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策略
郑陈坚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郑陈坚,.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策略[J]. 国际教育论坛,20222. DOI:.
摘要: 新课标提出在基础教育中,美术教育应以培育学生为中心,强调其教育价值美术教学应该注重乐趣,让学生能够在教室里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情绪,表现自己的个性与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健全的性格。在小学美术课中,大单元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艺术课堂中,大部分的教学时间都是由教师来进行的,很少有让学生去进行探索和协作的机会,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课程也被限制在了当堂课上,所以学生的艺术知识与技巧都非常的零散,这就会对学生的美术课程产生很大的影响。与常规的基础教育相比,新课标下的小学教育的教学内容更为充实,而且其教学目的也更为清晰,让学生们在每天的学习中获取到了一定的知识水平,同时也要得到各方面的发展与提高。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视,而小学又是一个孩子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刻,更要让老师们把握这个时间点,进行有目的的教学,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养。在诸多的新的教育模式中,大单元的教育模式越来越为广大的小学老师所重视并运用,它也在学校的艺术教育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极大地推动了学校的审美教育。本文从新课标背景下的美术大单元教学的重要作用出发,浅谈了大单元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
DOI:
基金资助:

引言:大单元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指以一个单元为学习单位进行的教育,在实践中,大单元教学可以是已存在的一个学科教科书内容,也可以是一个新的单元,根据该课程的内容,在学科素养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与教科书,进行大单元的教学,而与小学美术相结合的大型教学,就是指由小学美术老师围绕大主题或大任务,对艺术教育内容进行整合、重组、分析与开发,从而生成与之相对应的、有特定的单元主题的教学活动,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大单元的教育方式更加的灵活,它还具有较高的结构性和系统性,对基础教育美术教育也有很大的帮助。

一、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性

在新课程的标准下,大单元教学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模式,强调课程内容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关联性,让学生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深入学习和探究某一主题的问题,与传统教学的分散性相比,大单元教学更注重知识的整合和应用,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学习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技能架构。单元教学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力和专业优势,让教师不再局限于课本和教材,根据自身教学目标和学生兴趣自主的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结合当地文化资源和现实生活进行教学,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和专业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策略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设计和实施大单元教学时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指导,就是由于自身素养和教学经验的局限,难以有效的整合化学科知识和设计创新性的教学活动,导致教学效果不好,大单元教学对教师的精力和时间要求较高,教师在备课和授课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时间进行资料的收集,课件的制作,活动的策划,对教师的工作负担构成了不小的压力,当前的教学资源和设备配置难以满足大单元教学的需求,在一些学校特别是偏远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缺乏必要的美术器材,图书资料和多媒体设备,限制了大单元教学的实施效果,教师在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时也受到技术能力和设备条件的限制,没有办法充分发挥数字化教学的优势,导致大单元教学活动流于形式,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大单元教学通常涉及多个主题和活动,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差异较大,要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兼顾所有学生的需求,所以学习能力较弱和对美术兴趣不大的学生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都会感到困惑和压力,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在设计和实施大单元教学时关注的是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化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初衷相悖,现在许多学校依然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注重结果,但忽略了教学过程,大单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表现,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上,过程性的成果难以得到有效的评价和反馈,也限制了大单元教学策略的推广和实施。

三、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多样化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艺术思维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够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如动手实践、讨论交流、角色扮演、能够促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以岭南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五彩纸,变呀变”为例,教师应当在导入环节展示各类五彩纸制作的艺术品图片,如折纸,剪纸,拼贴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简要介绍艺术品的制作方法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思考五彩纸在日常生活的艺术创作中的应用,通过视觉和听觉结合的导入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五彩纸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为后续的学习活动做好准备。接下来教师组织五彩纸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用五彩纸折叠出简单的形状小动物,花朵,星星,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示范,提供详细的步骤说明,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独特的作品。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动手能力,感受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要进一步丰富教学形式,教师应当安排剪纸活动,介绍剪纸艺术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展示精美的剪纸作品,在老师的引导下使用五彩纸和剪刀制作出自己的剪纸作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讲述剪纸的艺术,历史和意义,让学生在创作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手眼协调能力,增强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热爱。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拼贴画创作,让学生利用五彩纸的颜色和形状拼接出一幅完整的画作,如美丽的花园,奇幻的动物世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创意,通过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整个单元的教学活动紧密串联在一起,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掌握了各种制作方法,提升了教学性效果,增强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利用现代技术,拓展美术教育空间

现代化技术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和生动的学习体验。通过现代技术,教师能更好的展示艺术作品,进行互动教学,提供个性化辅导,让学生在数字化的环境中探索和创造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创新思维。

