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改工作的要求下,教师必须要适应教学改革工作的真实需求,对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形成全面的认知,针对已有的实验教学工作方法进行创新。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微课可以结合教学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物理实验综合素养。由此可见,围绕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研究,对突破物理教学局限、增强实验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结合微课进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意义
在初中物理课程新课标的要求下,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综合利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方法,将物理实验原有的开放性和探索性全面体现,确保学生能够在自主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微课作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现代化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微课教学视频作为实验教学的辅助,将各种物理基础知识以动态化的方法直观呈现在学生眼前,提高物理实验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二、结合微课进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微课与课堂教学结合,加深学生的理解
传统的物理课堂实验教学中,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通过讲解实验过程或课堂实验展示的方式开展物理实验教学,课堂效率较低。教师将微课引入实验教学中,以短视频的方式充分展示物理实验的细节,将实验的重要之处、细节之处有效地展示出来,以动态的表现形式或强烈的色彩对比,吸引学生的观看兴趣,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观看体验。只要教师运用得当,在实验教学中引入微课不仅不会耽误上课时间,还会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的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认真准备,精心备课,争取为学生呈现完整的实验过程。
例如,在教学“平面镜成像”时,教师通过这节课教学,要让学生明白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的作用及平面镜成像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方面的广泛应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交流法、对比分析总结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物理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在课堂教学开始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行阅读教材,让学生认识平面镜,结合生活经验,明确平面镜的特点:当走近时,像变大;当远离时,像变小。在此基础上,借助多媒体技术,引入平面镜成像的物理实验微课视频,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要了解实验所需的材料、实验步骤、实验需要注意的事项、由实验延伸出来的物理知识等。在这个实验中,需要了解的实验材料包括平面镜、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火柴、白纸、刻度尺、玻璃板、光屏、凸透镜及凹透镜等,经过微课讲解后,学生了解了物理实验的操作流程。这时教师要向学生补充实验过程中的知识,比如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方便确定虚像的位置,用两支等大的蜡烛的目的是方便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减少误差,得出普遍规律。根据微课视频及教师的讲解,展开小组讨论,确定实验结论。对于表现好的小组教师要奖励,让学生增强集体荣誉感,对于表现不佳的小组,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微课视频发给学生,让学生课后反复学习。
(二)利用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
物理的实验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了解教材中基础知识的来源,了解物理基础知识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确保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迁移应用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但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因为是来源于真实生活的各种现象,经过抽象体验之后形成的内容,初中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着较高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利用微课视频设置对比实验,帮助学生在观察两项实验具体操作和原理的情况下,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
例如,在教学“物体的浮与沉”时,因为其中涉及了物体浮沉的相关原理。但潜水艇和鱼在水中的浮沉方式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鱼在水中的浮沉通常是借助自身的体积改变实现的,潜水艇在水中的浮沉则是通过水舱排水实现的,潜水艇是利用自身重力的更改在海中上浮、下沉,这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知识理解难度进一步加大。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实验微课对两种不同性质的浮沉原理进行展示。利用不同的器材进行对比实验。有关潜水艇的浮沉原理展示,教师可以利用常见的输液滴管作为潜水艇的水舱,通过视频的录制向学生展示潜水艇的浮沉过程。教师在向水舱中注入适当的水分之后,潜水艇的潜入深度不会随着水量的增加逐渐增加,而在水量逐渐抽取之后潜水艇则会逐渐浮出水面。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潜水艇以及鱼类在水中的浮沉原理,在微课视频录制时,教师需要向学生强调潜水艇在上浮和下沉过程中,其体积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从阿基米德原理不难发现,在浮力未变的情况下,潜水艇的上浮和下沉是依靠自身重力实现的。随后,教师可以在塑料瓶的外围包裹气球用于模拟鱼鳔,并用注射器进行吸气和排气以此为学生展示鱼的浮沉。在微课视频制作过程中,教师需要同步进行视频的配音和讲解,让学生关注鱼模型在沉入水中之后自身的重量并没有变化,只是依赖鱼鳔体积的变化实现上浮和下沉。这种实验对比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对潜水艇的上浮下沉原理形成直观的理解,突破实验学习中的重难点知识。
三、结语
微课教学作为一种信息化的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进行运用,符合了新教育改革工作的需求,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课堂教内容。因此,教师要善于在当前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上使用微课教学方式,不断优化创新物理教学模式,以此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孙慧敏.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14):113-115.
[2]管文仲.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智力,2022(17):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