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火龙罐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研究
曹露芬 江婉明 刘彩霞 黎海涛 徐楚茹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曹露芬 江婉明 刘彩霞 黎海涛 徐楚茹,. 针灸联合火龙罐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研究[J]. 中国中医药,2023.3. DOI:10.12721/ccn.2023.1570061.
摘要: 分析采用针灸联合火龙罐方式对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我院于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所有周围性面瘫患者中抽取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以常规方式治疗)、研究组(以针灸联合火龙罐方案治疗)。对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面神经功能、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在治疗后所有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面神经功能都明显改善,但是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更高的是研究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 周围性面瘫患者确诊后以针灸联合火龙罐方式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及面神经功能改善、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 针灸;火龙罐;周围性面瘫
DOI:10.12721/ccn.2023.1570061
基金资助:

周围性面瘫属于一种常见的面部神经疾病。临床上大多认为,周围性面瘫患者的发病原因是血运供给紊乱[1]。周围性面瘫患者存在患病侧面额纹消失、抬高额头与皱眉动作困难、闭眼困难、鼓气腮会漏气等临床症状[2]。中医理论认为,周围性面瘫患者患病原因是气血两虚、风寒入邪导致面部神经脉络阻塞。若不能及时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治疗,会引发面部神经炎,甚至引发脑出血、脑梗死等疾病,对患者生活影响比较大[3]。因而,需要尽早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以常规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虽然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是其临床治疗效果并不够好[4]。针灸、火龙罐都是中医常见治疗方式,具有疏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质量、驱寒散邪等功效。本次选择5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周围性面瘫患者以针灸联合火龙罐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现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参与研究的5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是在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进入我院治疗,患者被随机划分成参照组、研究组。58例患者中男性、女性分别有29例及30例;患者年龄区间是23-60岁;患者病程为1-4个月;患者主要并发疾病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诊断标准:(1)所有患者都符合《实用神经病学》中年关于周围性面瘫的西医诊断标准。(2)患者符合《中医内科疾病诊疗指南》中关于周围性面瘫的中医诊断标准。(3)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突发性一侧面部表情肌肉麻痹。纳入标准:(1)患者已经成年。(2)患者属于第一次发病且都是一侧面部肌肉麻痹。(3)患者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4)患者临床资料完整。(5)患者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及目的,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由于外伤引发面部肌肉神经麻痹的患者。(2)并发面部肌肉痉挛等疾病的患者。(3)并发凝血功能障碍或者免疫功能障碍的患者。(4)不适宜以火龙罐或者针灸治疗的患者。(4)患者中途退出研究。

1.2方法

1.2.1参照组

患者在确诊后以常规方案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病情程度给予其营养神经的药物、给予患者抗感染药物;指导患者开展面部肌肉训练;根据患者病情对其进行针灸治疗等。

1.2.2研究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以针灸联合火龙罐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达到温经通络、改善患者面部血液循环、刺激患者面部运动神经及肌肉收缩、避免出现面部肌肉萎缩或并发症的功效。主要治疗方式:(1)火龙罐治疗方法。在治疗之前,以润滑油对患者面部进行按摩,按摩至轻微发热为止。可以先加强患者颈项部肌肉附着点紧张处及面部运动以达到疏通局部经络的目的。先由颈部进行治疗,对患者颈部淋巴进行温通治疗,以提升患者气血,之后在患者面部进行来回回旋温灸,以达到调畅气机、疏通经络等功效,治疗的重点是右侧面部三阳经、颈部胆经。主要方法是:患者取仰卧位,操作者坐在患者的头后方,充分暴露施罐部位,在施罐部位上涂适量的润滑油,采用2-3个花瓣由内向外旋转,每条路径3-5遍,治疗顺序先做患侧颈部,起到温通颈部淋巴和提升气血的作用,其次第一步从患侧承浆穴途径颊车穴至耳后的翳风穴;第二步从地仓穴至牵正穴;第三步从人中穴途径迎香、巨髎穴至听宫、听会穴;第四步从鼻通穴至耳门穴;第五步从睛明穴至太阳穴;第六步从印堂穴至上星穴;第七步从印堂穴至头维穴;第八步从攒竹穴途径鱼腰穴至丝竹空穴。以起到调畅气机,温通经络,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兴奋面部运动神经,防止面部肌肉萎缩,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施罐完毕后用揉纸巾擦去皮肤表面的润滑油,嘱患者注意保暖,若出现口干、舌燥等上火症状, 可适当饮淡盐水一杯。且4小时内避免洗脸,避风寒,禁冷饮及辛辣刺激食物等。每日1次,7天为一个疗程。(2)针灸治疗方法。第一,选取穴位。选择患者阳白穴、下关穴、颊车穴、迎香穴、地仓穴这几个穴位进行针灸治疗,针灸手法是平补平泻法,进针的气之后留针30分钟。第二,辩证选取穴位。根据患者症候,选择相应的穴位。比如:风热型患者选择大椎穴、合谷穴、曲池穴进行针灸治疗;风寒型患者选择合谷穴、风池穴进行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患者选择肝郁穴、膈俞穴进行针灸治疗。第三,辨病选取穴位。评估患者病情,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基础疾病,选择合适穴位进行针灸治疗。比如:基础疾病为高血压的患者,选择曲池穴、太冲穴进行针灸治疗。每周对患者进行6次针灸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

