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和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不满足现在枯燥乏味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对老师的教学需求和对知识的理解度有了更高的认识,越来越主动地去探索新式的教学模式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为了避免学生们走上错误的学习途径,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这种方法,老师们应该起到一个辅助指导,恰当引导的作用,来帮助学生们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所以差异化教学策略的良好实施便应运而生,满足了老师和学生们的教学和学习需求,我们应该找到恰当合理的实施方法来将差异化教学应用到课堂的讲授中。
一、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差异化教学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基本上处于教师实验学生模仿、教师讲解学生记录的一个被动学习过程,不仅无法落实人本教育理念,还会让学生对物理实验产生厌学的心态。而差异化教学的融合就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载体,对实验内容进行层次布置,既不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压力,又可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在差异化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培优带差的学习形式进行合作探究,通过诱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分析实验的学习模式使得学生能够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综合以上几点来看,它的落实与运用不仅可以实现物理实验高效课堂的构建,还可以构建师生之间和谐交往的桥梁。对此,教师一定要将差异化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价值,通过科学化教学策略的融入使得学生在差异化教学中得到全面发展。
二、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差异化教学的落实策略
(一)根据学生层次制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工作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教师付出很大的努力,这种努力的核心就是教师必须充分了解班级内每一位学生的本学科的学习情况,他们的理解程度以及遇到的困难。在这种基础上,才能够充分有效运用差异化教学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具体的做法就是根据学生层次制定多元化教学目标,也就是对不同的学生做出不同的要求,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有的学生可能需要能够对实验步骤和侧重点进行高度的理论概括,有的学生可能需要仅仅记住实验的步骤就可以。
其实学生层次的不同作为教学开展的依据其实并不会增加教学的难度,反而有利于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一点在一些尝试性实践中已经得到了验证。因为不同的要求能够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这样教学才能够顺利开展。相反一元化的教学目标往往会因为一些学生感觉任务难度大,而完成起来缓慢。
(二)划分不同层次的培养方案
因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掌握和记忆能力都存在差异,所以老师们应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具有特色的培养方案和学习计划指导。例如,我们在学习初中物理知识里的“速度”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应该将速度中抽象的内容浅显化,这样方便学生们理解,对于速度中的单位换算这样简单理解的知识可以安排给学生们来讲解,通过各种学习的途径来查找知识,补漏查疑。这样的优势就在于合理地安排重点内容的讲解,简单内容则由学生们来讲解,老师负责评价。
(三)开展分层合作探究,提高差异化物理实验教学质量
在物理新课程标准中说到:教师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实施个性教育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得到物理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当教师在开展初中物理实验差异化教学时,可以融入分层合作的学习方法,通过培优带差的学习形式,使得学生在独立学习目标的完善中进行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这样既可以落实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又可以实现民主教学、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能力和品质的协调发展。
例如,在教学《测量物质的密度》这一物理实验时,教师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展开合作探讨,以此来提高实验成功率、实现学生课堂参与兴趣的提升。对于后进生,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认识各个实验教具的用途以及理解密度概念ρ=m/V为学习目标;对于中等生,可以让学生以独立设计实验步骤为学习目标;对于优等生,教师可以以学会计算、分析、总结为目标。然后为学生提供盐水、两桶、石头等教具让学生展开物理实验。同时,为提高分层合作学习效率,在这一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小组竞争赛,以实验过程、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表、实验总结等为标准进行竞赛,优胜小组可以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从而使得初中物理实验差异化教学,发挥育人的价值功效。
(四)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主性学习
既然是差异化教学下的多元化教学目标实施,那么就应该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主性学习,这样才能够将学习目标差异和学习任务差异真正落实到实地。其实初中物理实验知识虽然零碎繁杂,但是大多数知识学习往往难度还是并不大,学生自主学习还是能够完成对很多知识理解的,所以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完全具有可行性。
结语:对于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实现差异化教学,教师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在尊重和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性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研读,通过对教学过程的优化,使得学生能够在物理实验学习自信心的培养中得到物质实验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
参考文献:
[1]周宇杰.浅议新课标下如何开展差异化物理实验教学[J].学周刊,2017(01):173-174.
[2]严润泽.基于新课标的初中物理差异化实验教学探讨分析[J].中学物理,2018(4):65-66.
[3]严润泽.因材施教共同发展——初中物理教学中差异化教学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5(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