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李玉华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玉华,.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与思考[J]. 国际教育论坛,.3. DOI:.
摘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效的评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强项和弱点,还能够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评价的反馈可以指导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数学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评价也是教师教学改进的重要依据。教师可以通过评价结果了解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教学质量。此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评价也需要适应新的教育理念,确保评价体系与课程目标相一致,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探索和实施创新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数学能力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新课程理念
DOI:
基金资助:

前言: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意义愈发凸显,它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推动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这一变革不仅涉及到教学方法的更新,更触及到教育评价体系的深层调整。本文将深入探讨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经验与未来思考,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启示。

一、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意义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强调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这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掌握,更包括数学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合作精神的培养。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项目作业、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教师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二)这一改革还强调了评价的动态性和过程性。传统的评价往往侧重于结果,而忽视了学习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则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努力程度和进步情况。这种评价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尝试,从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三)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改革还强调了评价的公平性和个性化。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学习方式和节奏,传统的统一评价标准往往难以适应所有学生的需求[1]。通过设置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和灵活的评价方式,教师能够更好地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提供更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四)这一改革还强调了评价与教学的紧密结合。评价不应是教学的终点,而应是教学的起点。通过评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策略

(一)转变评价心态,落实教学评价改革和创新

在数学教学的殿堂中,评价与教学的和谐共舞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正确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能够让评价成为教学的指南针,更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深刻理解和浓厚兴趣。评价不应仅仅局限于教学的终点,而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从教师的备课到学生的自学,每一个环节都应融入评价的智慧。

教师的角色在这一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他们需要从传统的评价观念中解放出来,认识到评价与教学的内在联系。这不仅仅是提升教学技巧的问题,更是通过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深度反思的过程。教师应当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教学的浅尝辄止,确保每一堂课都能触及学生思维的深处。在评价心态的转变中,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收获和深刻体会。课堂不应只是表面的热闹,而应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舞台。在课前,教师需对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进行预判和总结,精心设计课堂内容,确保每一环节都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的精髓。课堂上的教学应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创设、问题驱动等,帮助学生把握数学学习的细节,弥补知识的不足[2]。而在课后,教师则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使教学评价成为突破学生学习瓶颈的关键工具。

(二)更新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在评估小学生数学能力时,我们不应仅仅局限于对错判断,而应深入探索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学习习惯。教师的角色在于不仅要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问题解决能力,还应精心设计评价标准,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公正性。通过采用差异性原则,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独特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评价,从而更好地发掘和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独特才能和创新点。

以“面积”课程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评价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特别关注学生是否展现出发展性思维,以及他们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如添补法和分割法等技巧来解决复杂的组合图形面积问题。此外,在师生互动中,教师还应评价学生是否能够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或质疑现有方法,这些都是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评价标准[3]。

而后,教师应推动民主化的教学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通过让学生对彼此的新解题方法提出质疑或寻找理论支持,可以增强评价过程的民主性和协商性。特别是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这种评价方式尤为重要,它要求每个小组及其成员都积极参与到学习评价中来。例如,通过提问如“你听到了哪些?”“你认为他说的如何?”“你有没有需要补充和提出见解的地方?”等问题,教师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评价。这种客观、公正且开放的评价方式,不仅帮助学生在解决复杂数学问题时弥补知识漏洞,还能促进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革新小学数学测评制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在推行多元化教学评价时,必须全面深入地考查学生的数学技能掌握程度、学习态度以及学习动机等多个维度,而不仅仅局限于对学生数学学科水平的单一评估。因此,教师应当从改进测评制度入手,进一步优化评价机制。

例如,在进行“小数”相关知识的测评时,教师可以将传统的笔算方式转变为口算,以此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同时,可以引入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小数加减法应用题,增加题目的实践性、开放性和综合性,从而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数学能力。此外,根据学生的实际数学水平,适当调整测评内容的难度,并将这些调整纳入测评标准中进行综合评估。

在设计每学期的期末测评目标时,教师不仅应考虑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还应融入对学生学习态度、解题逻辑和抽象思维能力的评价。同时,可以考虑引入家长评价,以获取更全面的学生学习情况反馈。这种综合性的教学评价方法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还能有效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面发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充分的支持和成长[4]。

(四)重视作业评价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评价体系中,作业评价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效和能力的重要工具,更是推动学生学习进步的关键措施。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对作业评价给予充分的重视,确保其教学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作业评价必须具备明确的标准和目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向学生明确传达所需达到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任务要求,并在完成作业时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同时,教师还需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科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确保对学生的评价既符合学科要求又体现公正性[5]。作业评价不应仅限于对学生答案的简单批改,而应全面考虑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等多方面表现。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文字评价、奖励分值或具体建议等方式,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的学习状况,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

(五)灵活运用教学评价,注重学生数学思想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引导者。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必须不断优化评价策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掌握知识,还能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和魅力。首先,教师应当重视定性评价在教学中的应用。

例如,在教授“组合图形面积”这一主题时,教师不仅要评估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还要考察他们如何将这些概念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对于那些能够灵活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学生,教师应当给予积极的反馈,如:“这些学生的表现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展示了如何有效地运用数学思想,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定性评价,教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进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评价的精准性和有效性[6]。

此外,教师还应设计一系列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指导教学评估,并确保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和思考中学习更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在图形中绘制辅助线,以此来简化复杂图形,使问题更加清晰易懂。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通过实践操作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有力的指导和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增强家校之间的合作,推动教育的持续进步[7]。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评价体系的重要性,不断探索和完善,以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出更多有能力、有责任、有创造力的未来公民。

参考文献:

[1] 柳洁, 冯瑞晗.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应用路径探析[J]. 科教文汇.

[2] 杨雅丽.新高考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如何走向真实[J].求知导刊,2019,(31):7-8.

[3] 曾庭.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方法[J].中外交流,2019,(4):298-299.

[4] 周立霞.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结构的优化改革策略[J].校园数学,2019(22).

[5] 潘婉茹,孔凡哲.小学数学教师评价能力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研究[J]. 数学教学学报,2022(6).

[6] 胡军,栗小妮,李建华.數学高阶思维培养中的“学生提问”策略[J]. 数学通报,2021(9).

[7] 张新科.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与思考[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3(9):25-2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