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新课标下对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需要老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优化并创新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道德与法治关乎学生的日常生活,其中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应用心理健康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一、现阶段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现阶段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学校的综合教育中缺少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将教学的精力集中在语文、数学、英语基础学科中。老师及家长都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加关心,忽略了心理健康。老师平时与学生的谈心比较少,没有关心学生是否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例如与同学发生矛盾、惹家长生气等。家长则很少关心孩子在学校中遇到哪些不顺心的事,给予的关心不够。并且在休息时间也安排了很多补习班、兴趣班等,使得孩子没有足够的玩耍时间,学习压力比较大,精神负担重。另外,学校也缺少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心理健康教育通常由班主任负责。班主任工作内容多、精力有限,并且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往往无法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需要老师深入挖掘教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教学内容中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此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在对学生讲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时,时刻要秉承着从学生心理需求出发的教学原则,重点观察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找到原因,并利用道德与法治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其认识到自己心理健康的问题,在老师帮助下进行调整,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我学习、我快乐”的教学为例,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采取创造问题情境的方式应用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引导学生将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进步情况进行表述,同时说明学习对于生活的积极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可以带给自己快乐,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少对学习的抵触,减轻学习压力。再比如在“战胜困难更快乐”教学过程中,老师让学生依次说一说自己对于战胜困难更快乐的理解,说出自己都遇到了哪些困难,例如学习、生活、动手操作等。带领大家集思广益,寻找战胜困难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困难并不可怕,需要努力想办法战胜它,养成不畏困难的良好心理。
(二)营造气氛好、和谐的课堂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老师需要以身作则,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用饱满的情绪对学生进行教学,营造气氛好、和谐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道德与法治,同时提高心理健康[1]。老师需要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交流,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掌握其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与帮助,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微笑,对待学生要亲切,使得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放松。例如老师在讲解比较严肃的内容时,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讲一个笑话,让学生笑一笑,活跃课堂氛围,打破沉闷。老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创设真实的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中,使得其获得良好的体验感,在学生的心理及情感方面获得共鸣。老师要鼓励学生发言,尤其是不善言辞的学生,为其提供更多表达的机会,并给予鼓励、表扬,让其对自己有信心,培养其表达的能力,乐于表达。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内心情况,给予一定疏导。
(三)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
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会涉及一些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及自主性特点。老师在教学中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的渗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精神压力的释放,调节情绪。课外实践活动耗时少,可以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开展差异化教学[2]。例如,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主题为“我是厨房小能手”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家里帮助父母做饭,从制定菜单、买菜、洗菜、切菜和做菜几个方面入手,让学生全程参与,体会做饭。并且从实践活动中能够体会到平时父母为自己做饭的辛苦,感受到父母操持一个家的不易,从而获得生活原本的意义。也可以让学生为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全部依赖父母。每天早上起来自己穿衣、洗漱,并且要帮助父母盛饭、清洗碗筷等,积极参与家庭劳动中,体会劳动的快乐。
(四)抓住重点渗透心理健康
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需要抓住重点,找准教育渗透的切入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3]。老师需要对道德与法治的教材进行深入分析,找到其中与心理健康有关的内容并建立教学联系,对教学的全局进行精准的把控,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应用,避免心理健康教育脱离了教材的内容,导致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例如在学会沟通交流的课堂教学中,老师需要向学生讲解如何正确地与人沟通交流,需要注意哪些吗,例如说话的语气、表达方式、肢体动作等,让对方不会对自己产生结缔和抵触,从而提高沟通交流的效率。同时,老师还需要以班级里人缘比较好的学生为例子,让同学们都向其学习,能够和班级里每个学生都成为朋友,在学习上可以互相鼓励、帮助。学习好的学生要主动帮助学习较差的学生,让其进步,热爱学生。生活方面同学之间需要互助友爱,有同学生病了要及时报告老师,并对其进行照顾。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的培养,养成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健康成长。
(五)加强教学评价
心理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老师需要准确评价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对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准原因,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客观的评价,为教学提供依据。老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学习、生活中遇到哪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解决,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另外,老师还需要让学生之间进行互评,通过了解自己与同学之间存在的差异,对自己形成一个鼓励,激发其竞争意识,努力奋斗赶超,形成良性竞争,使得学生共同进步。学生需要评价老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的使用等,为老师的教学设计提出意见,从而使得老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心理健康的教学应用,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意义深刻,需要结合教学实际,围绕学生实际需求采取有效的策略进行教育渗透,达成教育目标,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法治意识。
参考文献:
[1]郁晨.基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4,(04):136-139.
[2]孙爱华.浅议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求知导刊,2020,(19):85-86.
[3]孟凡云.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