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规则意识和注意力培养策略摭谈
邹群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邹群,. 幼儿规则意识和注意力培养策略摭谈[J]. 国际教育论坛,20233. DOI:.
摘要: 幼儿期是萌生规则意识和形成初步规则的重要时期,也是注意力培养的初始阶段。培养幼兒规则意识和注意力,要结合幼儿一日生活,建立常规,树立幼儿规则意识;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加强注意力,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入手,老师和家长有效配合,利用孩子的各个年龄段的特点,抓住机会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关键词: 学前教育;规则意识;注意力 培养策略
DOI:
基金资助:

幼儿阶段是其规则意识和注意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幼儿教育中,规则就是其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规则意识的培养是幼儿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关键在于要让孩子自觉将规矩作为一种行为规范,而不是用规则对孩子进行强制性的灌输与约束。注意力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孩子若没有足够的注意力,就会影响他的学习品质和学习效果。有效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会提高孩子的学习品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毅力。在学前教育中,孩子规则意识的形成,注意力的培养,对其进入义务教育阶段,甚至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如何才能逐渐提高孩子的规则意识和注意力呢?

一、利用情景教学培养孩子们的规则意识

布鲁纳曾经说过:"任何教学形式都没有情景教学来得直观、深刻"。的确,情景化的教学方式对低龄幼儿尤为重要。因为具有一定情景且趣味性强,让孩子迅速进入境界,进入角色,既有可感性,加深记忆,同时又可提升运动兴趣。良好的情绪体验,规则的自觉执行,更好的激发幼儿对体育的兴趣。我们在对幼儿实施一项教育时总是让幼儿先懂得为什么需要这一条规则,它带来了哪些益处,它与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在教会孩子们如何遵守交通规则这方面,我们就可以将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看到的情景转移到幼儿的课堂教学中,这样就能极大地调动了孩子积极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如一个调皮的小学生在马路上又蹦又跳,在他左顾右盼之后横冲直撞地向马路对面跑去,只听一声急刹车,调皮的小学生险些被撞伤。这样的情景会给孩子深刻的印象,这时教师在一边问孩子们,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然后让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想法,以及我们以后该怎么去做。

二、让幼儿自己制定行为规则

教师应该创新制定规则的方法,让规则既合理又有效,能够赢得幼儿的支持。不合理的规则不仅不能约束幼儿的行为,而且会适得其反,使幼儿产生抵触心理。所以,制定规则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参与进来,大家共同交流和商讨。由于参与了规则制定过程,幼儿就会产生成就感,很容易接纳和遵守这些规则。

在幼儿刚入学时,班级的基本规则就应该制定出来。例如,教师可给幼儿们分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和制定班级日常管理规则。在规则实施过程中,幼儿和教师可以对规则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例如,除了要遵守"取材料应排队"这一规则外,幼儿在做手工过程中可能会缺少某种材料,因此还要设立"材料共享"规则。这样制定的规则,更容易被幼儿接受。即使有幼儿无意中违反了规则,反应过来后也会及时改正。这种设立规则的方式既提前明确了要求,又能让幼儿体会到如果要达到预期目标,做成某件事情,就必须遵守规则。这样,不仅能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还能增强幼儿的意志力,使幼儿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三、利用肢体引导幼儿接受规则

肢体语言在成人的交流中占据着重要的部分,同样,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代替语言沟通。这样的方式简单而且形象具体,很容易激发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老师们的一些手势都可以达到让孩子们遵守规则的效果。比如,将右手垂直地顶在左手的掌心,表示暂停的意思,可以让小朋友们自发地停下来;又如,将食指轻轻地放在嘴巴上,表示安静的意思,可以让小朋友们自然地安静下来。当然,这样的方式要通过鼓励或者小小的"惩罚"来促进效果的達成。例如,看到这些手势就主动自觉遵守规则的小孩子,老师们可以通过口头表扬的方式去鼓励他们,对于没有遵守规则的小朋友们,老师则轻轻地摇头,严肃地告诉他们这样不可以。这样一来,让小朋友们能够自发的从心里认同规则,并且主动去学习遵守规则。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去感染小朋友们。例如,小朋友们在安静地看书的时候,老师如果要进教室,可以选择走路轻轻地、拿书轻拿轻放等等,以此来感染那些在打闹的小孩子们,让他们明白看书学习的时候要保持安静的道理。老师通过肢体动作语言,为小朋友们提供了形象又具体的行为准则,让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懂得遵守规则的道理。

