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性格色彩引导下的流程化沟通在慢性肾病继发甲旁亢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DOI10.12428/hlyjzz2025.08.067,PDF 下载: 18  浏览: 169 
作者廖甜甜龚琪石丽娟杨思凡
摘要:

0引言

性格色彩引导下的流程化沟通是一种患者管理模式,通过识别分析患者的个性特征,并据此开展个性化沟通教育,以提高慢性肾病患者的疾病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1]。然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及心理干预等方面,对流程化沟通的实际应用效果关注较少[2]

本研究旨在探讨性格色彩引导下的流程化沟通对慢性肾病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发现,在慢性肾病继发甲旁亢患者中,采用这一管理方式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这表明,除了传统的疾病管理和教育外,关注患者的个性特征及其心理机制,对于改善治疗效果和提高疾病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慢性肾病继发甲旁亢的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和患者教育是两个关键环节,而性格色彩引导下的流程化沟通则是重要的干预手段[3]。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这类患者的管理需求不断增加,如何通过个性化的沟通策略优化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析桂林市人民医院肾内科在2024年0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肾病继发甲旁亢患者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符合纳入标准。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病历ID),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0-75)岁,平均(54.5±10.2)岁;观察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5-80)岁,平均(55.5±10.8)岁。对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为:①有一定文字阅读及沟通能力;②能正确理解并完成问卷的SHPT患者。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病史[4];②恶性肿瘤病史;③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④研究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不适症状[5]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经过医院完善检查,严格按照医嘱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如饮食控制、磷摄入限制、降磷药物(如碳酸钙D3)、拮抗甲旁亢药物(如西那卡塞)、改善贫血(如促红细胞生成素)、护肾排毒药物(如尿毒清颗粒)治疗,对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行规律透析等对症治疗。另外均给予心理干预、生活指导、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6]

1.2.1对照组

实施常规流程化沟通干预。具体如下:①每日进行健康宣教,讲解SHPT相关知识。②定时增加护患沟通,询问并记录患者需求。③采用注意力转移技巧,如播放轻松音乐,减轻患者焦虑。④分享成功治疗案例,树立患者康复信心。⑤每日评估患者情绪,必要时调整护理计划。⑥出院后每周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康复情况。⑦3个月随访时,采用HAMA、HAMD评估患者情绪,QOL-74评估生存质量。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流程化沟通基础上,融入基于FPA性格色彩分析和情绪管理的流程化沟通干预。具体如下:①采用FPA性格色彩分析系统,评估患者性格特征,建立个性化健康档案。②根据性格色彩分析结果,制定每日情绪管理流程化沟通模式,如红色性格患者采用直接沟通,蓝色性格患者采用耐心倾听。③针对每种性格特征,如欣赏红色性格的活力,理解蓝色性格的细腻,制定相应沟通要素。④形成个性化沟通策略,如红色性格患者鼓励其积极参与治疗,蓝色性格患者强调治疗细节。⑤建立常规沟通模板,确保每次沟通均能有效传达信息,如绿色性格患者强调和谐氛围。⑥出院后每周电话随访,结合性格色彩分析调整沟通策略,确保患者持续接受有效干预。⑦3个月随访时,采用HAMA、HAMD评估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情况,SCSQ评估压力应对方式,QOL-74评估生存质量,评估整体干预效果。

1.3观察指标

1.3.1两组沟通效果比较

重点比较了患者满意度、沟通障碍发生率、信息理解准确度、医患信任度等关键指标。判断性格色彩引导下的流程化沟通是否相对具有更好的沟通效果。

1.3.2两组疾病管理效率比较

主要观察以下指标的变化情况:治疗依从性、随访率、病情控制率、并发症发生率。判断性格色彩引导下的流程化沟通是否相对提高了疾病管理效率。

1.3.3对比两组生活质量

对比身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总体健康感等几项关键指标。判断性格色彩引导下的流程化沟通是否相对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进行χ²检验(通常认为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沟通效果比较

观察性格色彩引导下的流程化沟通在慢性肾病继发甲旁亢患者中的应用,发现该沟通模式对患者满意度、沟通障碍发生率、信息理解准确度和医患信任度等指标具有显著改善效果。虽然各指标间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趋势表明,观察组在各项沟通效果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沟通效果比较表

1.png

说明:①患者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等级,统计时合并为满意(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两类;②沟通障碍发生率统计为有沟通障碍和无沟通障碍两类;③信息理解准确度通过问卷评分转化为准确度百分比,统计时分为准确(≥80%)和不准确(<80%)两类;④医患信任度分为非常信任、信任、一般、不信任四个等级,统计时合并为信任(非常信任+信任)和不信任两类。(P<0.05,表示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疾病管理效率比较

