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我国经济学领域相关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该经济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08-0304

《中国经济》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下载:95 浏览:419
  • 邹勇 《中国经济》 2018年4期
  • 摘要:
    我国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农村地区劳动力剩余现象十分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一方面能够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就业结构的优化,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城镇化转移并非是化解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最佳手段。本文认为商贸流通业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劳动力技能提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性因素。
  • 供给侧视角下“农产品上行”电商渠道模式研究 下载:44 浏览:249
  • 陈劲松 窦志慧 徐大佑 《中国经济》 2018年4期
  • 摘要:
    农业供给侧视角下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关键在于破除农村地区的农产品上行困境。本文着眼于农产品上行渠道中的组成要素,提出了五种发展农产品上行电子商务的渠道模式,并分别对每种模式的结构、特点及适用条件进行了阐述;然后分析一个地区在构建农产品上行渠道时应当考虑的六种依赖因素,以期为该地区构建农产品电商渠道、破解农产品上行困境提供指导借鉴。
  • 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竞争策略选择 下载:51 浏览:224
  • 蒋筱江 《中国经济》 2018年4期
  • 摘要:
    使用正确的竞争策略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的核心和灵魂。本文通过SCP工具和波特"五力"竞争模型详细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现状,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景、企业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以及市场风险等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驱动、并购重组、成本优先、模式创新等竞争策略。
  •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应用前景 下载:12 浏览:178
  • 黄昊 《中国经济》 2018年3期
  • 摘要:
    在电子商务大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国际贸易取得良好成绩,贸易影响力逐渐提升、贸易话语权不断增强,中国正在逐渐改变着世界范围消费者的消费方式,成为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的引领者。电子商务作为"桥梁"将供给方和需求方联系起来,发挥着信息中介、产品中介、服务中介、交易中介和结算中介的角色,共同构成了国际贸易的贸易中介角色。进一步发挥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重大影响作用,需要从法律法规制定、人才培养、服务专业性提升等方面进行改进。
  • 农村特色电商的本地化生态圈构建 下载:63 浏览:373
  • 姚远耀 《中国经济》 2018年3期
  •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思维逐渐渗透了各个传统行业,农业领域也不例外。然而,农业与其他行业不同,涉及到农村产业升级以及城镇化进程等多方面的问题,我国的农业电子商务规模有限,出现了各种发展阻碍。要做农村电商,就需要从根本上围绕"三农问题"进行创新,立足于农业本地实际,走特色农村电商发展之路,加大产业集聚区,促进电商、物流等协同进化,不断推动农村特色电商的本地化生态圈的合理构建和可持续发展,实现本区域农业电商品牌化。因此,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阐述农村特色电商的涵义,分析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及阻碍,提出我国农村特色电商本地化生态圈构建的基本步骤,以及对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些许理论借鉴。
  • 互联网经济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面板分位数回归的实证分析 下载:48 浏览:329
  • 王彦 《中国经济》 2018年3期
  • 摘要:
    本文以互联网普及率和移动电话普及率作为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指标,研究了互联网经济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整体上,互联网经济对农村居民的八类消费支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随着分位点的提高,互联网普及率对八类消费支出的影响系数呈增大趋势,而移动电话普及率对八类消费支出的影响系数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互联网普及率主要影响生存型消费支出,而移动电话普及率对发展型消费支出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加强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并建立全面的移动电话服务体系,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 流通产业发展的地区协调性——基于“区域相邻”与“经济相邻”视角 下载:20 浏览:270
  • 舒忠 《中国经济》 2018年2期
  • 摘要:
    本文基于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随机森林回归方法对流通产业的地区协调性进行测算,研究发现全国31个地区呈现出同步发展趋势,上海、天津和海南的发展趋势出现显著的不协调,具有自身波动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以"区域距离"和"经济距离"为标准矩阵的空间滞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区域相邻的地区SAR拟合度良好,回归参数反应出流通产业发展协调性在"区域相邻"上存在微弱的正向空间效应,其中内部核心变量的协调性效应为负,外部变量的协调性效应为正;经济相邻的地区SAR最优拟合度良好,各变量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反应出经济相邻的地区在流通产业发展协调性上具有较强的正向空间效应。
  • 资本开放的经济影响研究:基于国际经验借鉴 下载:32 浏览:312
  • 赵威 《中国经济》 2018年2期
  • 摘要:
    当前,我国资本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资本开放对于国家经济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在充分阐述资本开放内涵、资本开放度量指标以及我国资本开放演变过程和条件的基础上,基于"资本开放能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的假设理论,选取了人均GDP增长率、资本开放度、实际利率等指标,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资本开放对经济增长并无显著促进作用,但资本开放度的变动会影响经济增长率。最后,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并参考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促进我国资本进一步开放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建议。
