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其分值占比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初中物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初中物理学习可以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生活态度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积极性不高
在目前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对物理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物理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只能勉强跟上教师讲课的步伐,很难深度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第二,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枯燥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考虑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时期的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没有物理知识基础,并且是在从零开始逐渐认识物理的本质,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倘若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之中不能意识到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不了解学生的情况,那么就不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制定教学计划,自然也就会对整个教学效果产生影响。
(二)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之前的课堂教学之中,初中物理教师主要使用“直陈式”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忽视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忘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之中,才可以让学生的物理水平有明显的提高。教师能够通过正确认识学生的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物理知识与物理实验相结合等去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三)重理论而轻实践
新课标要求,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应该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并把其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培养学生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正是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重点内容。但是,在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之中,不少教师都是重理论而轻实践,这对于物理的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物理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复杂性,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重视物理实践,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以教材为基础,深入研究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应该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教材为基础,充分结合学生的特征与能力去开展教学,从而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首先就要让学生对物理感兴趣,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课本中的物理知识。如在课本中常常提到,在生活中也常常见到的电、热、能源、物态变化、电磁等内容。初中物理课本中的每一部分内容都是相互独立却又互相联系的,能否有效契合教学内容,是对物理教师教学能力的检验。物理教师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课研能力,有效结合不同章节的内容去进行教学。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课本为基础,善于挖掘课本中的精华,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有效结合。
(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如果学生喜欢一名教师,那么他们也会对这名教师所讲的课感兴趣,在学习中也会对其更加关注,从而保持长久的注意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因为学生喜欢老师,所以就会想要被教师关注与表扬,并且在课堂学习之中会通过自己的表现去引起教师对自己的注意。初中生的这种心理会让学生的学习产生良性循环,对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应该要走进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喜欢自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初中物理教师也要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重视教学艺术,用形象的语言简化复杂的问题,从而得到学生的支持与信任。在教学之中,物理教师不能对学生过于严厉,否则很容易让学生对其具有畏惧心理,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心理健康都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另外,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多和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与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多进行提问;同时,教师也要改变之前教师主导、学生被动的情况,让学生可以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渐渐提高对物理的兴趣,进而让初中物理教学更高效。
(三)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新时期强调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应该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这就可以通过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来实现。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指让学生通过合作与讨论去得到知识的一种方式。初中物理教师能够与学科特征相结合,选择适当的内容去让学生分成小组去进行探究学习。通过分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学习是愉快的,而并不是枯燥无味的,这样也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地投入到物理的学习当中,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同的学生可以开动自己的脑筋,将自己的想法在同学之间展开探讨,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多,与此同时还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对物理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
例如,在教学《电流和电路》这章内容的时候,初中物理教师就能够先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并向学生讲解串联与并联两种电路的连接方式;然后再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给小组分发实验器材,如小灯泡、电池、电线、开关等;最后,让学生在小组中自己分配任务,并通过合作去完成串联与并联电路的连接实验,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合作中学习并掌握本章的物理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灵活使用多媒体技术
尽管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学中经过了很多年的应用,但是依然有些教师只通过多媒体去播放课件,并没有深入挖掘多媒体的用法,使得很多多媒体设备出现闲置情况。而动态的视频、丰富的图片可以很好地激起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教师把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变成形象、具体的物理知识,进而降低物理学习的难度,让学生更愿意学习。将物理知识以多元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不仅能够给学生新奇感,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单一的,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感觉到课堂的趣味性,将自己投入到物理课堂中来,既能够提高课堂质量又能够给学生一种新的学习感受,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对多媒体技术有所了解,掌握其本质与内涵,使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技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日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论
综上所述,教学有效性重点是要看教学的实效是怎样的,也就是学生有没有获得进步与发展。要想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重点是要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按照教学内容去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等。只有做到这些,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建立物理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能力,锻炼自己的思维,从而可以通过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齐红蕊.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8):68.
[2]王兴华.增强课堂互动,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20(26):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