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融合信息技术虚拟化教学实践研究
梁经波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梁经波,. 小学科学课程融合信息技术虚拟化教学实践研究[J]. 国际教育论坛,20239. DOI:.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广泛应用,逐渐融入到教育领域,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并且还能够实现虚拟化教学,丰富了课堂教学方式,提高了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小学科学课程融合信息技术虚拟化教学实践进行研究,首先探讨信息技术融入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的意义,然后分析小学科学课程融合信息技术虚拟化教学实践,希望通过文章探讨能够为其他小学科学教师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小学科学;信息技术;融合
DOI:
基金资助:

前言:科学学科主要是研究自然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人类思维、自然界等方面的复杂性。在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变成了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生从中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图片等深入探索科学知识,拓展学生的眼界,从而获得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扎实掌握科学知识。下面笔者就针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信息技术融入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在科技发展过程中,传统教学方式逐渐被淘汰,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教师通过灵活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并让学生从中获得良好学习体验[1]。自从互联网诞生与普及以后,改变了学生和学校两者间的界限,学生通过网络可以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学生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网络学习平台中按照“课前指导”预习,再利用“活动广场”展开实际操作,例如可以观看其他同学完成的学习任务,以便可以对学习的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由此能够看出,信息技术有效改善了以往的学习模式,学生的学习不会再受到时空的限制,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AR技术,将此项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时不再受限于客观条件,通过利用AR技术便能够进行知识探究,使其拥有良好的学习效果,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二)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小学生通常情况下只能够在较短的时间中集中注意力学习,然而传统教学方式主要是依赖于口头讲解的方式,欠缺趣味性,小学生难以长时间保持较高的注意力,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则能够为课堂教学增添乐趣,吸引小学生的目光,使其可以长时间保持注意力,从而理解与学习知识。由于小学生本身具有的特点,通常非常喜欢充满活力的事物,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画,让课堂充满活力,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图画的辅助还利于小学生理解与学习。将媒体工具融入小学科学教学中,能够为学生创造出拥有一定挑战性的实验环境,激发出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可以自主展开科学探索[2]。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能够为学生打造出具有趣味性的游戏氛围,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设计各种游戏活动,让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活跃,促使学生可以对相关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掌握更多科学知识,使其课堂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明显提升。

(三)有利于实现知识可视化

科学学科中很多知识都是十分抽象的,虽然能够通过采取有效方法总结出相应的结论,然而学生却难以对知识内涵有一个准确理解,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便于小学生的理解与学习。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播放微视频,直观体会到粒子的运动、月食变化过程等等,使其可以对科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能够让学生更加准确与快速的对各种实验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有利于小学科学教学工作的展开[3]。另外,学生通过利用数字信息系统能够有效利用电子探测器,对各种科学现象加以解释,并做好相关实验研究工作。课堂教学是受时间限制的,教师一般情况下只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完成一次演示实验,如此则容易造成学生难以准确理解这些知识,对学生学习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如果想要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前先录制微课堂,以供学生反复进行观看,熟悉实验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打破以往教学难点,使得学生了解更多有关于科学方面的知识,同时强化学生动作操作能力。

二、小学科学课程融合信息技术虚拟化教学实践分析

(一)利用信息技术做好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对课堂导入给予重视,通过课堂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心求知欲望,使其可以积极投入课堂教学。小学科学教育主要是利用问题展开科学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认真分析与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堂导入视频,在视频中提出问题,利用问题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学习与探究的兴趣[4]。例如,对《谁先迎来黎明》进行教学时,教师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教学课件,并在课堂导入环节播放,如视频中先向小学生介绍了黎明的概念以及黎明形成的简单概念,然后选择北京与重庆两个地点,让小学生猜一猜哪个城市会率先迎来黎明。通过此种方式进行课堂导入,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兴趣以及知识探究欲望,并且还让课堂教学气氛变得更加活跃,提高了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趣味性,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展开打下了良好基础。因此,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科学课堂导入环节中展开虚拟化教学,相较于以往直接进入课堂教学或是通过简单的语言导入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是按照教材中的内容逐一讲解,由于部分教学内容超出了现实生活,小学生在理解时较为困难,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则能够改善此种情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形式较多,视频、动画便是其中之一,通过视频、动画的形式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说明,扩展了教学范围,学生能够从中高效完成学习任务[5]。例如,对《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进行教学时,此部分内容已经超越了现实生活,为了能够让小学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深刻理解,教师应在课前通过互联网搜集此方面的视频素材,再将视频播放给学生,给小学生带来更加直观的感受。而且,视频中的内容不仅更加生动,还有清晰的配音进行解释说明,帮助小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促使其扎实掌握科学知识。由于视频、动画的应用,让教学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改变以往只局限于教材内容的情况,如此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还拓展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与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展开实践教学

科学相较于其他学科通常需要展开更多实验,通过实验观察事物的发展规律,然而由于部分实验本身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此时便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展开实验,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模拟实验操作,不仅可以训练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而且还能够规避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保护小学生的人身安全。在小学学校中通常都建设了网络一体化教室,可将当作是实验教学基地,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带领学生在网络一体化教室中完成科学实验,从而学习科学知识[6]。例如,实验中需要操作酒精灯,由于班级内学生人数过多,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时不可避免会在监管环节存在欠缺,再加上小学生在实际操作时容易出现失误,极易导致发生火灾事故,威胁了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展开虚拟化实践教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虚拟实验,既满足了实验教学的需求,也保障了学生的安全,并从中学习与掌握了科学理论与知识。

总结:总之,小学科学是帮助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学科,应加强课堂教学,促使学生能够有效完成相关知识与内容的学习。为了能够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水平,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虚拟化教学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文章对于小学科学课程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虚拟化教学实践,主要是从做好课堂导入、丰富教学内容、展开实践教学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小学科学教学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灿娟.小学科学课程融合信息技术虚拟化教学实践研究[J].天津教育, 2023(11):50-52.

[2] 江越.小学科学课程融合信息技术虚拟化教学实践研究[J].读与写:上旬, 2021(8):1.

[3] 胡丹.虚拟现实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的探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 000(006):901-902.

[4] 李建生.小学科学课结合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教学的应用研究——以信息技术辅助系统教学评价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 2018(13):174-175.

[5] 张婷.浅谈虚拟现实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文渊(小学版), 2020, 000(007):290.

[6] 江越.小学科学课程融合信息技术虚拟化教学实践研究[J].读与写(教师), 2021, 000(008):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