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教育领域的发展,坚持教育的首要使命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这一理念已成为引领高等教育改革与进步的明灯。"修德育人"不仅被提升为高等学府培育人才的中心理念和首要任务,而且已深入人心,成为塑造未来社会栋梁的关键。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大会上所做的指导性发言,更是为高等教育界明确了培养目标、教育方式和服务对象这三大教育根本性问题的解答,指出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其思想道德的建设。这一方针不仅确立了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强调了在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责任和使命,即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优秀人才,促进国家的持续发展与繁荣。
1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方位发展观强调了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其中,“德”的培养被视为人的全面成长的核心和引领。在这个信息泛滥、文化多样、价值观碎片化的现代社会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正经历着人生关键的成长阶段。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充满了复杂思想流派、海量的真假信息、多样的文化形态以及各种价值观念的世界,这不仅使得他们在价值判断上感到犹豫不决,心灵也遭遇迷茫和挑战,有时甚至质疑长期以来所推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准确性,从而对力争成为具备道德、知识、体质、审美和劳动能力的“四有”新时代人才的目标产生动摇。因此,加强德育工作,通过引导、教育和培养来强化道德素质,不仅是高等职业院校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未来领导者的基础,也是贯彻“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核心所在。这一过程对于激励学生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成为能够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进一步而言,培养和强化道德品质,对于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生思想政治领导权的稳固和把握是极其关键的。在这个全球性的重大变革时代,一个充满多极化、变化快速和多样性的世界正为中国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与挑战;因此,在高职院校中推进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对学生实现个人价值、成就理想生活不可或缺。“德”构成了个体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我们应当从日常小事做起,通过不懈努力在道德修养上下功夫,为个人生命旅程奠定坚实的基石,努力塑造自我成为充满爱心、品德和情感的个体。这每一个观点都深刻表明,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实现自我完善,成就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的基础和关键。“品德和才能兼备才是最佳状态,缺乏才能但有品德可以接受,两者皆缺则彻底失败,而才能出众却无品德则极为危险。”这些观念不仅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了成长的方向,也明确了培养有德才的社会成员的重要性。将德性和才能并重视为高标准,把拥有德性但缺乏才能看作是次选,认为既缺德性又缺才能为不合格,而才华横溢却缺少德性则被视为潜在威胁。每位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学生都是经过学校精细培育与雕琢的产品。仅有坚守“培养德性”的教育信念,积极倡导“弘扬高尚道德”、“维护社会公德”和“严于律己的私德”等观念,才能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过程不仅强调了高职院校在学生教育中的责任和使命,也凸显了在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的同时,还需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智能的提升,以期达到人格与才能的和谐统一,造就既有道德修养又有专业能力的优秀人才。
2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的实现路径和机制
2.1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高职院校“三全育人”体系
教育的根本在于“德”,即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方向,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生命线”贯穿于学生教育成长的全过程。高职院校建设“三全教育”体系,是落实育人育人的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高职院校教育全过程的重要举措。“三全育人”内在要求,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提升育人实效。当前,高职教育受到多元的社会思潮和文化思想的冲击,育人工作正发生深刻转变。例如,在育人实践中,高职院校过度依赖辅导员队伍和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模糊了其它主体的育人职责。特别是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企业带教师傅无法肩负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导致在落实全员育人上重视教育管理而轻视育人参与。其次,除课堂教学外,缺乏有效的育人载体与育人方式,难以形成有效的协同育人机制,导致在落实全过程育人中重视教师教学质量而轻视学生技术培养过程。最后,碍于育人理念滞后、协作意识不高、实践途径欠缺,难以整合包括企业在内的各方资源、转变育人模式和创新育人方法,导致在落实全方位育人上重视各施其职而轻视发挥协同效应。在新形势下,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是对落实“三全育人”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和创新探索,解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在供给侧存在的新问题适应需求侧面临的新变化。学生社区建设模式应聚焦于“深化党的建设、紧密师生关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保持匠人精神”的核心要素,这不仅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在文化培养与产学研结合方面的独特优势。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协作,实现党的思想建设在实践中的深入;同时,通过创建与行业紧密相关的专业学院,利用科学研究驱动创新和人才培养;强化学校与企业在培养过程中的合作,将工匠精神和劳动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内容。这种模式不只让工匠精神变得更加可见和具体,而且通过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教育院系,以研究和创新为引擎,推动教育模式的革新;紧抓校企之间的协作,以培育拥有工匠精神和良好劳动习惯的学生为目标,展现了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深厚实力和特色。[1]。
2.2学生管理运用“网格化”模式
高效的学生管理策略是营造良好德育环境的关键支撑。采用应急响应或拉锯战式的管理手段往往会导致学校与学生之间产生隔阂,这种方式既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会令教师感到无奈和心痛,结果往往是既缺乏规则又难以取得实效。有效的管理应当建立在理解和沟通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一个包容、互信的学习环境,不仅可以缩小师生间的距离,还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促进其积极参与和自我管理,这样的策略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对高等职业院校中学习与生活习惯存在的挑战,学校需首先明确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核心宗旨,设定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标,并接纳创新的管理理念。通过优化组织结构、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明确具体的管理目标来实施。将思想道德教育、文明礼仪、宿舍环境、课堂秩序等作为管理工作的关键内容和改进方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角色转变为指导和监督者,学生则参与到管理和评估中,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确保通过日常、持续的管理措施来维护和促进积极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这样的管理模式不仅提升了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还促进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
