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理念下初中地理课程思政渗透的研究
​朱晓芳 刘盛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朱晓芳 刘盛,. 立德树人理念下初中地理课程思政渗透的研究[J]. 国际教育论坛,202010. DOI:.
摘要: 地理课程教学着眼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系的探究,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也要塑造学生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坚定学生的政治立场,熟悉国家相关政策,从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对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对学生思政道德品质塑造的培养,深入挖掘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等思政要素,在潜移默化中拓展学生认知需求,发挥地理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
关键词: 初中地理;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教学措施
DOI:
基金资助:

引言

地理教材中蕴含丰富的思政资源,如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发展观、家国情怀、人地协调观等,这都为课程思政渗透提供了方向和路径。新时期,初中地理学科教学要从“知识本位”过渡到“素养本位”,注重对学生素养与能力的培养,突出以生为本原则,基于学生兴趣及心智特点,激活学生学习动机,满足学生成长发展所需,也要保证教学内容与资源与时俱进,对接学生生活,使地理课程思政渗透发挥应有的育人功能,为国家输送德才兼备的优秀接班人。

一、初中地理课程思政渗透的意义

(一)端正学习态度,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地理课程教学内容包含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了解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相互关系。对此,教师应当梳理课程中人文、科学内容,培养学生全球意识,在学习中逐步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形成广泛的视野和思维方式,端正学习态度,深刻体会生活中的地理文化,激活学生对地理知识内容的探索兴趣与科学精神。

(二)激发家国情怀,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了解到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发展的差距以及环境资源的多样性,如气候变化、水资源、地质地貌等。在此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强化学生家国情怀,可以从了解家乡的变化入手,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社会环境、主要产业等,让学生能够辩证地理解当前的发展形势和基本国情,有效地将家国情怀渗透到教学内容中来,强调我们作为家乡、民族、国家、地球公民的一份子,有责任有义务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重担,用我们智慧、经验保护环境、振兴家乡、建设祖国。

(三)开展整体教学,发展人地协调观

地理学科知识内容丰富且广泛,兼具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对此,在地理教学中应当开展整体教学规划,将地理课程作为一个整体,将自然属性中的气候、地形、水文、植被等与人文属性中的人口、民族、经济、文化等内容进行融合,使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地理事物及地理问题,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等矛盾关系,运用整体性观点化解各种对立矛盾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目的,发展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四)提升团队意识,助力创新能力发展

初中地理教学实践环节,经常需要学生几人组出一个小组展开合作探究活动,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实地调查、数据收集、图表绘制等工作,以沟通协作的方式完成实践探究任务,让学生形成了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意见,增强自身沟通协调能力,有效培养出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加速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此外,小组合作实践探究过程也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与能力的有效途径,地理课程实践项目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开放性,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运用,在探究实践中,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开放的思维理念来解决实际问题,发展自身的创造力与创新意识。

二、初中地理课程思政要素的内容

地理课程思政的渗透,并不是在原有的教学安排上增加学时,而是要将思政要素渗透到已有的地理知识体系中,丰富学生地理课程学习新体验,关注学生思想、道德与品行的养成。其中包括:1、爱国主义教育,着重从国情、国策、传统文化、国家和民族发展等方面,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政策等,增强学生的国家自豪感、认同感。2、民族意识与集体观念,结合教学内容,可渗透不同民族及民族文化的介绍,从这些传统文化传承中展现各民族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增强对社会规则的理解和遵守意识,使其具备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贡献力量的意识和行动。3、发展学生人地协调观,教学过程中揭示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的矛盾,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两者关系,促进“人”与“地”协同发展,探究国家资源、环境等地理现状,强调资源与环境保护,分析“人”与“地”的协调关系。

三、立德树人理念下初中地理课程思政渗透的路径

(一)挖掘课程思政融合点,达成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课程思政的融合需要遵循循序渐静、潜移默化原则,教师应当研读教材内容,找准融合点,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内化,注重学生智力水准与德育水平的同步提升,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心性,助力其健康成长。

