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学领域引领了一场革命,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占有里程碑式地位,将积极心理取向作为主要倡导内容,将人类的幸福作为研究重点,力求可以促进人类健康发展,创造幸福生活。小学阶段本应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时期,然而随着“内卷”“鸡娃”风潮的卷席,小学生心理压力、学习负担增加,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除此之外,单亲家庭、留守家庭等因素也使学生缺少父母关爱,难以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给学生心理带来了创伤。面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优化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极其必要的,教师应当以积极心理学为核心,制定系统化教育教学体系,改变传统教学流程,为学生健康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
一、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的重要性
(一)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小学生身心发展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小学阶段来自家庭的压力和学业增多,给学生带来了诸多的心理负担。不少家庭教育理念不正确,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认为只有成绩提升才是衡量学生个人能力的唯一指标,并且希望学生在提升课内成绩的同时拥有多项特长,家长为学生报了众多的课外培训班。另外一些单亲家庭或者留守儿童和正常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相比存在敏感、内向、自卑的心理问题,不愿意参与社交活动,和其他同学之间的互动也比较少。面对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利用积极心理学实施健康教育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积极倾向,使其从现有生活中寻找快乐和希望,促使学生形成热爱生活的意识,解决心理健康问题。运用积极心理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调整个人情绪状态,不仅可以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同时也会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克服困难,和同学和谐相处[1]。在小学阶段儿童成长速度极快,情绪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育,积极情绪可以帮助学生积极面对生活,有利于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减轻不良情绪给身体带来的影响。因此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利用积极心理学是保障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阶段所关注的重点教育内容,传统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师按照教材或者大纲要求对学生实施教育,所讲授的知识存在理论化的特点。小学生现阶段尚不能完全吸收心理健康知识,影响了教育效果。积极心理学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提供了明确指向以及扎实理论基础,教师在深入研究积极心理学后会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有效方法,从而改进教育手段,提升心理健康教学效果[2]。积极心理学从优势视角入手对个人心理实施分析,挖掘个人正向素养和能力特长,解决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两个主要问题,符合立德树人教育任务导向,激发了学生内在潜力,促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正确行为意识,构建了优质教育模式。积极心理学也会促使学生将个人成长和社会、家庭、社区等其他外界因素结合,强化了学生价值感,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要求,强化了德育渗透效果。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化路径
(一)营造良好教学环境和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务必要保证教学氛围和谐,拥有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可以在安静、平稳的情绪状态下接受教育,真正吸收和理解教师所讲述的知识。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也可以优化教育生态,推动学生现代化和社会化发展,促使学生形成与他人积极交往的心理,对于学生自我调控能力以及道德素养的提高有着积极影响。
首先,教师应当重视和学生保持平等交流,改变教师和学生原有的角色定位,真正让教师走入学生的生活和心理,让学生能够在舒适的状态下和教师展开沟通,思考教师所讲述的心理健康知识。教师自行调整身份定位会为学生营造平等的沟通交流环境,避免学生认为教师高高在上,不愿意与教师互动。其次,设置温馨的学习氛围[3]。人的心理状态会受到环境和氛围的影响,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绘制与积极心理有关的海报或者书写鼓励自己的标语,将其贴在黑板或者墙壁上,在班级内营造积极的氛围,使学生能够时刻受到激励,不断进行自我鼓励。教师也应重视主动鼓励学生,在学生回答问题或者学习中肯定学生的特长,委婉指出学生的问题,纠正学生思想或者行为偏差,改变以往一味地批评式教育模式,在和谐的氛围中达到师生、生生的互动,让教育于无痕中生达成目标。
(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首先,教师应当拓展教育空间,积极开辟第二学习课堂,对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进行利用。例如,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让学生每个人站到较高的位置对着其他同学喊出自己的理想或者愿望,并邀请家长参与活动课中。这是增进师生、生生、亲子关系的互动模式,学生、家长面对面,促使彼此互相信任,在呐喊过程中心理压力也会随之释放,在理想目标驱使下,不断发挥个人特长和优势去奋斗、努力,从而有效发挥环境对于学生的自我教育[4]。
其次,积极使用游戏教学法。小学生在儿童阶段对于游戏的兴趣爱好较高,教师可以利用这一规律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游戏,促使学生在游戏实践体验中感受保持心理健康状态的意义和必要性,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够避免学生在分享心理问题时的痛苦。如组织“寻找积极的小兔子”,学生参与相关知识问题竞赛、体育项目活动,回答和心理健康有关的题目,完成所要求的体育运动便可获得一个兔子碎片。每个小组以接力的方式完成活动,最终一起拼凑碎片,速度最快的小组为优胜小组。在游戏中学生社交能力、合作能力提升,心理健康知识水平也有所提高。
(三)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评价
心理健康教育评价需要重视对评价主体进行拓展,让学生也参与到教育评价中,使学生自行对心理状态的变化和波动情况进行分析,提升了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5]。学生在做评价中会思考一段时间内个人心理出现的改变,主动开发个体能力特长,思考自己所拥有的积极品质,使学生认识到个人成长定位。家长也需要参与到教育评价活动中,使其认识到孩子心理状态的改变,加强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度。教师根据学生以及家长的评价内容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以及类型,从而制定合适的教育策略,调整教育重点。有效评价可以拉近师生、生生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因为被肯定而发奋努力。
结束语:
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我国未来人才培养有着密切联系,如果学生小学阶段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会使其今后成长受到干扰和影响,长期以往不利于国家持续发展,难以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充分利用积极心理学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勇敢接受挑战。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教师应当重视改变传统教学环境和氛围,优化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方式,切实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求,为学生走向未来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夏瑞芳. 构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关键维度[J]. 教学与管理, 2023, (29): 15-17.
[2]谭龙, 刘勇. 试论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J]. 环境教育, 2023, (09): 80-83.
[3]蒋韵, 秦函, 周稳.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张家界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 34 (15): 272-275.
[4]刘莎. 中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庆南岸实践[J]. 中小学校长, 2023, (07): 25-28.
[5]谢春艳, 孙辉, 罗雅双, 许明飞.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 卫生软科学, 2023, 37 (06): 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