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策略
邓旭东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邓旭东,. 探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策略[J]. 现代物理学报,2021.5. DOI:10.12721/ccn.2021.157054.
摘要: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物理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物理教学中应该重视实验这一部分,如果教师只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导学生,教学效果不容易达到预期的理想值。以物理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物理;物理实验
DOI:10.12721/ccn.2021.157054
基金资助: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好奇心较重,对未知事物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将物理实验与物理知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感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感官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丰富初中物理课堂内容,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一、目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一)教师的实验教学意识相对较弱

范性稍强大部分物理教学过程中未能够真正实施实验教学,主要是由于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存在少许的危险性以及复杂性,这一因素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忽略了让学生自主实验,因而教学时更多的是由教师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在旁观看,导致实验的示范性较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未得到有效的训练,且这样的教学并不能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物理形态过程。

(二)教学方式较少,相对单一

在对以往物理课堂的观察中不难发现,教学过程普遍是以教师讲述教材内容,进而为学生展现实验效果,与学生的互动相对较少,往往是学生以听讲为主要学习模式,但是否真的掌握了教材内容则无从得知。除此之外,物理的学习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学科的重要性相比语文、数学、英语等较弱,且课程的设置相对较少,因而教师仍未采用更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方式停滞性较长。

(三)实验设备及设施相对缺乏,不够完善

由于校园内的实验设施及设备等并不完善,教学所需的实验器材往往无法完整地组建起来,进而导致实验课程不能有效进行下去。对此,教师应当积极向学校反映此类情况,学校也应当对于学生的实验教学加强重视,对教学过程中缺少的实验器材进行补充,从而为学生的实验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通过实验触发学生思维

物理是典型的理科类学科,初中物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思维性,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初中物理教师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验演示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学生的思维随实验的展开得到锻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感官发现问题,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发展。例如,学生在学习“力”的相关知识时,初中物理教师需要通过创设科学高效的演示实验,加深学生对“力”的概念理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视频中一个人在游泳池中游泳,教师根据视频内容提问学生:“游泳池中,人用手和脚向后划水,为什么就能前进?”通过提问,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学生积极讨论时,教师再通过多媒体演示人在游泳时手和脚,以及水之间产生的作用力,引导学生从该物理现象中归纳、概括出“力”的物理概念以及运动规律———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和脚对水产生一个向后的力的作用,同时,水也给手和脚一个向前的力。假设手和脚给水的力为 F,那么水给手和脚的力就是 - F,“-”代表反方向。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触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通过实验体现学生地位

实验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自发参与实验活动中。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发现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这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感官协作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意识,使学生以良好的态度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教师需要通过实验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学习“欧姆定律”这一内容时,教师先示范实验操作,当学生注意力集中后,再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电压与电阻的关系,即 U= I×R。当学生理解了在电流不变的情况下电阻不受电压影响后,继续利用实验加深学生印象,帮助学生掌握。训练学生连接电路和使用电压表、电流表的技能,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将实验教学与初中物理知识结合在一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而且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有效锻炼了实验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判断能力,主观能动性也得到了体现,学生的物理综合素养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动手实验,从实验中得出正确结论,寻找物体规律,又通过不断训练,夯实学生的物理基础,学生的实际物理运用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多媒体应用

在现代社会环境下,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教学设备的进步,多媒体设备已广泛应用于教学中,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其优势作用,比如影视功能、音像功能、三维动画效果等,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并通过其具体画面的展示,让学生观察实验操作的正确过程,为学生的实验学习提供引导与帮助。例如,讲解八年级上册第五章“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影视功能为学生播放光的反射现象,进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使学生在具体实验时有了明确的方向。

(四)小组合作

在实验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并不是简单的合作即可,而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针对同一个实验共同操作并展开讨论与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效果。也就是说,实验内容依据教材的设计而变化,并不是所有的实验都可以由一人完成,事实上,大部分实验都是需要多人共同进行并探究才能完成,因此,针对这部分实验内容,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从而在提高实验效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例如,讲解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实验探究生活中的透镜,比如眼镜设计的原理等。

除此之外,在现代化教育理念以全面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社会环境下,教师对于学生的考核评价制度也应当给予一定的改善,综合且多方面地评价学生的能力与水平,补充与完善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评价体制应当以其实验学习过程为主要评价方向,这是由于在实验的过程中能够体现出学生的综合素养,比如团队协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思维拓展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由此可以看出,其能够多方面地展现出学生的学习状态,因而对于学生的评价也能够综合性地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对于这部分的过程评价也应当纳人教学评价中,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使教学过程也能够达到良好的教育成果。

总而言之,将实验融入课堂中,对于初中物理教学具有很大的作用,以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提问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可以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物理规律。除此之外,实验教学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中较为抽象的内容,将重点以及难点的困惑通过实验过程更加直观地体现出来,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邢长福,杨柳青。 初中物理实验器材生活化探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09):115-116+119。

[2]陈扬清。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J]。 教育教学论坛,2016(02):254-25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