  • 京津冀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效率时空耦合分析 下载:23 浏览:216
  • 裴小兵 许庆涛 《中国经济》 2018年2期
  • 摘要:
    以京津冀地区的1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熵值法和耦合度模型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效率及其耦合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化效率整体呈急剧上升-急剧下降-平稳上升的"N"字型增长趋势;京津冀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形式呈"W"字型增长态势;京津冀地区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具有年际稳定性与空间分布集中性的特点,整体耦合度呈现阶梯式层级递增的发展趋势。
  • 京津冀地区流通业与制造业共生关系探讨 下载:45 浏览:376
  • 彭晖1,2 李佳2 《中国经济》 2018年2期
  • 摘要:
    本文立足于京津冀地区流通业与制造业发展现状,基于共生理论模型研究流通业与制造业相互作用机制,选取京津冀地区1987-2016年共30年间流通业与制造业的增加值数据,通过传染病模型、密度依赖模型、双密度关系依赖模型实证分析了京津冀地区作为整体以及分地区的流通业与制造业的共生模型,研究证明京津冀地区的流通业与制造业存在着共生关系,且二者属于竞争协同演化的关系,演化进程具有同步性。
  • 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 下载:21 浏览:262
  • 邓彦龙 《中国经济》 2018年2期
  • 摘要:
    流通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密切联系。本文从直接影响效应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机制两个层面解析流通业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逻辑机制,并构建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效应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流通业对本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同时也会对相邻或邻近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且,相邻或邻近地区间的经济增长表现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生性形态。提升流通业的经济增长效应,除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制定差异化的流通业发展策略,更要建立流通业发展的区域协调机制和共同行动纲领。
  • 市场经济发展不均衡对资源配置效率影响 下载:36 浏览:209
  • 蒋虹 《中国经济》 2018年1期
  • 摘要:
    本文通过对市场经济不均衡理论的研究,分析了市场经济发展不均衡性的典型特征及其深层次原因;基于理查德森成熟度模型和Wurgler资源配置测度模型,验证了市场经济发展不均衡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反向作用,相关实证研究和回归分析结果也表明,对于全部样本而言,市场经济发展不均衡与资源配置效率呈现出一种负相关关系,会降低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效率。
  • 共享经济模式产品供需匹配问题研究 下载:32 浏览:339
  • 马丽 《中国经济》 2018年1期
  • 摘要: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常态时期,供给侧改革成为适应当前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其目的便是通过市场驱动和政府推动,使资源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实现有效匹配和对接,以此来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供给,而共享经济的出现,顺应了供给侧改革以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可以说共享经济正是供给侧改革中的重要一环。本文首先分析了共享经济模式演化与发展现状,接着对当前共享经济模式产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进而指出了解决当前共享经济模式产品供需匹配问题的建议,以期能帮助我国共享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 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评价 下载:26 浏览:177
  • 黄浩森 杨会改 《中国经济》 2018年1期
  • 摘要:
    针对目前尚缺乏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对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评价的问题,本文在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上,对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形成机理进行分析,构建起了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并通过对国内外28个典型区域的评价研究,提出了基于价值链优化现代产业结构、基于创新链增强产业体系创新能力和基于生态链促进产业体系协同进化的提升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的思路。
  • 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制造业的影响分析 下载:22 浏览:276
  • 贾宝娣 《中国经济》 2018年1期
  • 摘要:
    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乎到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而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促进资源配送效率的方式对制造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利用我国2003-2015年期间的省级层面数据,就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制造业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制造业产生了促进作用。此外,分地区的回归显示:商贸流通业发展对东中部地区制造业产生了促进作用,而对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
  • 流通业发展对邻省旅游业劳动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研究 下载:45 浏览:198
  • 张龙 《中国经济》 2018年1期
  • 摘要:
    流通设施的发展提高了旅游地的空间可达性,降低了运输成本,能够带来更便捷、迅速的旅游观光体验。而且,批零业的发展促进了旅游商品的多样化,从而促进了旅游消费,流通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内贸市场一体化,促进邻边省市区域的旅游商品供给。本文借助了杜宾空间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邻边省市商贸流通业发展对旅游业劳动生产率的正向溢出效应,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加强西部地区的商贸流通产业建设,通过区域贸易改善旅游市场的商品供给结构,提高多元化水平,从而促进区域旅游的协同效应。第二,地方旅游市场应当打造联合区域性品牌,优化景区之间的交通线路,促进区域旅游观光的一体化。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经济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61
访问量 158962
下载量 59812
总被引次数 795
影响因子 1.27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