四、利用孩子好奇心,培养注意力

通过我多年在学前教育中的观察与实践,新鲜的、富于运动的事物最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力。如会跳的青蛙,会跑的小汽车,会唱歌的布娃娃等。这些玩具大多数情况下都能调动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我在上课时根据孩子们的这一特点,在教室内摆上一些玩具,让每个孩子只挑选一种玩具玩,同时要求他们能说出玩具各个部位的名称,如指着布娃娃让孩子说出布娃娃的手、脚、腿、胳膊等身体的各个部位,既让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又使孩子们在指认具体部位时注意力高度集中。这一方法对幼儿小班的孩子特别管用,采取这种方式也最有效,也最能培养孩子们的注意力。家长们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注意力,可以带孩子去公园或是到野外,让他们看一些从来没有看到过的花草及其他新鲜的事物,耐心细致地给他们讲解,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去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注意力。

五、利用孩子兴趣,培养注意力

我们成年人在做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时,总是会很投入,感觉时间过得飞快。孩子们也一样,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时,也会专心致志,有时会忘记周围的一切。如果这时候别人打扰或者让其中断,往往会对他们造成一定的伤害,个别孩子会兴意未尽,可能会一反常态的哭闹,这样做不但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还不利于今后的学习。年轻老师在给孩子们上课时要特别留意这一点,在孩子们专注于某一件事时,不能去打扰他们。如我在上幼儿大班的一节室外课时,有两位孩子在一个蚂蚁洞前撒面包屑,撒上一点被蚂蚁拖走了,再撒上一点又被拖走了……他们玩得是那么的专注,以至于上课铃响了,他们都没有听到。这时我没有强求把他们叫回教室,而是特意留他们在外面多玩了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他们发现其他的同伴都不见了,才意识到上课了,急忙跑回了教室。我望着他们俩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呀?”其中一位孩子说:“老师,我发现蚂蚁的力气好大,那么大的一块面包,被它拖走了,真了不起!”另一位孩子说:“老师,我发现蚂蚁在用头上的两对角在说话。”我惊呆了,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有了这样的发现是很了不起的,比我上课教他们关于蚂蚁的歌谣好多了。孩子们对事物的兴趣越浓厚,其注意力越集中,家长们应培养孩子们广泛的兴趣爱好,以此为媒介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六、家园共育,强化教育规则意识和注意力培养 

以往幼儿各方面教育中,家园共育的一致性为教育中的重点之一,此类教育模式的要点即为家长与园区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要求一致,同时针对幼儿特性将相关规律做出转变,如幼儿较为遵守规则,可适当放宽要求,同时给予幼儿更多奖励;反之若幼儿遵守规则能力较差,则适当对其进行约束。强化型教育即指对幼儿正确行为模式进行强化(如鼓励、奖励、肯定等正面强化),使幼儿意识到做正确的行为会得到奖励,根据以往教育经验分析,强化越及时,则幼儿遵守规则、规则意识的形成效果越好,反之则较差。此方面中可根据幼儿特点进行相关规则的阶段性规定,若幼儿一段时间内遵守规则,无违反现象,则提高奖励,将规定时间延长,若幼儿完成目标,奖励进一步提升,规定时间延长。此类方式中需注重奖励形式与奖励方式,奖励过程中应向幼儿说明为何奖励,使幼儿明白"遵守规则即会受到奖励",于期待奖励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培养规则意识。

建立规则意识与社会生活有紧密联系,规则意识的培养能让幼儿较好的适应周围环境。遵守这些基本行为准则,才能确保我们的孩子拥有健康有序的生活,也是开展其他教育活动的前提保障。培养孩子的注意力的方法有好多种,其具体操作也不尽相同,在学校老师应该努力去培养孩子们的注意力,在家庭中家长应该配合老师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只要这样努力去做了,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参考文献:

[1]申世平. 学前教育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 2018(28).

[2]谢旋. 从规则与自由的辩证关系谈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J]. 基础教育研究, 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