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教学通”平太是广西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平台,是支持课堂教学场景应用的数字化教学平台,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地提升备课、授课效率,优化教学过程。本文拟以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为例,探索使用该平台优化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学情以及整合阅读的教学方式,执教者拟定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教学目标如下:⑴诵读课文,注意三首作品的节奏和韵律特点;⑵揣摩三首诗的情感起伏变化;⑶从“愁情”和“乐观”的角度对三首作品进行对比阅读,并表达自己的发现。
一、助力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教学环节,在学生自由朗读圈画出不会读或者有疑惑的字音后,我运用“八桂教学通”的上课工具进一步助力学生对三首作品的整体感知。
(一)运用内置范读音频正音正字。播放 “八桂通”的内置范读音频,要求学生模仿跟读,并依据音频的发音正音,在课本上作标注,扫清阅读障碍。“八桂通”的内置音频字正腔圆,语速适中,在这个环节使用能充分发挥其优势。
(二)借助数字教材,交流对课文情感变化的梳理。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主梳理三首作品中情感变化的轨迹,并试着用铅笔在课本上画箭头表示,主要标出情感上扬和情感降抑。诗句情感上扬用 表示,诗句情感降抑用表示。
我调出数字教材本课书的页面,请学生上前将自己的理解在数字教材上标注出来。如果有不同看法,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迹在旁标注。对于某些诗句,学生的理解有所不同,这些诗句恰是学生理解这首作品内容与情感的难点,值得在课堂上“大做文章”。如《行路难》中的“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有学生认为是情感上扬,有学生认为是情感降抑。我不急于给出结论,而是趁机让持两种看法的学生分别陈述理由。在更深入的研读及讨论中,这两句诗的情感走向水落石出:诗句的手法是“用典”,典故中的姜太公、伊尹得到天子重用的人生奇遇,让李白看到了希望,他期盼他的人生下半场也能再有那样的华丽转变,因此,这两句诗的情感是上扬的。
二、展现思维轨迹
《诗词三首》的整合阅读主要由以下三个主问题串连: 1.哪位诗人喝酒时的“愁”给你留下最深印象?为什么?2.你觉得哪两位诗人的情感转折点是相似的?3.你觉得哪位诗人最乐观?为什么?
在ppt中为学生提供了探究问题1和问题3 的“学习工具”。(图1)(图2)。
有的学生可以凭直觉回答问题1的第一问,但要回答“为什么”就词穷了。此时借助学习工具,将三首作品中的意象、表现手法及愁情简要列举出来,通过比较,得出愁情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那首作品的意象特点或是手法运用的特别之处,就可以组织语言回答“为什么”了。而有的学生,对于“最深印象”都觉得混沌,比较出真知通过运用学习工具将三首作品中的三个要素直观地进行比较,混沌便拨开了,结论就出来了。
“八桂通”有投屏功能。我抽取学生将自己的“学习工具”投屏展示出来,并根据其“学习工具”的信息,口头阐释问题。投屏结合口头表达,思维轨迹清晰地展现了出来,发言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训练,其他学生从中得到启发,也有了表达的欲望。
三、搭建理解支架
在《诗词三首》的整合阅读中,通过“八桂通”为学生搭建的理解支架有二:
(一)关于三首作品写作背景的视频。理解诗词很重要的一点是“知人论世”,“八桂通”《诗词三首》现成的资源中,已有李白和苏轼的视频资料《诗仙—李白》《东坡居士—苏轼》,但这两个视频只介绍了两位诗人的生平经历及作品特色,对学生理解本课的作品帮助并不大。于是,备课阶段,我重新准备了针对性更强的写作背景视频资料并上传至“八桂通”。
南京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诗行天下:李白》中有比较完整的关于李白被“赐金放还”始末的内容,我选取李白被“赐金放还”原因的内容。
网上有人制作了一个关于刘禹锡小视频,通过在地图上标注地点的变换再加上字幕说明反映刘禹锡一生的轨迹,这很直观地诠释了刘诗中“二十三年弃置身”。美中不足的是,字幕闪得很快,学生接受信息的速度跟不上。还有,我认为配乐的风格也不合适。于是,我对这个“小视频”进行了加工:截掉了课本中已有的关于刘禹锡生平简介的内容,更换背景音乐,为视频加上配音,且调整了播放速度。
至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相关背景资料,第五届伯鸿书香奖系列活动之一《你好,苏东坡·乐诵》第二集中有北京师范大学康震教授的解读,解读的内容中有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我截取关于创作背景的内容。在视频末尾,再加了一张苏轼几遭贬谪的轨迹图,并且特地标注出“密州”(即他写作《水调歌头》时的所在地)(图4)。在密州,他的苦难才刚刚开始;这可以与刘禹锡写《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时已是历尽磨难(图5)形成鲜明对比。
在课堂上,我并没有一开始就把创作背景的视频一股脑儿地塞给学生,如果是这样,关于“创作背景”介绍的内容仅仅是课堂的摆设而已。我是在学生探究问题3“你觉得哪位诗人最乐观?为什么?”时才呈现创作背景的视频。这个问题同样是开放性的,没有唯一答案。持“李白最乐观”“刘禹锡最乐观”“苏轼最乐观”三种观点的都有。学生先是凭着对诗句的字面理解和揣摩去谈对诗人乐观的理解,这样的理解偏向于望文生义,甚至有些不能自圆其说。于是我抛出创作背景的视频,要求学生边看视频边记录关键信息,再重新整理思路。
当学生重新表达时,或是能结合创作背景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乐观,如“李白,给自己巨大希望,向往广阔空间,很乐观,很狂傲”;“刘禹锡,历经磨难,不消沉,百折不挠,很乐观,很坚韧”;“苏轼,看透了人世间所有不如意的实质,很乐观,很超脱”等。或者是用新的眼光,从另一个角度去评价诗人的乐观。
(二)学生学过的、与三首作品内容相关的课文的电子教材。如刘禹锡的《秋词》《陋室铭》,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等。我的预设是,有学生在理解诗人情感时,有可能联系这些作品来进行印证。而在实际的课堂上,并没有学生能进行联系。只是我在总结的时候才引导学生联系,亦可加深学生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八桂通”资源使用的灵活之处在于,资源并不需要固定在预设的环节,而是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随时取用。
综上所述,得到以下两点启示:
1.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程度,与技术使用的频率并非成正比。这两节课使用“八桂通”平台上课,除了PPT,使用平台其他功能的次数总计为7次。次数不多,但每一次都用得其所,为提高课堂效率发挥了实在的作用。如投屏功能使用,结合学生的口头表达,将学生思考的过程与成果及时而清晰地展现出来,使得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更为集中,并更利于进行互动交流。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目标就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把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落到了实处。[1]
其他各处的使用,都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而是在非用不可之处才使用。恰到好处的信息技术的使用,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推动学生的思考,真正实现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2.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程度,与技术的复杂程度并非成正比。回顾这两节课的技术层面皆是寻常。但正如摄影界名言“决定照片质量的不是相机,而是照片后的那颗脑袋”所言,决定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程度的不是技术,而是教师的脑袋。如果技术层面很高端、很花哨,但是架空教学内容,那怎能融合?相反,即使技术简单,但能撬动学生思维,就是真正实现融合。技与道通,道高于技,技从属于道,只有技合乎道,技才能纯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关系,就是技与道的关系。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专项课题“基于数字教材的初中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与实践的研究”(课题编号:2022ZJY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姜宇婷.对传统课文利用数字化方式教学的思考[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19(9):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