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尼克地尔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 下载:68 浏览:378

黄晓慧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分析尼克地尔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本院108例U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及他汀类药物等常规抗UA药物治疗;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尼克地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PCI术中心绞痛发生率及心电图的改变;比较两组PCI手术前后肌钙蛋白Ⅰ(c TnⅠ)、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观察组PCI术中心绞痛及缺血性心电图改变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c TnⅠ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K-MB水平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LVEF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尼克地尔能够有效降低UA患者PCI术中心绞痛及缺血性心电图改变的发生率,提高LVEF的水平,减少心肌损伤,有助于改善患者心脏功能。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及RhoA/ROCK活化机制 下载:76 浏览:442

葛水秀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及Rho A/ROCK活化机制。方法选取生理状况相近的SD大鼠40只,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瑞舒伐他汀组、AMI组、假手术组、正常组四组,平均每组10只;使用ELISA法对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等水平进行检测;使用试剂盒法对各组大鼠肌酸激酶(CK)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转化酶(SOD)以及乳酸脱氢酶(LDH)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利用HE染色对大鼠心脏组织病理变化进行检测,使用TUNEL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使用TTC/伊文思蓝染色测定大鼠的心肌相应梗死面积;使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体内NF-κBp65、ROCK1、ROCK2、Bcl-2、Bax等表达水平。结果瑞舒伐他汀组大鼠梗死面积下降至(30.00±7.00)%,显著低于AMI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43.00±5.00)%(P<0.05);且瑞舒伐他汀组大鼠血清中心肌损伤标记分子LDH和CK水平均显著低于AMI组大鼠(均P<0.05)。AMI组大鼠心肌组织和血清中的抗氧化分子SOD水平较假手术组大鼠急剧下降,同时AMI组大鼠氧化损伤标致分子MDA水平则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大鼠(均P<0.01);而瑞舒伐他汀组大鼠MDA水平则显著低于AMI组水平(P<0.05)。AMI组大鼠血清中的IL-6、TNF-α、CRP等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大鼠(均P<0.01);而瑞舒伐他汀组大鼠的IL-6、TNF-α、CRP等水平则显著低于AMI组大鼠(均P<0.05)。AMI组大鼠的ROCK1和ROCK2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07±0.06)和(1.49±0.04)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大鼠,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瑞舒伐他汀组大鼠的ROCK1和ROCK2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AMI组大鼠(均P<0.05)。结论对于大鼠急性缺血导致心肌细胞凋亡现象瑞舒伐他汀能够起到较好地缓解效果,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对Rho A/ROCK活化和介导的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进行有效的抑制。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加美罗培南应用在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下载:138 浏览:1370

蒋婷婷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1期

摘要: 分析研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过程中为患儿实施美罗培南、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败血症新生儿纳入小组实施研究,从2018.6-2021.6期间进行病例选择,共计抽取90例,通过抽签模式为患儿进行分组,两组均纳入45例,联合组实施美罗培南、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一般组应用,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神经症状改善时间、拒奶改善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结果:联合组神经症状改善时间、拒奶改善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对比一般组,指标差异明显(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一般组比较相对较低(P<0.05)。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患者应用美罗培南、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可提升

观察奥硝唑治疗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厌氧菌盆腔感染的临床安全性 下载:124 浏览:1125

刘晨浩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妇科肿瘤患者术后使用奥硝唑治疗厌氧菌盆腔感染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妇科肿瘤术后厌氧菌盆腔感染患者10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硝唑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硝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更显著,组间差异突出,P值<0.05;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代表临床安全性更高,组间差异明显,P值<0.05。结论:妇科肿瘤术后厌氧菌盆腔感染患者采取奥硝唑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1/1]
在线客服:
客服电话::
联系:400-2568-668
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