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程教材内容里大多为抽象性的知识点,如力学或者是电磁学内容,因此,如果学生的思维能力跟不上,就会导致成绩一落千丈。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锻炼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从而能够举一反三。
一、通过趣味实验引导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验对物理学科有重要意义,不论是物理科学研究还是物理教学,实验都是不可或缺的,可以说,物理离不开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活动对趣味课堂的建立一直有着助力作用,它是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新奇又陌生的物理实验现象总能带给人独特的趣味体验,教师应该善加利用,通过趣味实验引导教学。以“压缩气体点火”实验为例,教师最好不要直接讲压缩空气点火是绝对能站得住脚的,在没有亲自实验的情况下,仅凭教师的权威性不足以取信思想主动性更趋活跃的高中生,相反,教师要先设计好教学实验,比如可以准备一个篮球(处在干瘪状态)和打气筒,然后用打气筒对这个篮球进行打气,等到给篮球打完气后,教师需要邀请学生上台触摸打气筒,等到真正触摸到以后,学生自然就会发现它比较热,当台上的学生说出这个发现以后,台下的学生会心生好奇,此时就应该进入课堂提问环节,引出要学习的物理知识。
二、恰当应用多媒体手段,优化教学流程
科技进步带动了教育进步,最明显的是课堂教学工具从最原始的黑板、挂画、幻灯机等拓展到多媒体移动终端设备,多媒体手段能使教学内容获得极大丰富,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兴趣学习、素质教育基本成为教育领域的时代主题,而高科技教育手段能令抽象的物理知识和既神秘又深澳的物理现象变得更直观,降低知识理解难度,使物理教学变得更有趣,所以,物理教师应恰当应用。比如在讲解“开普勒三大定律”时,因为每一个定律都有与之对应的规律,每颗行星都有其固定运动轨迹,在想要展现行星与恒星(太阳)、与其他星体的关系时,可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现运动轨迹,相比传统平面图和纯理论教学,这会更有画面感,非常形象立体,更容易吸引学生学习开普勒定律。
三、锤炼课堂教学语言,增强课堂趣味性
课堂的神圣让很多人误以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保持严肃、有威严,实际上,确实有很多教师讲课条理分明,逻辑思维清晰,课堂教学语言都十分的理性化,然而,在高中阶段学生思维更趋活跃,用这样的教学语言讲课根本不能引起他们过多的关注,站在学生角度上,只会显得知识很深奥和很无趣。鉴于此,若想打造趣味课堂,教师就要给教学语言添加幽默色彩和富于流变的人性化情感色彩,并反复锤炼,以便能更好地打动学生。以左手定则知识为例,参考资料用“万箭穿心”(磁感线穿过手心)、“仙人指路”(四指指电流方向)和“一指定乾坤”(拇指指向即安培力方向)完美诠释了左手定则的几个步骤,有效强化了物理教学语言的直观性形象,使在学生看来
非常深奥的物理知识变得趣味、生动,吸引更多关注。
四、联系生活实际,使物理教学生活化
众所周知,知识源自实际,同理知识学习离不开生活实际,换言之,有生活才有知识,有生活才有学习。如果要归类,那么物理也是应用型学科,可以说,物理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说光的反射与折射,自由落体运动等,都十分常见。高中物理知识要比初中物理更深、更难,一些学生因抽象思维不强很难接受,所以,物理教师应联系生活实际,使物理教学生活化,比如说在晾衣服时,为防起风时衣服出现叠加或者是从铁质的晾衣绳上掉下来,可用塑料绳在上面结出环套,把衣架挂在环套上;再比如在磨菜刀时,磨刀人要时不时地浇水。将这样的生活常识现象带入物理课堂,能使高中物理瞬间融入生活实际,让学生不再觉得学好高中物理是十分艰难甚至遥不可及的事,同时,也会使知识讲解更有趣。
五、合理插播物理学史,增加课堂吸引力
在物理学史上,曾经有很多名人轶事,更是不乏趣味故事,这些尘封的历史资料向世人展现了物理学史的内在魅力。将物理学史恰当地插播于当代高中物理课堂,非但能增强物理课趣味性,为物理课堂添彩,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消
化物理知识。以“电磁感应”为例,对于它的历史,许多人或许没有一点印象,但是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先告诉台下的同学们,有一款汽车名叫法拉第,只要抛出这一点,就很容易引出“电磁感应”。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插播关于法拉第的小故事:法拉第坚持研究磁生电的方法,在经过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后终于看到了火花的跳动。尽管研究成果引来不少非议,但法拉第反驳说:“新生的婴儿又有什么用呢?”这样的物理学史上的名人轶事就非常有趣,尽管短小,但却很有吸引力。
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当中,提升物理实验的趣味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物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以此提高学生素质,进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钻研能力,让学生了解在物理课堂当中采用趣味物理实验的重要性。而且,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当中,可以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让高中生发展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材,教师应当对其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结合现代高科技手段培养高中生的思维意识和创新意识,进而为社会主义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 参 考 文 献 ]
[1] 韩秋亮 .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整合[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2] 陈建发.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18):27.
[3] 沈文炳.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阿拉果圆盘实验[J].教育科学论坛,2016(20):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