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优化实践
曾勇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曾勇,. 探究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优化实践[J]. 现代物理学报,2023.8. DOI:10.12721/ccn.2023.157066.
摘要: 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老师们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主动进行实验教学,用实验来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并对他们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文章针对初中物理怎样更有效地进行实验教学,给出了一些具体的意见。文章认为,老师要改变对实验教学的看法,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加强实验教学所占的比例,并在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案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并利用主动进行实验教学评价等方式,对实验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从而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DOI:10.12721/ccn.2023.157066
基金资助: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物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以往那些能不进行实验就不进行实验,能用教师示范实验就不组织学生探索实验的做法,在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课堂上,不能再出现。那么,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我们应该怎样创造新的物理实验教学?下面是一些关于教育的建议。

1转变实验教学观念,营造创新环境

在以往,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学生,都没有足够地关注到物理实验。他们觉得,物理实验仅仅是在对物理知识进行验证,需要花一些时间来开展实际的实验,还不如尽量多地向学生解释一些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尽量多地在题目的海洋中锻炼自己的解题能力,以应付中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物理实验的教学往往变得毫无意义,老师们有时候甚至会将实验抛弃掉,根本不给学生做实验的机会。

在新课程标准下,进行物理实验的创造性教学,第一步就是要对教学理念进行更新,从过去理论教学优先于实验教学、理论教学优于实验教学的误区中走出来,加大实验教学的时长和频度。其次,它需要对实验的内容有更加全面、客观和科学的理解。过去,很多老师把物理实验的目标仅仅定位在验证原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上,太注重向学生讲解实验原理,太注重让学生看到实验现象,忽视了学生的物理基础。在对基本的实验操作技巧进行训练的过程中,物理实验的目标不仅仅是解释原理,验证原理,老师们应该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和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对物理实验进行充分的挖掘和运用,以促进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热爱科学,热爱观察。

2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相对于老师的口头解释,同学们更容易接触到实物。因此,在教学中,应把握好这种心理,使物理实验变得更加有趣。例如,在“凸透镜成像规则”的实验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在课堂上演示操作,让学生去观察像的大小和物距的关系,那么在后排的同学就很有可能看不到所形成的像,并且即使是在前面可以看到老师的动作,也会有只看到所形成的像的变化,而看不到物距的变化,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用多媒体将整个实验过程进行播放,并将像的大小和物距的变化范围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一目了然,还可以让学生使用鼠标,自己去调整对象的位置,边操作边观察像的大小,当学生进行操作时,其余的同学也可以在大屏幕上观看,这样就可以快速地发现凸透镜成像规律。

在使用多媒体给实验教学带来更多的乐趣之外,老师们也要多从创新实验器材、优化实验过程、放大实验效果等方面来考虑,怎样才能让学生们产生更多的兴趣。例如,在“热传导”这一课上,老师可以安排一个“焰火表演”。准备一个干净的玻璃容器,倒入干净的水,然后准备一个装满了温水的墨水瓶,然后在墨水瓶里倒入一些红色的墨水,然后将墨水瓶的瓶口用一张薄薄的塑料纸盖住,放在装满了水的玻璃容器的底部,然后将墨水瓶放入容器中。当钢针刺穿塑料布的时候,一股鲜红的液体从钢针中冒了出来,就像是一座海底的火山,冲天而起,冲天而起,然后缓缓下降。这个课程具有很强的独创性和很强的观赏性,所以同学们都很喜欢这个课程。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给同学讲解这些课程中所包含的一些物理知识,这样同学就会被自己的好奇所驱动,认真地去听,去思考,从而激起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3提高实验比例,激发他们的主动性

在教学中,老师应在教学中适当加大学生的实验比例,使他们更多地参与到实践中来。例如,在“力”这个概念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拿出一些材料,例如:塑料尺,弹簧,气球,磁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通过一些材料来表达力量的变化,并让他们到课堂上来做一些示范。在一些示范的实验中,学生找不到设备的情况下,老师也不能让他们只是一个旁观者,而是应该让他们也加入其中。例如,做“晶体熔化”时,老师可以要求同学们测量海水融化时的海水温度;做“马德堡半球”时,老师可以要求同学们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去撕扯马德堡半球,这样的话,老师可以要求同学们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去撕扯,这样可以增加同学们的亲切感和体验感,这样的话,实验课的作用就更大了。

除了将老师的示范实验转化为学生实验之外,还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开展探索实验,可以让学生和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制定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例如,在进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展开一个小组的实验,尽量多地将电路中的各种连接方式都列出来,然后一起讨论出最好的连接方式,让学生们在猜想、探索和验证中获得新的知识。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伏安法”等内容指派到各组。做一些工作,例如,让 A组负责在只有电流表的情况下测量电阻,让 B组负责在只有电压表的情况下测量电阻,让 C组负责在既有电流表又有电压表的情况下测量电阻。等所有的小组都完成了实验,然后再互相交流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实验结论,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参加,从而极大地提升了课堂上的教学效果。

4大胆创新实验器材和方案培养学生创造力

在进行物理实验的实践过程中,不能让同学们形成只根据课本上现有的实验方案来进行实验的习惯,要想提高同学们的创新和创造力,老师们应该对实验器材和实验过程进行一些改良和创新,并激励同学们进行一些大胆的创新,这样才能让物理实验的教学更好地起到提高同学们的思考和能力的作用。例如,在进行“探究压力的影响因素”的实验的时候,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适当的设备,如石块、沙子、塑料瓶、玻璃瓶等,利用这些十分普遍和平常的生活用品来进行实验,一来能够增加实验的趣味性,二来能够让同学们认识到实验不一定要在实验室里进行,也不一定要用到专业的实验设备,以此来提高同学们的实验兴趣,让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多观察、多思考、多实验、多验证的好习惯。

结语:

简而言之,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以前的物理实验是被抛弃的,被贴上了“浪费时间”“可有可无”等标签,而现在,人们开始认识到了实验的重要性。尤其是《初中新课程标准》明文指出,在物理课程中,要注重实验和理论性的结合,因此,初中物理老师要充分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使同学们通过实验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陈佳亮.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电阻的测量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9) :140- 141 , 150.

[2]齐玉香.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以物理实验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4) :279 - 280.

[3]马莉.就地取“材”因“材”施教:自制小实验,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J].新课程(中),2019(04) :41.

[4]何巧梅.信息为媒多元探究:谈初中物理信息化智慧实验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J].试题与研究,2021(11) :187 - 18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