观察组在疾病管理效率方面表现出显著改善,尤其是在治疗依从性、随访率、病情控制率上效果优于对照组。尽管并发症发生率在两组中均有出现,但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表明性格色彩引导下的流程化沟通有助于提升疾病管理效率。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疾病管理效率比较表

2.png

说明:①治疗依从性:观察组中有90%的患者完全按照医嘱进行治疗,而对照组为75%;②随访率:观察组在出院后接受随访的患者比例为87.5%,对照组为67.5%;③病情控制率:观察组中有85%的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而对照组为65%;④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中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比例为15%,对照组为30%。(P<0.05,表示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

比较性格色彩引导下的流程化沟通对慢性肾病继发甲旁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有显著改善,具体体现在身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以及总体健康感等多个方面,说明该沟通模式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但不同指标改善程度存在差异。虽然部分指标改善显著,也需关注个别指标改善不明显的情况,表明性格色彩引导下的流程化沟通模式具有全面性和针对性。如表3所示。

表3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表

3.png

说明:①身体功能:观察组患者的身体功能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性格色彩引导下的流程化沟通有助于改善患者身体功能;

②心理健康: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健康得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该沟通模式对提升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有积极作用;

③社会功能:在社会功能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得分同样高于对照组,表明该沟通模式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④总体健康感:观察组患者的总体健康感得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明了性格色彩引导下的流程化沟通对患者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P<0.05,表示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慢性肾病继发甲旁亢(Chronic Kidney Disease-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CKD-SHPT),指慢性肾脏病患者因肾功能减退导致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情进展缓慢,需长期管理。CKD-SHPT是CK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7]。该疾病的存在影响患者情绪状态,增加管理难度。围绕性格色彩引导的流程化沟通在此管理中效果显著。CKD-SHPT患者常伴有明显的骨痛、瘙痒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8]。CKD-SHPT的治疗目标是控制PTH水平,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9]

本研究结果,与国内外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结果显示:①表1显示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信息理解准确度、医患信任度均高于对照组,沟通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性格色彩引导的流程化沟通对慢性肾病继发甲旁亢管理有积极作用,结果有显著差异。②观察组治疗依从性90%,高于对照组75%;随访率87.5%,亦高于对照组67.5%。病情控制率85%,优于对照组65%。并发症发生率15%,低于对照组30%,P<0.05差异显著。③性格色彩引导下的沟通模式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身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总体健康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改善程度不一,需关注个别指标,综合应用以促进全面改善。

性格色彩引导下的流程化沟通在慢性肾病继发甲旁亢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该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及心理状态。研究发现,慢性肾病继发甲旁亢患者的心理问题逐年增加,这与疾病进展、家庭负担等因素密切相关。性格色彩分析通过识别患者情绪、增强沟通并调整策略,有助于缓解焦虑,提升患者信心。

在治疗过程中,心理干预与药物治疗同样重要,且心理干预的效果优于单一的药物治疗。及时的心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的负担,延缓病情进展,并改善其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性格色彩引导下的流程化沟通与常规沟通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前者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治疗的满意度。

此外,该沟通方式不仅有助于清理疾病管理中的误区,还能够增强医患信任和合作,促进患者自我管理意识的提升。通过调整沟通策略,确保治疗期间的心理支持更加到位,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晓琴,李英兰,苗超,等.基于流程化沟通的引导式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23):5099-5102.

[2]殷秀玲,姜爱丽,赵守静.流程化管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4(5):95-97.

[3]李宇璇,张瀚文,魏楠,等.流程化沟通模式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先天性脊柱畸形手术患儿中应用的病例对照研究[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24,23(3):267-272.

[4]沈秀琴,韦娇,张莹.流程化沟通模式下的信息化管理在OUIVA输液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1):71-74.

[5]李玲玲,朱苗玲,杨洁.AIDET沟通模式联合流程化护理干预在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7):97-99.

[6]吕婷婷,李娟,张宛静.前期护理联合流程化护理措施在老年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21):148-150.

[7]李宇璇,张瀚文,魏楠,等.流程化沟通模式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先天性脊柱畸形手术患儿中应用的病例对照研究[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24,23(3):267-272.

[8]何芸,程一帆,田浩,等.外科治疗慢性肾病透析后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的病例系列报道[J].陆军军医大学学报,2022,44(24):2530-2536.

[9]单艳棋,徐佳佳,苏莲子,等.弥散张量成像评估终末期肾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认知及脑白质损伤[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4,40(3):341-345.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