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情景模拟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 目的:研究结构化情境模拟法对心血管专业护理学教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在我院心血管科实习的3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护理教学法;然后在选择2021年30例在我院心血管科实习的护生为研究组,对其进行结构化情境模拟教学;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及满意程度进行了比较。结果:在护理理论知识和护理实践技能测试中,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护理理论知识和护理实践技能测试中,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两组学生在教学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学教学中,运用结构化情境模拟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使护生们的学习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他们可以把基础理论知识与操作过程紧密结合,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传统的带教模式以老师和教材为主,是一种单向传递的方式,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的发展。结构化情境模拟教学是一种模拟病人生病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多种事件的模式,它可以让实习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和扩展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极大地提升他们对护理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从而有效地调动实习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力。本文通过对我院心血管病学专业护理学课程实施前、后两个阶段护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的比较,探讨了这一教学模式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30例我院心血管科实习的护理大学生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我院于2021年在我院心血管科实习的30人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为21~23岁的女护生;教育背景:15名大专以上,15名学士;实习期:1-3月间13人,3-6月间12人,6个月及以上5人;研究组护理学生的年龄在20-23岁之间,全部为女性;教育背景:13名大专,17名学士;实习时间:1-3个月,16人,3-6人,3人,3人。两组学生的一般数据,如年龄,性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的护生按常规教学法指导。带教老师的任务是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解有关心脏疾病的护理理论,演示心脏除颤、心电监测和心肺复苏等专业的心脏疾病的护理技能,然后组织学生们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操作。

研究组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模拟教学法进行教学。选取临床个案,进行情境模拟。在病人入院后的评价工作中,也要多设计一些情境,使之达到教学目的,实习结束后,由实习护士自我评估、相互评估和指导老师的点评,对实习所得进行评估。要求每位学生撰写具体的护理干预方案和教学心得。

1.3观察指标

①采用100分的方法,对两组学生进行心脑血管专业护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测试,得分越高越优秀。②在实习完成之前,对两组的学生进行了教学满意度调查。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x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护理理论知识和护理实践操作方面的评价结果比较,研究组患者在护理理论知识和护理实践操作方面的评价分数和总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两组考核成绩比较(分,x̄±s)截图1741069058.png

2.2两组学生在教学满意度方面的对比分析:研究组学生在教学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2两组护士对教学满意度对比 (分,x̄±s)截图1741069069.png

3讨论

心血管内科的护理教学工作就是一种具有很大的实践性的工作,它所涉及的基础性护理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护理技能的类型特别多,而且十分抽象化,心血管内科的护生因为实习的机会偏少,因此存在着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不足的问题。在传统的护生教育模式下,由老师主导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得到充分的激发,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也不尽如人意。为此,应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加强学生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情景模拟教学法指的就是,带教老师以一定程度的情感色彩以及形象做为核心,制造出实际的场景,激起护生的体验与感受,还可以帮助护生充分解读教材里面的内容,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采用结构化情境模拟教学,可以充分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对教学模式感兴趣,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临床思维分析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在此基础上,带教教师对护生进行指导,使他们能更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从表2可以看出,研究组的教学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这表明,使用结构化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护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使护生能够在情境模拟中更好地认识临床不同的护理情境,而且使护生能够根据不同的临床情境,制定出相应的临床实习操作方案,从而培养他们的交流能力,使他们对这种教学模式有很高的满意度。

总体来说,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学教学中,运用结构化情境模拟的方法,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护生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升,满意度也很高,他们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结构化情景模拟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郭彩铃.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0(09)

[2]情景模拟在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运用[J].刘爱平.课程教育研究,2019(32)

[3]以情景模拟为主的混合式教学在本科护生内科护理实验中的应用研究[J].曹迎东;李慧;李欢;李晖;候睿.卫生职业教育,2018(12)

[4]病案导入情景模拟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朱慧;卞龙艳.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10)

[5]标准化情景模拟+引导性反馈教学在新护士规培中的应用[J].颜美霞;付晓丽.敬丽;王贺.临床研究,2021(06)

[6]情景模拟在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任凯.全科护理,2018(05)

[7]情景模拟护理教学在急诊科配合抢救培训中的价值体会[J].王燕.中国卫生产业,2020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