中,于抹灰之前,工人应使用弹线在墙壁周围树立水平基准线,以便为以后的水泥砂浆面层高度设定一个良好的标准。水平基准线的确定应严格按照数值标准进行,同时应根据地面高度完成高度测量,然后进行弹性线。其次,地面标筋。楼层梁基于水平辅助基准线,水平和垂直定向梁是控制表层高度的主要依据。因此,在制造地板梁时,应注意门的高度与框架和顶层一致,以确保施工质量。最后,坡度。在建设项目中,有许多用水量较大的房间,如:浴室、厕所等。如果在这些房间的施工过程中,这些房间的坡度设计不严格和不适当,这将导致排水出现问题,严重影响用户的居住体验。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在房间地面的设计中,应注意其具有一定的坡度,以便水流能够顺利流动和排水,因此,可以在卫生间和浴室中安装地漏,以有效避免地面上的积水和回流等问题。同时,在对某些区域进行坡度设计时,还需要考虑房间的整体性,不能因为过分倾向于坡度设计而忽视整体性,导致建筑出现质量问题,因而必须始终考虑施工计划的整体进度,在平整工作中必须考虑房间的倾斜,在设计空间坡度时,也要考虑走廊高度、特殊房间的楼层等因素,这样才能综合考虑整个施工问题,确保施工作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面层涂抹施工
为保证表面涂层结构的质量及其效果,施工人员在涂漆前应用水冲洗表面层,以清除灰尘和颗粒,并确保表面层的水分,这种方法可以确保表面涂层能与表层有效贴合。擦洗干净后,施工人员应将混合好的油漆均匀地分布在标准杆之间,并结合打孔和施工的方法,确保表面层的平整度和强度,然后用铁抹子将材料涂抹后重新混合,表面抛光,确保平整光滑,直到没有溢流。如果在完成表面涂层工作后,表面层中的残余水分仍然存在问题,则可以在表面均匀地撒上合理数量的干水泥。除此之外,为保证混凝土第一次凝固后顶层的施工质量,应在此基础上再浇筑一层混凝土,并重新进行压实和压光施工处理,以有效避免出现空洞、裂缝等现象,以及其他问题,来提高表面的平滑度和平整度。
(四)整体地面的养护施工
在整体地面施工的过程中,养护施工作为最后一个环节,其养护质量对地面使用体验有着重要影响,如果养护不到位,将会大大降低地面的使用时间。一般来说,在地面养护施工时,必须确保其基本性能和质量,而想要确保其使用寿命还需要进行地面养护。整个地面氧化通常在常温环境下进行,为确保地面在硬化过程中的水分,施工人员可采用洒水或铺草垫的方法,水量应适当,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的水会导致地面松动,太少的水会破坏地面的结构。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地面养护工作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环境气候特点,合理地选择维护方法。除了适当选择养护方法外,还应充分控制养护天数,一般来说,地面养护天数不应少于7天。在养护期间,应部署人员进行巡逻和监控,维修期间应严禁踩踏地面,避免地面不平。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地面施工作为建筑工程基础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将会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效果。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地面施工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地面施工技术,保证建筑工程基础的质量和性能,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在当前的建筑工程地面施工技术中,整体地面施工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地面的强度,而且耐腐蚀性和耐水性能优异,能够提升地面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吴焱.建筑工程整体地面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幸福生活指南,2019(47):0079-0079.
[2]许文通.建筑工程中整体地面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216-216.
[3]李兴华.关于建筑工程整体地面施工技术的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10):20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