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杨宁娟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杨宁娟,. 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物理学报,2021.7. DOI:10.12721/ccn.2021.157077.
摘要: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中,合作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合作学习这种形式历史较短,但是其内涵发展却越来越丰富,它的意义和优势也不断地凸显出来,在其与物理实验教学的结合中,形式也越来越丰富。
关键词: 初中物理;合作学习;实验教学;应用
DOI:10.12721/ccn.2021.157077
基金资助:

教师的有效引导对整个物理实验教学环节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同时也直接决定着实验结果的成效。除了教师的引导以外,学生之间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的相互协作对整个实验效果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现阶段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除了注重自身的执教方法以外,还需要对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学习做出相应的重视,通过引导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学会合作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有效的保障,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物理实验学习的积极性。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体

物理实验教学的意义是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而学会其中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活动。比如说,在“额定电功率”的实操实验中,教师分配任务后注意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再针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的操作和有疑惑的地方进行解说,然后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演示,这样可以规避形式化的教学的出现,影响了最后的教学效果[1]。在最后进行实验成果展示时,通过对节能灯额定电功率的实验交流,加深学生实验印象的同时也听取别人的方法,去吸取经验,再结合自己来提高自身修养。

(二)教师与学生平等参与

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要转变传统教学的观念,平等地参与其中,以引领者的身份融入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去,和学生平等交流,减轻学生对教师的畏惧,营造出一种很放松的实验氛围,是进行物理实验的基础。这样可以释放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积极提出疑问并且主动要求教师去评价实验。

(三)分组实验合理化

划分小组是合作学习最重要的形式。想要用合作学习的方法来提升学习效果就要保证分组的客观性和合理性。在分组实验中,四个人为一组是最优的选择,人数太少,不能保证实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人数过多,会导致任务分配不均,有部分人浑水摸鱼。当然在分组后,在组内也可以两两拆分互相合作,两个人完成一个部分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的能力和学习能力[2]。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组内成员的安排,尽量小组内的成员可以互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从而达到分组学习的目的。

二、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在实验中开展趣味性的合作学习

老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时,可从学生的生活角度出发,设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物理实验,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快速掌握物理实验方法和物理原理。例如,在学习“液体内部的压强”这一课时,老师在实验前可先为学生展示“吸管吸起纸屑”的实验,此次实验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老师可提问:“结合生活,在海绵上放置装满水的塑料瓶,海绵会出现变化吗?”学生自然而然便会联想生活情境,随后老师再自然引出“水 能够对塑料瓶底产生压强吗?”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自由分组进行实验演示,获取答案。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互帮互助,认知分析实验原理,解剖实验现象,能有效理解物理知识,对物理原理产生直 观的认知和理解,最终有效提升实验效率。

(二)合理设置实验,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老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应合理设置实验内容,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实验内容,促使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探究实验原理,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在协同互助下收 获更多的物理知识。例如,在学习“二力平衡”这一课内容时,老师可先利用网络技术将实验内容制作成微课,让学生进行预习,并准备相关实验器材,思考实验步骤和结果。在课上,老师先将学生进行分组,提出问题:分析小车受力的具体情况,如果小车始终处于静止状态,相应的拉力是怎么样的?然后认真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器材准备情况,再鼓励学生根据微课、问题探究实验,画出实验相关示意图,通过“力的三要素”完成实验分析,记录实验数据,在数据变化中找到规律。

(三)合理、科学地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老师在进行小组划分时,应始终遵循合理、科学分组的原则,缩小每组的整体差异,保证实验的有效进行[3]。通常,老师可以划分 4~5 人为一组,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性格特点分组,确保能够取长补短,再挑选一位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以督促组员高效完成物理实验。例如,在学习“声现象”这一章内容时,老师便可以根据每个人对声音的敏感性划分小组,一个人负责吹哨子,另外几个组员负责听,认真分辨声音的不同。然后,让小组完成“锯条振动”实验,由组长负责振动锯条,并不断变化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其他人员详细聆听并记录锯条发出的声音。之后,再要求各组成员轮流完成实验操作,亲身体验锯条发出的声音,了解声音的变化过程。通过这样的形式进行教学,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确保实验顺利、正常开展,促使学生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四)利用提问调动学生的合作积极性

提问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老师在进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时,应适当通过提问引导小组探讨、思考,共同合作学习,在实验中快速找到正确答案。例如,在学习“杠杆”这一课内容时,老师先设计好物理实验内容,如“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再提出问题:“什么是杠杆?”“什么条件下杠杆能保持平衡?” “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等,最后让学生根据问题、实验内容思考实验的步骤,并制定操作计划,查阅相关资料,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杠杆实验操作,记录所有数据,进一步加深对杠杆定理的理解,了解各条件之间的关系。

三、结语

总而言之,合作学习这种具有明显优势的教学形式在物理实验中运用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验中,老师要做好整体的把控,积极与物理实验相结合,也要注意处理好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让合作学习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助力,同时这也有着知识学习之外的意义,那就是学生沟通、协作等各方面能力也能够在其中获得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庞兆恒.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0(41):50-51.

[2]韦文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2016(6):257.

  [3]吴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