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课堂互动环节中,借助提问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是极为高效的手段。同时,为了确保问答活动能与教材内容紧密相连,并对学生造成正向影响,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精心设计并分析其结构。除此之外,在正式提出问题之前,教师还需要对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有所把握,并根据情况适度调整问题难度,这样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果。
一、小学英语课堂提问方法
(一)激趣式提问
在进行英文授课时,根据各班级以及学生的独特性提出个性化的点评与指导极为关键。如同在介绍新课程内容的过程中,我会采用前面两节课中的图像,构思出一系列问题来引领学生们进入课堂讨论:
T: "Where is the boy?"
S: "He is under the tree."
T: "Where is the rabbit?"
S: "It is behind the tree."
T: "What do you see under the tree?"
S: "There is a flower under the tree."
通过这样的问答,我逐步引导学生使用疑问句:“Is there a flower under the tree?" 并指导学生如何回答:”Yes, there is." 接着,我通过指物提问:"Is there a rabbit behind the tree?" 学生能够回答:"Yes, there is."
该教学方式不单为新授课内容自然地搭建了桥梁,还体现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已知拓展到未知的教育理念,实现了新旧知识的有机融合,为新知点的讲授打下了基础,例如:"Is there a TV in the room?" 这类教学方法不但贴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有效推动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和掌握。
(二)虚拟式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策略性地提出一些开放式问题,激发学生的比较和思考,从而提供全新的视角和思考平台。例如,在三年级的教材中,有一课专门讨论喜好表达。对于问题“Do you like pears? ”,教材并未提供标准答案。学生在观察和思考后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集体讨论。通过比较不同的观点,学生可以学会辨别哪些是合理的,哪些可能存在偏颇,从而认识到正确的思考方式。这样的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同时也锻炼了他们在思维和表达上的连贯性和逻辑性。有时,学生的回答还能为教师提供新的视角,实现教学的互动和互补,确保每个学生的观点都得到展现和尊重。
(三)拈精取要式提问
问题拈得好,可以用一个点,进而带动对整个主题的探讨。例如,在一篇关于“shopping”的文本教学中,教学的焦点句子可能包括:“She is going to the shop. She is going to buy a card. She is at home now. She is writing on the card.” 针对这些重点,可以构思以下问题:“What is Mary's destination? What is her purpose? Where is Mary currently located? What action is Mary undertaking at the moment?” 这些问题的答案直接关联到课程的核心内容。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评估学生对教学重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师可以及时提供补充信息,纠正误解,并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练习,以此来强调教学要点,增强学生的记忆印象。
二、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教学的策略
(一)强化师生情感交流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若学生学习成效未尽人意,往往是由于教师仍受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主导课堂,控制教学节奏和流程,很少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回答的机会。即便提出问题,也往往是教师自问自答,或者提出那些不要求学生真正思考的问题,例如:“Let's study this article today, ok?” 或 者“You must have had a great holiday yesterday, yes?”这类问题简单,缺乏深度,不足以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也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在现代教育环境中,教师需要对提问方式进行调整。例如,可以将“Do you have any ideas for the article you want to study today?”,将第二个问题改成“What did you all do during the holidays?”采取此种变革方式,让学生拥有主导答题的权利,激发他们阐述不同的见解,增进师生沟通,进而提升学生课堂内的活跃度与学习热情,并显著增强学生学习技能与教育成效。
(二)做好课堂提问准备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一点在教学领域亦然。教师在展开教育活动之前,必须进行周详的备课工作,涵盖了备好教学内容、构思课堂互动及优化教学方式。此外,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预测可能遇到的问题,对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至关重要。然而,目前一些小学英语教师可能因为低估了教学难度而忽视了备课的重要性。这种态度可能导致教学中提出的问题缺乏逻辑性和目的性,使学生感到困惑,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在实施问题教学策略之前,教师应进行详尽的问题分析并做好周密的准备。例如,在教授“ my friendS”一课之前,教师可以提前构思一系列问题,旨在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如“Who is he?”“What kind of man is my friend?” 以 及“Why would we be friends?”这些问题不仅帮助学生深化对文章的理解,也促进了他们对人物特质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其次,教师可以围绕教学主题设计一些拓展性问题,如“Who is he?”“What kind of man is my friend?” 以 及“Why would we be friends?”这样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不仅理解文本,而且能够运用英语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表达。
(三)强化问题的目的性及针对性
在引导学生通过课堂提问进行英语学习时,教师应确保问题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以促进学生英语思维的发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一些教师可能认为学生能力有限,因此倾向于自问自答,或者只让学生回答简单的是非问题。这种做法可能限制了学生思维的锻炼,甚至可能导致学生形成被动依赖的心态,因为他们可以不经思考就随意回答。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教师需要调整提问策略。例如,在讨论“family”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避免提问如“Is it just you and mom and dad in your house?”,这样封闭性的问题,而应该提出更开放的问题,如“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Who are they ?”,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地思考和更丰富的语言表达,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能力。同时,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小学英语课堂艺术性提问的注意事项
(一)课堂提问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应基于真实情境,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点,将学生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和任务性学习中的关键语言表达相结合。在语言学习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然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以此实现沟通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目标更加清晰,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愉悦的体验,而非单调乏味的任务,进而提升学习效率。
(二)课堂提问要考虑学生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当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时,他们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思维更加敏捷,并且能够更快地吸收信息。因此,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以信任和鼓励的眼神注视学生,展现出对他们能力的信心。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遇到困难,教师应保持耐心,并通过适当的提示和引导,帮助学生逐步找到答案。这种支持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还能激发他们内心的愉悦感,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堂提问要抓住共鸣点,注重书本知识的拓展性
教师在深入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需要洞察学生的心理特征,包括他们的情感变化和兴趣点。通过与学生的兴趣相契合,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共鸣,进而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促进知识的扩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种基础且关键的师生互动方式。为了提升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应设计问题以帮助学生掌握核心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并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提问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还能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交流中。
结语:在小学英语课堂中,优质的课堂提问能使学生的思维尽情发散,师生间不断交流、互动灵活, 达到教与学的深度统一。教师应尤其关注课堂 提问,通过不断改善课堂提问策略,学会提问、善 于提问,用有效且有趣的提问来激发学生的英语 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使英语课堂教 学走向高效和优质。
参考文献:
[1] 孙英爽 . 基于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策略的几点思考 [J]. 中国校外教育,2018,(21).
[2] 胡芳芳 . 小学英语课堂提问设计的调查研究 [D]. 福 建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