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东晋南北朝隋朝,虽然很少学者专门以毗昙学命家,但毗昙学受到了广泛的研习。阿毗昙最先传译始于北方,最早有安世高,但真正推动毗昙学的传习的当属道安法师。僧伽提婆无疑是毗昙学译传的重要功臣。毗昙义学的讲习实际上开始于南地,因为毗昙学中的最主要的《毗昙》、《杂心》的翻译最终都在南地。后来毗昙学又在北方兴盛。特别是出现了专门以毗昙名家的"毗昙孔子"慧嵩。隋代毗昙学成就和影响最大的是慧嵩弟子志念。毗昙学在真谛翻译《俱舍论》之后,逐渐地出现不少毗昙与《俱舍》兼学的学者,而玄奘成为毗昙学的极点与终点。毗昙学在玄奘之后被俱舍学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