1.3评价标准

(1)中医证候积分。在治疗前、治疗后依据《临床中医内科学》中的相关标准,评估患者临床症状评分。主要涉及:口眼歪斜、眼裂增大等症状。分值在0-6分之间,评分越高表示患者临床症状越严重。(2)面神经功能。以Burres-Fisch面神经评分系统在治疗前、治疗后评估患者面神经功能,主要包含本体主观概括性评价、客观概括性评价、对称性分区评分这几个指标,分值在0-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效果越好。(3)临床治疗效果。根据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评估其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将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几个等级。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信息均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5.0分析,计量资料通过(`X±S)表示,以t进行组间对比,计数资料通过(%)表示,以X2进行组间对比。P<0.05表示两组之间数据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中医证候积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可以发现,在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都有所降低,但是研究组患者各项积分都比较低(P<0.05)。

表1中医证候积分截图1738910108.png2.2面神经功能

患者刚入院时,两组患者各项面神经功能评分不存在显著差别(P>0.05);经过治疗,所有患者面神经功能评分都有所改善,但是评分更高的是研究组患者(P<0.05)。

表2面神经功能


截图1738910048.png2.3临床治疗效果

治疗后,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可以发现,痊愈、显效及有效的患者中,占比比较高的是研究组(P<0.05)。

表3临床治疗效果截图1738910150.png3讨论

周围性面瘫可以分为特发性、继发性,面神经炎、脊髓灰质炎等都是周围性面瘫的发病原因[5]。周围性面瘫患者主要存在患侧面部肌肉随意运动障碍、额纹消失、眼睛不能闭合等临床症状[6]。一些患者可能出现味觉消失、嗅觉消失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7]。因而,在以西医方式对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时,主要选择抗炎、消水肿、修复神经损伤等功效的药物进行治疗[8]。虽然采用上述方式治疗可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是其临床治疗效果仍不够好。在中医理论中,将周围性面瘫纳入“口僻”范畴,认为经气阻滞、气血运行迟涩等是引发疾病的主要原因。目前,可以用于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中医药方式有很多,其中比较常见的是针灸治疗方式,且治疗效果比较好。以针灸方式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微循环、血流量,提升患者血管通透性、提升毛细血管中血液流速,进而达到加速新陈代谢、改善水肿问题、降低患者炎症反应、提升神经元存活率、促进患者面部肌肉及神经功能改善的目的。由解剖学方面来看,面神经包含了运动神经,其具有支配面部表情的功能[9]。选择合适穴位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可以刺激患者面部神经、改善其面部肌肉及神经功能。对不同穴位进行针灸,可以达到不同功效,比如:对阳白穴进行针灸,可以刺激相应神经支配的额肌,加速患者面部血液流动;对下关穴进行针灸,可以刺激相应神经支配的额肌、颧骨部位肌肉,促使患者口角向外上方牵引[10]。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合适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面部血液循环质量,保证肌肉、神经获取足够的营养,加速新陈代谢、降低水肿、改善神经功能。

除针灸外,拔罐也是一种常用的中医治疗方式。拔罐可以刺激皮肤穴位,从而达到活血通络、散寒解郁、调节脏腑功能等多种功效。火龙罐是一种融合了走罐、推拿、刮痧、艾灸、点穴的综合治疗方式。采用火龙罐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血液循环质量、疏通经络、祛寒散滞、扶正祛邪,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更好(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都明显改善,但是改善程度更高的是研究组患者(P<0.05)。由此可见,以针灸联合火龙罐方案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评分都有所增高,但是研究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评分更高一些(P<0.05)。由此可见,以针灸联合火龙罐方案治疗,可以促进患者面神经功能改善。主要原因是:治疗期间,选择患者头面部手三阳经进行走罐治疗,从而实现温经通络、祛水肿等功效。以火龙罐艾灸方式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充分发挥药效,激发患者三阳经气,这对改善患者血液循环及津液转输有益。以针灸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面部血管痉挛症状、促进患者面部微循环改善,进而实现改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的目的。以火龙罐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治疗,可以达到消炎、杀菌、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等功效。两种治疗方式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周围性面瘫患者确诊之后以针灸联合火龙罐方案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促进其面神经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本次研究中选择的样本数量比较少,未来仍需要选择大量样本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汪爱田.针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20,010(026):187-189.

[2]王亮.温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应用价值体会[J].医学美学美容,2020,029(019):125.

[3]席常丽.隔牵正散灸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8):102-105

[4]孙成清.针灸联合牵正散合桂枝汤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2021,51(11):48-49.

[5]陈妮妮.针灸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J].健康之友,2021,(9):225.

[6]吴芳琴,杨艾影,王彩虹.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与护理配合分析[J].健康必读,2021,000(007):180-181.

[7]李显辉.针灸联合温控中药熏蒸仪在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中的治疗进展[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10):12-14.

[8]刘义铭.中医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22(5):128-131.

[9]罗丽,高鹏.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效果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7):317-318.

[10]宋跃华,张小文,王佩光.火龙罐结合针刺在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病人中的临床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2,013(012):1-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