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后,学前教育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对于部分家长而言,他们所需的“付得起”“距离近”“教得好”的普惠性幼儿园一位难求,也逐渐成为众多年轻父母的“烦心事”。在这一背景下,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群关注学前教育。学前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使幼儿身心获得协调发展,为入小学接受小学阶段的教育做好全面准备。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幼儿园中,大多以幼儿的年龄进行班级分配,将他们分为小班、中班和大班。这种同龄编班的形式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化差异以及社会性发展,与现阶段学前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基于这一方面,教师要着重探讨学前教育中混龄教育模式的应用,将混龄教育落到实处,全面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促进幼儿综合发展。
一、学前教育中实施混龄教育的优势
(一)有利于丰富学前教育组织形态
学前教育是幼儿学习与成长的关键教育阶段,在此阶段开展混龄教育,符合新时代下幼儿教育的发展需求,也对学前教育组织形态的丰富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我国诸多地区,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部分幼儿园的规模还未达到以年龄分班级的标准,全面实施混龄教育,则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能为教师提供专业化的混龄教育指导方式,由教师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年龄特点开展混龄教育,有着极强的实用性,还能有效推动贫困地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混龄教育的环境下,教师会全面关注每一位幼儿的发展情况和兴趣爱好,无关幼儿的整体年龄,并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全身心参与其中,全面提升学前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教育更加符合幼儿发展需求。
(二)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在学前教育阶段,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做好的教育目标。将混龄教育有效地应用于学前教育中,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幼儿各方面能力和认知正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不同年龄的幼儿他们在认知能力、行为习惯、学习基础等方面也有着一定差异性,年龄较大的幼儿相较于年龄较小的幼儿,他们的认知能力往往会更为成熟。在混龄教育中,教师将不同年龄的幼儿集中在一起,能激发幼儿参与兴趣。年龄大的幼儿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分享给年龄较小的幼儿,也可以带领他们一起玩耍、参与多元化的游戏活动,这能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不仅如此,在混龄教育环境下,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活动的实施中,教师可将大儿童与小儿童混合搭配,由大儿童担任组长带领小儿童一起参与学习活动,小儿童可以观察和模仿大儿童的行为表现,学习与之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大儿童也会在整个团队中发挥自身领导作用,不断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管理能力。这种混龄互动可以有效提升教学的质量,还能帮助大小儿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他们的社交技能。
(三)有利于全面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在学前教育阶段实施混龄教育,对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有着极高的要求。这意味着教师不仅要转变传统同龄教育的观念,还应当在混龄教育中创新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构建出适合混龄教育环境下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会主动观察每位幼儿的发展情况,主动与幼儿沟通,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兴趣爱好,并以此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全面满足每一位幼儿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学习能力、教学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与提升。与此同时,在混龄教育中,由于幼儿年龄上的差距,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问题,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定要观察每一位幼儿的学习反应和行为表现,及时了解在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如“大小儿童起争执”“大小儿童愿意一起玩”等,并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方式加以解决,全面提升混龄教育的质量。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临场反应能力也会得到全面发展。
二、幼儿园混龄教育与学前教育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为全面推动混龄教育模式在学前教育中的实践,促进学前教育的高质量改革,为幼儿提供多元化、科学性、自由性的学习环境,做好教师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十分重要。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与实施者,他们自身的教育理念、专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质量。混龄教育不同于同龄教育,其实更加注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强调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的共同学习。这种新型教育模式对教师专业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教师务必做好对这一方面的全方位了解,主动学习,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为混龄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全面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针对这一方面,幼儿园可适当开展教师培训活动,将培训内容设置为与“混龄教育”有关的内容,以线上加线下、理论加实践的培训模式加以实施,让幼儿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安排、学习需求、能力基础参加培训活动,在提高培训活动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幼儿园还需要为不同的教师制定与众不同的专业发展计划,使每一位教师都能了解混龄教育的主要内涵、实施要求、教育目标,以及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鼓励教师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多样化的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学习新的教学思路。为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幼儿园可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会,还可以通过“区域联合”的方式,组织区域内的幼儿园教师共同参与研讨会,分享他们在混龄教育中的心得体会、经典案例,由教师共同学习、思考、总结,让他们在集思广益中实现共同进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运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和教研活动可以有效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使教师全面适应混龄教育,有效推动学前教育的改革创新。
(二)明确学前教育目标,设置混龄教育课程
在教育教学中,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关键前提,所以在学前教育阶段实施混龄教育,明确学前教育目标,设置混龄教育课程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更是推动混龄教育发展的基础保障条件,教师要做好这一方面的充分研究,结合当前学前教育的具体目标设置与之对应的混龄教育课程,全面保障课程内容的实施,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在制定学前教育目标时,要注重教育目标的全面性和可实施性,如教育目标为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语言能力、合作意识等,以确保后期所开展的混龄教育活动能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实施,并使幼儿在完成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达到目标,实现综合能力的发展。在设置混龄教育课程阶段,教师则要基于幼儿的综合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需求,为他们设计与之对应的教学课程,既要保证课程的层次性,也要注重课程内容的多元化、趣味性和互动性,使每一位幼儿都能全身心参与其中,促进幼儿综合发展。
在具体的实施中,教师可通过设定阶段性教育目标为后期混龄教育课程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比如在混龄教育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设置与数学、科学、艺术等领域相关的课程内容,让混龄幼儿进行针对性学习,并逐步达到教育目标。如为他们设计“户外建构”课程,课程实施内容是每一周设置相应的户外建构主题,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定比例的大小儿童,并且为每位组员安排合理的角色,如组长、收集员、搭建员、汇报员等,全面发挥每一位幼儿在活动中的价值,让大儿童以及小儿童意识到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可缺少的,逐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多元化的建构材料搭建与主题有关的物体,如“房屋”“花园”等。这种混龄教育课程的设置与实施能充分发挥混龄教育的优势,让大小儿童在组内“各司其职”,发挥出自己的优点和特点,为团队献出一份力,提高每一位幼儿的参与感,让他们在互动和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在开展混龄教育课程时,教师还要做好对教育目标的全面化评估,了解幼儿在学习中的具体情况,分析大儿童与小儿童的学习表现、互动情况、行为习惯等方面,明确教育目标是否实现,在此基础上适当调整课程内容和活动安排,以动态化的形式提高混龄教育课程质量,满足每一位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混龄教育作为当下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教学模式之一,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在具体的实践中,应当不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明确学前教育目标,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多元化的混龄教育课程和活动,以此推动学前教育的有效改革,为混龄幼儿带来更加精彩、丰富的学习体验,为他们顺利步入小学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梁红蕾.幼儿园混龄教育与学前教育改革探讨[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0, 39(12):3.
[2] 周凤.幼儿园混龄教育与学前教育改革思路探讨[J].电脑乐园, 2020(8):1.
[3] 谢莹.幼儿园混龄教育与学前教育改革探讨[J].文学少年, 2021(4):0156-0156.
[4] 胡琳.混龄教育模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改革中的作用与应用研究[J].教师, 2023(21):81-83.
作者简介:左蓓蓓(1985.10),女, 汉族, 江苏南通人, 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