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对该类患者的早期康复已经成为了临床医学护理人员的关注点之一。相关研究显示,通过早期康复训练的方式,能够很好的预防后遗症,使得患者能够更好的康复,有效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以及生活质量。不过,其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阻滞因素,我国目前重症早期康复还处在一个起步的阶段,其在医院内应用较少,基于此,本文将对该方面进行相关的研究与分析。
1 神经重症康复的概念与意义
1.1 神经重症早期康复的概念
国家科委十·五攻关重大课题提出了三级康复体系,其中早期康复所指的就是患者从发病后第四周的第一阶段康复。其中神经重症早期康复以该理念为基础,对神经重症这一康复特点进行发展,其在对患者病情充分评估之后,对原发病以及并发症进行有效的控制,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合适的康复技术来开展康复治疗,实现对并发症发生几率的降低,让患者能够更快的康复。
1.2 神经重症早期康复的意义
对于神经重症患者而言,早期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早期康复的介入,能够对神经重症患者的各项功能进行评估,从而采用合适的方式来对患者进行护理,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同时,早期康复能够起到对部分神经元的修复,让患者的神经元再生,改善高危脊髓损伤患者的神经转归以及患者的神经功能。除此之外,早期康复可以对患者的病变肢体主动与被动的锻炼,让患者的患肢得到有效的改善,使得患者的运动能力得到提高。
2 神经重症患者开展早期康复的阻滞因素
2.1 患者的病情较重
神经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大都不稳定,病情的变化较快,会容易出现昏睡、昏迷以及意识障碍等情况,患者缺乏主动参与早期康复的能力。同时,该类患者的肢体障碍有着较大的影响,其中肢体功能障碍包含有肌张力增高和偏瘫等,其发病率高达80%。其中肌张力增高的情况会导致患者长期处在一个姿势,患者的关节会出现僵硬、变形等情况。同时,患者的肢体疼痛以及关节活动性较差,难以开展相关康复训练,导致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功能康复受到影响。除此之外,还受到其他合并并发症的影响,神经重症患者在康复时,容易出现导管意外拔出、移位以及感染等风险。并且神经危重症患者大多年龄较高,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该类患者出现肺栓塞的几率较高,这会进一步对患者的活动造成限制,以上都会对早期康复造成延迟影响。
2.2 对神经重症患者的早期康复评估不太精确
对于患者的早期康复而言,早期的针对性评估是十分关键的,相关研究中指出,对神经重症患者开展早期康复需要提前对患者的运动功能、呼吸功能、吞咽障碍以及意识障碍进行评估。在进行神经康复时需要开展多学科的合作,要求多方面专家共同参与。这一要求无疑提高了评估的难度,其中评估的工具较为繁杂,在临床中针对性不高。在临床中对意识的评估主要采用Glasgow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估,其对于眼外伤、气管插管并存在失语的患者无法开展有效的评估,有着较大的局限性。虽然全面无反应性量表(full outline of unresponsiveness,FOUR)以及昏迷恢复量表(coma recovery scale-revised,CRS-R)对其进行了弥补,不过由于评估需要较长的时间,在临床中应用并不广泛。同时,神经重症患者大多存在多种其他症状,所应用的评估工具也在不断地增加,这也就使得评估的准确性难以提高。
2.3 神经重症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路径并不明确
相关研究表明,护理人员的能力、患者以及家属的态度也会对康复实施的开展造成不小的影响。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康复护理规范,这也导致护理人员实施康复护理率并不高。近几年来CNP的发展涉及到了多个病种,不过在神经重症方面的护理路径并不存在标准体系,在CNP中主要集中在对疾病的救治过程中,同时护理人员主要的作用在于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诊疗,在整条路径中,部分的评估以及宣教工作并不是重点关注内容,对神经重症的早期康复标准化实施有所忽略,路径不够明确。
2.4 神经重症患者早期康复医护人员不太到位
医护人员缺乏对神经重症患者的早期康复认知,我国在这一方面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目前康复理念没有得到全面的普及,大多数医院的管理层人员缺乏足够的康复理念,忽略了早期康复介入以及临床医生康复了解的重要性。现如今,对神经重症的康复工作主要是由护理人员承担,不过相关数据显示,大多数护理人员将这一工作划分到康复技师以及医生来完成,认为其并不在护理学的范畴中,缺乏这方面的意识。这也就导致护理人员在这一方面的专业水平不高,在临床护理中缺乏对早期康复知识的培训。
2.5 神经重症患者早期康复体系不够完善
在早期康复的体系中,人力配置不足,我国现如今的康复医师数量严重不足,在医院的层面而言,虽然我国要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需要进行康复医学科的建立,不过许多医院还未真正执行,虽然有着康复学科以及面积、床位以及设备等资源也有着缺失。在医疗政策的保障力度方面,早期的康复实施对医院物理治疗师以及职业治疗师的数量有着较大的依赖,其需要政策以及指南的支持。同时,在医保政策的制定以及落实方面还需要完善,我国康复医疗保险支付政策在医保康复项目上还有所欠缺。
3 展望以及对策
3.1 对神经重症早期康复的评估体系进行完善
针对目前所存在的康复评估内容不足等问题,需要首先对评估体系进行完善。护理管理者需要根据科室的特点,来进行早期康复评估表单的制定和应用,能够对患者身体的各项功能进行评估。同时还可以设置复评时间,对康复的进展进行明确。
3.2 构建起安全有效的神经重症康复护理路径
在进行临床干预中,许多医护人员会将康复护理措施进行简单化与统一化,在实际应用中缺乏针对性的项目规划,导致患者的康复速度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对患者的康复安全还会起到不好的影响。对此,需要对患者开展全面质量管理,让患者能够收获到最佳的医疗服务。以时间作为走向,为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护理路径制定,使得护理功能有着标准化和安全化。
3.3 建立起有效的多学科团队
根据调查显示,康复治疗主要还是以康复科作为主导,缺乏专职的康复团队。对此,要想对早期康复的效果进行提高,需要建立起一个切实有效的神经重症多学科团队,通过多学科的联合查房,来对患者进行多方面的康复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倪莹莹,王首红,宋为群,等.神经重症康复中国专家共识 ( 上) [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8,33( 01) : 7-14.
[2] Bakhru R N,Wiebe D J,Mcwilliams D J,et al.An Environmental Scan for Early Mobilization Practices in U.S.ICUs[J]. Crit Care Med,2015,43( 11) : 2360-2369.
[3]李苗苗,罗健,谢霖,等.预防 ICU 获得性谵妄和获得性衰 弱的集束化策略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18,53 ( 03) : 358-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