例如,在学习“中国的疆域”内容时,突出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包括向学生介绍我国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顶端、国界线,了解我国的领土、领海、领空,分析我国所处位置环境下的优势、劣势,并结合时下热点话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如何保卫祖国的领土、领海、领空?将一些尖端高新技术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拓宽学生视野,也增强学生对国防建设、国家安全以及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同时,学生在激烈的探讨过程中,也能够激活其爱国热情,提高其家国认同感、自豪感。最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布置作业任务,为内化爱国主义教育,可要求学生绘制中国地图,谈谈如何正确使用地图。或是在学习“非洲”内容时,“粮食问题”一直都是非洲多数国家重点问题,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有关难民的视频,借助图片展示非洲人民面临的饥饿,由此引发深刻思考“你有没有浪费过粮食?你有过饥饿的时候吗?回想一下那是什么感受?”让学生深入思考、交流讨论,反思自己曾经浪费粮食的行为,并为此感到羞愧,通过讲解地理知识让学生在“爱惜粮食”“光盘行动”的高尚情操中得到熏陶,加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发挥出地理课程思政育人价值。

(二)强化学生议题探究,发展学生地理学科素养

地理学科内容向我们展示了世界上各个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与地貌特色,描绘了一幅幅人文地理特点的画卷,兼具自然性与人文性的特征,其中人文方面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需要教师在教学时予以重视,深入挖掘并提取出来。这因如此,地理学科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交叉性特点,在开展教学环节,教师不能一味地照着书本念,而是需要调动起学生的自觉性,突出课堂学生主体地位,落实课程标准育人要求,善于结合教材内容提炼探究议题,发展学生学科素养。

例如,在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内容时,可以围绕教材内容设计讨论议题,调动起学生的思维与创造力,针对“土地资源”,设计探究议题“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农业技术也在不断改造升级,在如今耕地面积不足的情况下,是否应当提高新农作物种的种植,实行耕地统一管理与耕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对此你抱有支持还是反对的态度?”通过学生课前收集整理的有关我国具体的耕地保护政策,补充自己的观点,在交流、碰撞中让学生逐步理解保护耕地的理念和战略任务。同时,在学生思辨过程中,不同想法的提出,也能够丰富生成性课堂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相关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最后,为内化知识认知,可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了解本地区周边、近郊农地的侵占情况,领悟耕地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此发展学生地理学科素养,明确我国土地资源状况、土地存量总体特点及空间分布范围的内容,引领学生主动学习。

(三)拓展乡土资源融合,丰富地理课程思政内容

一般说来,乡土资源在育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丰富内容,而且乡土资源本身就来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涉及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这正是陶行知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理念。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设计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已有的阅历积累,适当地融入乡土资源,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带给学生更为直观和真实的学习感受,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加速思政要素的渗透,引领学生感受家乡的美好,景美、物美、人更美,形成热爱家园的良好品质。

例如,在学习“自然资源概况”内容时,教师可播放一段介绍自己家乡的一段视频或图片展示,向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气候变化、山川河流、森林绿地、矿产能源、生物种群等,以此构建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视频或图片思考“什么是自然资源?”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及个人认知讨论自然资源的概念,并判断一些身边的地理事物是否为自然资源,让他们初步认识自然资源。随后,由学生进行总结自然资源这一概念主要限制条件,归纳自然资源的特点。并结合自身经验思考自己家乡有哪些自然资源,使其以地理视角观察与认识生活中的事物,强化学生留心观察能力,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资源观,进而衍生出保护自然资源、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还需要认识到课堂思政渗透的重要性,并积极引入思政元素,落实地理学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此,需要地理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积极探索思政要素与课程内容之间融合的切入点,并借助这些切入点通过多元途径向学生渗透,突出地理课程教学的“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理念,让学生在接受学科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同时,也能够发展其道德修养、情感体会以及价值观念,感受美好的自然、人文景观,使其内容得到思政的熏陶,发挥出地理学科的育人功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贾蓉,赵磊磊,席晶.地理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2(02):15-19.

[2]刘慧华,余云,叶滢.核心素养与初中地理研究概述[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16):18-20.

[3]段莉彬,江涌芝,郭程轩,陆柔斯.春风化雨,践行德育——谈谈初中地理课程中的“思政性”[J].地理教学,2021(9):32-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