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如何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效率与质量,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业设计不仅关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更影响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文化素养的培育。因此,本研究以小学语文高段教材为例,探讨大单元作业设计的创新策略,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减负增效的教育目标【1】。
一、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挑战与机遇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一个显著的问题是作业内容往往过于机械重复,缺乏必要的趣味性和创新性。这种“题海战术”不仅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消磨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可能会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影响整体教学效果和长远发展。然而双减政策的出台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契机,政策明确指出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方向,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作业形式。这促使教师们开始反思传统作业模式的弊端,并尝试将作业的启发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融入其中。通过设计富有创意、贴近生活的作业,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大单元作业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原则
理论基础在于两大核心学习理论的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作业设计提供了学生中心的视角。该理论坚信,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而非被动接受。在大单元作业设计中,我们注重通过情境构建,为学生搭建一个贴近实际、富有意义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促使他们主动探索、理解和内化知识。项目式学习理论为培养综合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它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来学习和成长。在大单元作业设计中,我们融入项目式学习的元素,设计具有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掌握学科知识,还能锻炼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养。
设计原则确保了大单元作业设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目标导向性明确作业目的,确保每项作业都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情境真实性强调作业应贴近学生生活,构建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促进知识的实际运用;过程参与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作业全过程,通过探究、合作等方式深化学习体验;成果展示性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分享成果的平台,增强学习成就感;评价多元化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促进个性化发展,这些原则共同构成了大单元作业设计的基石【2】。
三、创新实践案例
(一)古诗词主题大单元作业设计
在双减政策的引领下,我们针对小学语文高段学生,以“穿越千年的诗意之旅”为主题,特别策划了围绕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古诗词学习大单元作业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一系列创意与实践并重的活动,引领学生穿越时空的隧道,亲身体验李白诗歌中那豪放不羁、意境深远的艺术世界。项目实施初期,我们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李白的生平事迹、时代背景及其诗歌创作的独特风格,学生们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形式,逐步构建起对李白及其诗歌的全方位认知。随后,我们鼓励学生以“月”为主题,进行诗词创作,学生们在创作中巧妙融入现代视角与情感,与李白笔下的“明月”进行跨时空的对话,创作出了一首首既具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气息的新作。在绘制诗意图环节,学生们更是发挥出了惊人的创造力,他们围绕自己的诗词作品,精心构思画面,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李白诗中描绘的月夜美景、山水风光以及诗人孤独而又超脱的身影。这些诗意图不仅展现了学生们对诗词意境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们独特的艺术审美和表现力。
诗词剧的编排更是将项目推向了高潮,学生们选取李白的经典诗作,如《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进行剧本创作与排练。他们化身为诗人、旅人、山水等角色,通过生动的表演将诗词中的情感与故事一一呈现。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更在无形中锻炼了他们的表演才能、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穿越千年的诗意之旅”大单元作业项目的实施,学生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古诗词知识,更在文学创作、艺术表现及团队协作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他们被李白诗歌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艺术魅力所深深吸引,激发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与传承责任感。
(二)自然科普大单元作业设计
在双减政策的倡导下,我们创新性地融合了语文与自然学科,为小学中高段学生设计了“自然笔记”大单元作业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引导学生亲近自然、观察万物,记录下他们的所见所感,并撰写成科普小文,从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以及写作能力和科学素养。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们走出教室,踏入校园内外的小径、花园、甚至郊外的田野山林,用他们好奇的眼睛捕捉自然界的每一个细节。他们观察植物的生长、动物的习性、天气的变化,用文字、图画甚至摄影的方式记录下这些珍贵的瞬间,在记录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细致入微地观察,还逐渐培养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随后,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撰写科普小文,他们尝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读者介绍自己所了解的自然科学知识,分享自己对自然的独特见解和感悟。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还让他们对科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项目实施效果显著,学生们在参与过程中不仅提升了写作能力和科学素养,还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他们开始意识到自然界的每一份资源都是宝贵的,需要我们去珍惜和保护。许多学生表示,通过这次“自然笔记”项目,他们更加热爱大自然,愿意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文学经典大单元作业设计
在双减政策的指引下,我们针对小学语文高段学生,设计了“文学殿堂探索”大单元作业项目,旨在通过深入挖掘文学经典的魅力,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综合文化素养。本项目围绕国内外文学经典作品展开,包括但不限于古典名著、现代文学佳作及儿童文学经典等,我们鼓励学生从多个维度探索文学作品,如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人物性格、情节发展、主题思想及艺术特色等。通过深度阅读、小组讨论、专家讲座等形式,学生得以全面而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在作业设计上,我们注重创新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除了传统的读后感、读书笔记等作业形式外,我们还引入了创意写作、戏剧表演、文学评论等多种作业类型。例如,学生可以根据文学作品中的某个情节或人物形象进行创意写作,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或者通过编排戏剧、制作微电影等方式,将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搬上舞台或屏幕,让更多人感受文学的魅力。“文学殿堂探索”项目还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与合作性,我们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书目,制定个性化的阅读计划,并在小组内分享阅读体验和感悟。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不仅能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还能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通过“文学殿堂探索”项目的实施,小学语文高段学生不仅能够在文学经典的海洋中畅游,领略文学之美,还能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四、反思与展望
在“自然笔记”与“穿越千年的诗意之旅”等大单元作业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重要性。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兴趣、能力和学习节奏各不相同,因此在设计作业时,我们需要更加细致地考虑学生的多样性,确保作业内容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大单元作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点。教师作为引导者,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包括跨学科知识、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等,以便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完成综合性作业,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随着教育技术的日新月异,我们有理由相信,大单元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将迎来更加广阔的空间。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作业模式将成为可能,数字化工具将为我们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作业形式。通过利用这些技术,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升作业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数字化工具还能帮助我们更高效地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更加精准的支持。总之,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加优越的条件【3】。
结束语: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是一次对传统作业模式的深刻反思与积极创新。通过构建情境化、项目式、跨学科的综合作业体系,我们不仅能够有效减轻学生负担,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综合素养。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符合时代要求、贴近学生实际的作业设计策略,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袁玲艳."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J].新课程研究, 2023(25):128-130.
[2] 庄小敏."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策略研究[J].教师, 2023(36):42-44.
[3] 王玲.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研究[J].今天, 2023(5):0025-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