2.3坚持“以体健人”,着力构建完善的体育工作体系
注重体育教学的重要性,确保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分别完成108和144学时的体育课程要求。不断更新体育及健康教学大纲,提供17种包括球类和非球类项目的体育活动选项,并根据需要调整课程设置。积极引入太极、八段锦、各类棋艺及富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进入教学和竞技领域,旨在提升文化自信心,帮助学生塑造坚韧不拔、勇于自强的新时代青年形象。通过推广传统武术,加强文化遗产的传承,实施“武术进校园”计划,强调武术教育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重点发展体育教学,完成专业和学士学位体育课程的标准学时,分别为108小时和144小时。优化体育与健康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活动选择,包括17类球类与非球类项目,并按需更新课程内容。通过融入太极、八段锦、棋艺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游戏到教学和比赛中,强化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具有新时代特质的青年代表。积极推进传统体育项目,特别是武术,通过“武术进校园”计划,加深对国家文脉的理解和传承。建立完善的体育竞技和人才发展体系,优化学生的体育锻炼计划,把学生参与的校外体育活动整合到体育教学和训练中,以确保与体育课程内容的无缝对接。承诺每年举办不少于10项的校级体育比赛,同时保证每年参与不少于10项的市级体育赛事。强化体育竞赛及人才培育框架,改善学生体育练习机制,纳入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进入正规的体育教育和训练之中,保障活动与体育课程教学紧密相连。确保年度内至少组织10场全校范围的体育比赛,及每年至少加入10场市级别的体育竞赛。通过优化体育比赛和人才培养结构,完善学生体育训练体系,将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融入到体育教育训练中,实现与体育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保证每年至少举行10次校内全面体育比赛,并参与至少10项市级体育赛事。
2.4坚持“以劳塑人”,着力构建完善的劳育工作体系
调整课程结构,确保劳动教育成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一部分,为学生设置至少16学时的劳动教育必修课。将劳动教育全面融入基础公共课程体系中,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的观点、劳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的理解和认知。构建以实践为核心的劳动教育体系,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发展、校园生活乃至社会参与紧密相连,以此来扩展劳动经验,增强劳动技能,并加深学生对劳动价值的领悟。通过引入劳动素质学分制度,把劳动素质学分计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估体系中。设立专门的劳动月,安排丰富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每年至少组织4次,以确保劳动教育惠及所有学生。重塑课程体系,把劳动教育纳入到培养计划中,确保设立不低于16学时的专门劳动教育课程。全方位融合劳动教育进公共教育课程,深化学生对马克思劳动理论及劳动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发展以实际操作为主的劳动教育体验,结合学生日常生活、校园文化以及社会实践,旨在拓宽劳动经历,提升劳动技巧,深入理解劳动的价值意义。实行劳动素质学分制,将之作为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环。举办劳动月活动,通过每年至少四次的劳动实践活动,实现对全体学生劳动教育的全面涵盖[4]。
2.5以校企合作为桥梁,深化产教融合和共建高水平实训基地
“树人”的要求是培养既能适应行业和行业发展需要,又能满足企业和岗位要求的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专业能力形成规律,从人才培养源头出发,以校企合作为人才培养主线,深化产教融合和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调动行业、企业的资本、技术、设施、设备等要素参与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当中,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满足“树人”的要求。其中,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产教融合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以对接产业发展为先导、以培养技术技能为基础的,打破产业与教育藩篱的合作育人模式,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交融性,是校企合作的高级阶段,也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技术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培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实训基地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对学生实操技术的训练与职业技能的养成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设和打造高水平的实训基地,是深化产教融合的有益举措。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可从多个层面着手:政府层面上,加大政策的引导作用和扶持力度,充分调动行业、企业作为办学主体的自觉性以及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为社会力量和企业资本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提供政策保障。学校层面上,发挥教学与师资优势,为实训基地提供土地、师资、管理、营运等支持,并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实训教材、建设教学信息资源库等多方面丰富和完善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发挥实践教学的育人实效。企业层面上,针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紧缺的领域,通过共享技术和设备资源,参与共建实训基地,发挥多元主体育人优势,营造与高职院校同气连枝并形成命运共同体的办学氛围。实训基地层面上,在基地规划、管理、营运等方面,探索创新运营模式,发挥培养应用型人才功能和实践教学作用的同时,通过提供职业技能等级认证、企业员工再培训等项目,拓展其认证培训和社会服务的功能[5]。
结束语
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高职院校一方面需要把握职业教育规律和专业能力形成规律,坚持道德技能相结合,培养具有职业素质、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熟练工匠和技工;另一方面需要廓清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高职院校“三全育人”体系、学生管理运用“网格化”模式、坚持“以劳塑人”,着力构建完善的劳育工作体系等多方面,引入行业与企业资本、技术设备等要素参与办学,共同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培养崇德强技的能工巧匠与大国工匠。
【基金项目】广西柳州市2022年度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的实现路径和机制研究(2022ZJA026)
参考文献:
[1]李淑芳.高职教育管理中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策略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22(05):120-122.
[2]郭鑫.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良好师生关系探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5):13-15.
[3]陈强.立德树人视阈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大视野,2019(05):35-38.
[4]葛海河,李雪,张春艳.高职院校艺体文化建设的作用与发展路径初探[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06):115-116.
[5]彭建华,汤灵.新时代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实现路径研究[J].知识经济,2018(21):130-131.
【作者简介】 刘永红(1977—),女,广西柳州人,硕士,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市场营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