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学美术教育在小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随著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教育也在积极地变革,老师也要与时俱进,在教学方式上有所创新,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努力把民间美术与小学艺术教育相结合,寻求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的途径。
一、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功能分析
(一)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门槛
在小学美术学习中,审美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它也是一种最主要的教学目的,特别是对小学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在这个时候,学生的审美能力将会对他们以后的成长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在小学阶段,学生还没有建立起成熟的辨别能力,在审美欣赏上也没有得到适当的指导,加之他们的自控和认知能力都很差,也就是说,在没有任何引导或干预的情况下,只靠学生自己去接触外界的东西,很难使他们的审美素质得到很好的发展,也不可能提升他们的审美门槛。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而民间美术则是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人们自发地形成的一种美术类型,它体现了这个时代的审美理念,它必须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并且要具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将它运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门槛,培养他们的正面审美理念。
(二)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美术是一门人文类的课程,也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目,它对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有着很高的要求。而且,美术的创作不同于数学,它更多地依赖于学生的创造力。而小学是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最好时期,所以,在这个时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指导他们主动地创造,就显得尤为重要。民间美术是由普通民众自己创造出来的,它是由民众的创造性创造出来的,在这些作品中,有许多都是人们天马行空的想象,例如《泥玩具》,《剪纸中的吉祥纹样》,学习这些民俗艺术,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创意的魅力,领悟创意的美,从而培养出一种创造性的意识。此外,民俗美术的内涵也非常丰富,比如许多图案都具有很深的内涵,不管是从审美角度来看,还是从历史角度来看,都可以显示出民间美术的博大精深,这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民族美术,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三)能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民间美术通常来自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它与民众的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而且,在我国,民间美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许多民间美术作品都是几代人的创造之精华,所以,民间美术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记载了我国历史变迁的东西,它包含着许多的传统文化元素,都是适合于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在对这些艺术作品的深入研究中,学生们可以逐步感受到民间文化的丰富多彩,同时也可以了解到本民族的美好,逐步培养他们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真正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二、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借助民间美术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目的,而民间美术的文化价值包含在众多的民族文化作品中,历经岁月的变迁,其文化底蕴越来越深厚,而且,民俗美术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许多元素在他们的生活中都是非常熟悉的,所以,从民间美术作品出发,可以更方便地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也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比如,剪纸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的民俗美术作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当节日来临的时候,学生们都会在生活中见到家家户户的剪纸,因此,老师们可以从我国的历史渊源开始,来解释剪纸的发展过程,以及剪纸与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的联系,或是向学生们介绍一些知名的民间剪纸艺术家,让他们用比较熟悉的教学内容来提高他们对美术课堂的参与积极性。与此同时,老师也可以给学生们提供一个独立的讨论环节,让他们把自己在生活中所见过的剪纸作品,或是自己制作过的剪纸作品拿出来,跟别的学生一起分享,这样可以增强他们对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好奇,增强他们在美术课上的参与感,在欣赏这些剪纸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升他们的审美门槛和欣赏水平。
(二)组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课堂体验
小学的美术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老师只是着重于理论讲解或美术作品欣赏的教学,势必会减弱学生在美术课上的参与感,也不利于他们的创新和创造力的发展,所以,在美术课中要强化实践环节的设计,是非常必要的。在这一点上,老师们要更加注重艺术的实践,以民俗艺术为切入点,进行特殊的体验,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民俗艺术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丰富他们的课堂经验。比如,泥塑是我国有名的民间美术项目,也是学生们在生活中经常能够看到的美术元素,老师可以通过对有关的作品展览的参观,系统地提升他们对泥塑艺术的认识,然后,老师可以把同学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创作,如果有条件,就请有关的民间泥塑艺术家或者老师对各组的作品进行点评,这样就能让学生们更好地与民间美术的交流,并在实际操作中逐步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既能丰富他们的课堂经验,又能提升他们的艺术素质。
(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理解
就课堂教学来说,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式,尽管民俗美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但在小学美术教科书中却很少被提及,在实践教学中,更多的是由老师自己把它引进到课堂中来,所以,在美术课堂中,老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将极大地影响到民间美术在美术课堂中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心理发展规律、兴趣特征、美术课堂的教学目的,来挑选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例如,讨论法是一种增强课堂气氛、增强学生思维深度的教学方式,它要求学生对民俗美术有一定的认识,而演示法把民间美术作品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更有利于学生的欣赏和分析。这两种方式单独使用,都会让美术课堂显得更加的不平衡,所以,老师们可以把这两种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们播放有关民俗艺术的照片和录像,并将其制作的过程用录像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对民间美术作品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进行探讨和分析,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民间美术的了解,还可以在教学方式上的改变给美术课堂带来更多的乐趣。
(四)提高审美水平
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水平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审美教育,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每个人的审美最初都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概念,但由于生活环境和经历的人和事各不相同,因此,在小学的美术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的年纪都很小,他们的生活环境也很简单,他们的生活经验也很少,因此他们的审美观念并不是很强,此时,美术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审美水平,对学生的审美水平起到积极而有效的作用。而民俗美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功能,就是具有较强的审美观赏性,随着学生的了解与学习,大众对“美”的认识,以及各个时期的审美观,也在不断的发展中,民俗美术将其很好的表现了出来,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体会到其所表达的感情与美。
(五)赏析民间美术
要了解民俗美术,首先要在课堂上把学生带入到美术的世界中,然后在课堂上引入折纸、剪福字等有关的民间美术作品。在持续的欣赏和了解中,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让他们从根本上去接触,在与老师的接触中,他们能够在持续的观察和观察中,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通过对作品的持续了解和持续的作品欣赏,使学生既能掌握美术方面的知识,又能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艺术的学习,并不是单纯的将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更重要的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整体美感和鉴赏能力,并且在欣赏艺术品的时候,还可以欣赏到作者的感情。比如,在民间广泛传播的皮影艺术,老师在讲述皮影的时候,可以用多媒体装置给同学们放映一段皮影戏的片断,然后让他们在讨论中说出自己所看到的皮影的特征和特点。通过使用有关的教学方法和器材,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也可以让学生喜欢上美术这门课程。
总结:民俗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美术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对民间美术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明白它的意义和价值,同时,还要对各种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有所了解。美术老师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个性特征出发,并与教学中的教材内容相结合,选择合适的课程方式,才能更好地发挥民间美术作品的功能,充分发挥其在小学美术教育课程中的重要价值,从而更好地提升美术教师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艳.就地取材,让民间美术资源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22,(09):180-181.
[2]谭德芝.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华夏教师,2022,(08):94-96.
[3]潘志洁.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策略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2,(03):152-153.
[4]石剑青.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2,(08):119.
[5]刘颖.小学美术教育中民间美术教学的运用研究[J].艺术评鉴,2020(08):141-142.
[6]毛盾.试析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民间美术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9(18):132-133.
[7]刘俊彤.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风景名胜,2018(0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