在岭南版美术《大花瓶》的教学中,教师首先组织布置家长在周末陪同孩子参观了深圳市博物馆的“问陶之旅”陶瓷精品展,通过参加展览学生领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了陶瓷艺术的魅力。回到课堂中,教师从展示几种古代常见的花瓶外形入手,引导了学生思考和讨论花瓶的特点,并理解其纹样的美好意义,通过这样的教学导入,学生对该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情感共鸣,接下来教师播放了一段生动有趣的小动画,向学生介绍瓷器的英文单词China,并向学生解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动画的使用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帮助学生轻松的记住了相关的英文词汇。在授课环节,教师设计了拼图游戏,通过递进式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了对称剪纸的技巧,学生在拼图游戏中既体验了合作的乐趣,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了对称和图案设计的原理,在剪纸环节,教师详细示范了对称剪纸的步骤,并提供了多种大花瓶的图案供学生参考和选择,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剪出造型各异的镂空纹样大花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关注了学生的技法掌握,也注重了学生的创意表达和个性的发展。教师在解释花领纹样时结合语文课讲述了纹样背后的故事和寓意,使学生在创作中融入了文化理解,在剪纸环节,教师介绍了几何图形和对称性的数学概念,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学习瓷器英语单词时,通过简单的英语对话和单词游戏,强化了学生的记忆,提升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整堂课以审美感知、文化理解、艺术表现、创意实践为主线,教师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和活动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在课堂上安排了小组讨论,讨论学生在博物馆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增强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了同学间的互动和合作,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提升了艺术表现力,也在跨学科的融合中扩宽了学生的艺术潜能和创新思维,提高课堂效果,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三)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因材施教学宗旨,旨在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个性,每个学生在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学习方式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因此因材施教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美术教育中因材施教十分重要,美术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每个学生的表现都是独特的,通过因材施教,教师能够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以四年级上册美术第一单元“走进民间美术”为例,教师在导入部分通过展示民间艺术作品年画皮影泥塑,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让学生初步感受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观察学生对不同类型民间美术的兴趣,初步了解学生的喜好和特长。接下来教师进行兴趣调查,了解每个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具体兴趣点和已有的相关经验,根据调查的结果每个小组负责一种民间美术形式的学习和创作,对剪纸感兴趣的学生组成剪纸小组,年画感兴趣的组成年画小组,学生更加集中精力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使教学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剪纸小组教师提供剪纸的图案设计的要领以及经典剪纸的范例,对于年画小组介绍年画的制作过程,色彩运用和构图技巧,提供年画作品供学生参考,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尝试不同形式的作品。教师应注重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个性化的反馈和建议,对于在剪纸中表现出色的学生鼓励学生尝试更加复杂和精细的图案设计,对于在年画中色彩运用独特的学生引导他们进行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技巧,通过个性化的指导学生能够克服创作中的困难,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潜力和自信心。

(四)融合跨学科资源,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融合跨学科资源的教学策略,旨在通过整个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的思维能力,在美术教育中跨学科融合,能够将美术与历史,文学,科学,数学学科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理解和应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体验,特别是在小学阶段,通过跨学科的综合学习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岭南版美术三年级上册建筑的童话单元为例,教师首先在导入部分展示一系列世界各地的童话建筑图片,德国的新天鹅堡、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法国的蒙圣米歇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结合建筑背后的童话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建筑与文化,历史故事之间的关系,通过跨学科的导入,让学生感受美术的魅力,了解更多的历史和文化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在初步了解童话建筑后,教师安排一次参观当地具有特色建筑的校外活动,选择一座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建筑,例如古城墙和古街区的特色房屋,让学生亲身体验建筑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次变身建筑设计师的活动,让学生分组活动,设计一座自己心中的建筑,教师提供建筑的基本知识,建筑的结构、材料的选择、色彩的搭配、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设计过程中邀请数学教师介绍一些简单的基础知几何知识对称比例,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理解数学概念,在最后教师组织作品展示和讲解活动,每个小组的学生上台介绍自己设计的图画建筑讲述设计的灵感和创作过程,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还可以安排一次建筑模型制作活动,让学生利用纸板,塑料瓶,粘土,废旧材料制作出立体的图画建筑模型。在制作过程中,教师结合科学课的内容介绍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如建筑的稳定性,结构力学,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科学原理,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制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融合跨学科资源进行大单元教学,能够提升小学美术教育质量,通过合理设计单元教学活动内容,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激发学生创作热情,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获得更多乐趣和成就感。

结语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更好的注重对学生个人能力与学科素养的发展,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更加丰富多彩的美术课。另外,老师们还要把美术教材当作大单元教学的前提条件,把教学内容进行单元整合,这样才能更好地确立美术课堂的教学目的,使学生在获取更多的美术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扩大大单元教学的应用领域。总的来说,教师可以根据所学的内容,借助大单元的优势,引导学生构建一套完整的美术知识体系,通过确立大单元教学目标、创设大单元教学情境等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加专注于美术课,逐渐培养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推动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露.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策略[J]. 三角洲, 2024, (13): 235-237.

[2]周淑娟. 初探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的有效策略[J]. 好家长, 2023, (42): 51-53.

[3]陈越. 借你一双发现生活之美的慧眼——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策略[J]. 读写算, 2023, (26): 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