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学生的就业能力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稳定。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市场上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就业能力结构与企业需求脱节、综合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等。因此,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可就业能力的结构及其培养策略,对于学校与学生而言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
1.学习能力较弱
个体在成长与教育历程中逐步积累的学习经验,构成其就业竞争力的核心。若此潜能开发不充分,高职院校学生将难以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从而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地,甚至面临淘汰风险。进入大学后由于学习环境与方式的转变,即从严格监管的高中模式转变为相对自由的大学模式,许多学生因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而难以适应,导致学习潜能未能充分释放。大学教育强调自主学习,但多数学生因缺乏自律,其学习潜能未能得到有效挖掘。
2.适应能力较差
随着高职院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就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大,要求就业者具备强大的心理适应能力,以应对高强度工作和各种挑战。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适应力普遍较弱,面对生活中小挫折便容易陷入情绪困境,导致学生可能长期处于消极状态。例如,校园环境、恋爱关系、室友关系或与父母的关系出现问题时,都可能引发情绪困扰,如情绪低落、脾气暴躁、焦虑等,且难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我调节恢复,严重影响学生日常生活。
3.实践能力欠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逐渐减少,导致学生实践技能发展不足。而且,高职院校教育主要依赖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活动相对较少且多基于教学任务,加之教师对企业实际操作了解有限,使得学生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难以将理论知识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最终学生所形成的实践技能往往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4.合作能力不足
在经济与文化的快速发展之下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社会需求日益复杂多样。仅凭个人能力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工作挑战,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受家庭和社会环境影响,学生性格往往较为自我、偏好独处、集体意识淡薄,最终导致学生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
5.创新能力不强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内在灵魂,也是国家繁荣强盛的持久源泉,同时深刻左右着个人的发展前景,使民族或个人在激烈竞争中崭露头角的独特优势。然而,高职院校因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深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而非启发式教学,造成师生互动匮乏,未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也未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相对薄弱。
二、高职院校学生可就业能力结构
1.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专业知识、技术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等。学生应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并通过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积累丰富的经验。
2.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涵盖学习能力、沟通技巧、团队协作能力、领导力以及其它多维度的能力,多维度的能力不仅是学生顺利融入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应对各种职业挑战的基础,也是推动其个人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快速吸收新知识、新技术,适应行业发展的步伐;沟通能力则帮助学生有效传达信息、理解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合作与领导力则促进学生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引领团队共同前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之下,可以为学生铺就一条通向成功职业生涯的宽广道路。
3.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高职院校学生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引领未来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敏锐的问题发现意识,能够洞察行业趋势与潜在需求,还要拥有扎实的分析问题能力,能够深入剖析问题本质,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学生应具备独立思考的勇气和创新的勇气,敢于挑战传统、勇于探索未知,能够结合所学知识与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新颖解决方案。
4.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能力是学生明确职业方向、制定职业发展计划的重要能力。学生应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明确自己在就业市场中的定位,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
5.心理素质
面对就业竞争和职场压力,高职院校的学生需要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心态、自我调节能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就业市场的挑战。
三、高职院校学生可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1.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实践技能是衡量高职院校学生优秀程度的重要标准,也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先决条件。当前高职院校若继续沿用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导的模式,已难以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需将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置于首要位置,构建完善的实践技能培养体系,在此背景下深化校企合作成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例如,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学院在2020年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发展中,通过实施企业化办学,大力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深度实施,持续为国家输送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纺织服装、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杰出人才。校企合作使学生有机会深入到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不仅学习专业知识,还能通过与资深员工的互动,全面且有效地积累实践经验。而且,学生还能通过亲手操作技术设备,进一步锻炼自身的实践技能。企业参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既体现其社会责任感,也能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全面培养符合自身需求的人才。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强大学习能力是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学生需着重提升自我能力,以确保自己在就业竞争中保持优势。学习能力提升并非一蹴而就,要求高职院校学生持续不断地学习并掌握知识与技能。并且,高职院校也应不断探索和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在更新专业培训手段基础上构建科学且完备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例如,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这一方面做出了示范,该学院推行“全面普及、精英示范、实践强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高职院校学生构建了创新创业能力的评估框架,并且利用创新创业大赛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学院还设立了众创扶持机制,为学生的创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累计资助的学生创新和创业项目不少于150项。
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化与合理性实施,将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使学生更好地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从而有效减轻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负担。
3.采取层层推进模式,强调潜移默化效果
目前不少大学生仍将自己定位为“纯粹的学生”,对于进入大学后学习目标缺乏明确的认识,没有意识到当前学习内容与未来职业和生活需求之间的关联,所以,学校应当承担起引导学生发现个人职业方向并着重培养相关职业技能的责任。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因其提供的带薪实习机会、高就业率以及出色的学生服务而受到赞誉,其教育理念强调:无论毕业生将来选择何种就业形式,学校都致力于“推动学生积累知识,掌握个人与职业发展所需的各项技能,并鼓励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因为乐观向上态度将为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就业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
4.注重高职教育特点,进行有效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是提升个人综合就业能力的有力工具,被视为开发就业潜能的关键途径。面对就业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学生常陷入两种极端心态:一是自卑感,认为自己相较于本科生在职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二是过度自负,轻视本科生的职业竞争力。两种心态均可能误导学生在职业生涯初期做出错误的定位,进而对其长远的职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姚裕群教授总结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八个层次,但也指出多数就业指导工作仍停留在较低层次,未能充分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
为优化就业指导服务,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加强就业指导团队的专业化建设。国外高校就业部门的人员配置普遍较为充足,如全球历史最悠久的就业指导机构——英国牛津大学就业服务中心,目前拥有员工35名,其中12名为专业人员。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学生就业中心也有全职员工10人,兼职员工40人。显然,增加就业指导机构人员规模是我国高校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的重要前提。其次,应将就业指导内容系统地融入教学规划之中。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分阶段安排就业指导课程。对于三年制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可以这样设计:大一阶段,重点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帮助学生从理论层面理解职业的内涵;大二阶段,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实习或兼职工作,并为其配备指导老师,以了解其工作表现,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到了大三阶段,则通过职业倾向测试帮助学生明确就业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招聘会,并组织学生参与实习实训等活动,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信心。
5.参加职业技能竞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职业技能竞赛在高职院校中被视为一项至关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其成功将院校内部资源与广泛的社会资源相融合,并在竞赛中巧妙地嵌入创业项目元素,为高职学生搭建起一座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联系的桥梁,成为培育创新型人才的得力助手。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可以运用主题班会、深入宿舍交流以及个别谈心等手段,向学生全面阐述职业技能竞赛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鼓励学生踊跃报名参与各类职业技能竞赛,特别是诸如“挑战杯”这样规模盛大、影响深远的创业竞赛。在精心策划与悉心指导下帮助学生准备参赛材料,以参与职业技能竞赛为契机,充分挖掘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可就业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企业、政府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在多元化和多样化措施实施下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并且,高职院校也应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变化,不断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 朱新秤.就业能力:内涵、结构及其培养[J].广东社会科学,2009(4)164-168.
[2] 赵鹏飞,肖俊涛,李正桥.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思考[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8(4)65-68.
[3] 肖贻杰.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高职教育对就业能力影响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13)70-74.
作者简介:
张悦,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
本文用于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 专项工作室 “职引未来”辅导员工作室 (2023ZX05)研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