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目前的工程施工的环节,有很多情况都会遇到软土或者土质比较复杂的地区,从保证地基稳定性的方面来说,可以采用钻孔灌注桩技术来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由于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施工环节多,施工复杂,需要进行良好的关键点的把控,这样才能够保证施工可以高质量的完成,这样也才能有完美的施工效果。
1钻孔灌注桩概述
如今现代技术不断创新,建筑行业也在快速发展,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有着很多的技术进行支持,这些技术支持中就有钻孔灌注桩技术。钻孔灌注桩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作用和方法也不同,使用的区域和情况也有着巨大的差异,所以根据需要的情况,酌情的进行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过程更加顺利。在工程实践过程中,泥浆护壁施工方法较为常见。
2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应用方面的要点分析
通过对钻孔灌注桩技术功能特性及应用优势的综合考虑,可将其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方面,为相应施工计划的高效实施提供支持。在此期间,这类技术的相关要点包括以下方面:
2.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为避免施工中对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必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具体表现:①根据建设项目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调查分析,丰富调查数据的内容,为后续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数据。同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彻底清理,避免影响钻孔位置精度和钻孔质量;②施工前积极进行测量放线,以施工图纸为支撑,提高不同位置的测量精度,并做好相应的检查分析工作;③注意施工设备的检查,确定钻孔设备的安装位置,合理选用泥浆,提高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效果,满足了施工过程中提高基础结构稳定性的要求。
2.2实践中的钻孔
施工中钻孔质量的可靠性与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效果密切相关。所以,如何提高这项技术在施工中的利用效率,有必要在建筑工程实践中对钻孔进行分析。具体表现:①在可靠的钻孔设备支持下,在钻孔灌注桩技术施工中高质量的进行钻孔作业;②在钻孔作业过程中,应实时观察钻孔情况。钻孔灌注桩成桩的过程中,如出现孔位偏差,要及时的调整钻孔设备,提高钻孔质量;③控制钻孔速度和时间,并结合施工区地质构造特点,适当调整钻孔速度,以提高成桩质量避免影响钻孔质量,为钻孔桩施工提供参考,为钻孔桩的有效施工提供支撑。
2.3实践中的成孔与清孔
施工钻孔工作完成后,对洞口质量进行验收,确保洞口周边结构的稳定性满足工程后期施工的要求,避免缩孔、坍塌。检查孔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清孔作业。有了支撑,捞砂桶清孔法能彻底清除强流动性泥浆和杂质,避免影响后期混凝土浇筑效果。
2.4实践中的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钢筋笼生产计划实施前,需要对制造钢筋笼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确保材料能满足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要求。在建筑工程中制作钢筋笼时,需要做到:①按照施工图纸的内容和要求,有效地制作钢筋笼,使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功能特性;②以整根钢筋作为钢筋笼的主筋,并考虑其焊接质量是否良好,以减少钢筋笼在使用过程中的弯曲和断裂;③做好钢筋笼的所有焊接工作,以避免对钢筋笼安装质量的潜在威胁,应注意对头部进行复查和分析,并注意生产过程的严格控制。在钢筋笼安装过程中,要实施吊装作业,控制吊装速度,将钢筋笼安装到指定位置,并对其质量进行评定,使其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性能更加可靠。
2.5实践中的混凝土灌注
建筑工程施工中运用钻孔灌注桩技术时,也需要完成好混凝土灌注施工作业。在其施工过程中,应做到:①对成孔质量及孔洞的清洁性进行全面检查,避免影响混凝土的灌注质量;②对混凝土混合料的性能是否可靠加以评估,将相应的检测工作落实到位,给予混凝土灌注质量提高有效保障;③在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作业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其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并控制好这方面的作业过程,确保混凝土的灌注施工有效性,进而提升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价值。
3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
3.1孔壁塌陷问题
在工程实践中,造成孔壁坍塌的因素很多,如施工基础和土体的质量问题、泥浆护壁的质量问题、套管内的水位问题等。如果钻孔速度过快,浇注时间过长,孔壁容易坍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积极的对策。在松土施工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套管埋深,采用优质泥浆,有效提高泥浆比重,用粘土在套管周围进行摊铺和封堵,控制套管内的泥浆液位。钢筋笼下放过程中,孔位应找正,以减少孔位与套管的碰撞和摩擦。
3.2钢筋笼上浮问题
钢筋笼在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钢筋笼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混凝土桩的有效约束,这就要求钢筋笼具有很强的水平公差,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钢筋笼上浮的问题。如果水平公差不高,网箱上浮问题将非常普遍,这也受到导管深度的影响。如果导管埋得太深,会增加钢筋笼下放的难度和钢筋笼上浮的概率。如果混凝土浇筑速度过快,灌注桩直径过小,混凝土浇筑速度过快,也会增加钢筋笼浇筑的难度,导致其上浮问题。为解决钢筋笼上浮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科学设置导管埋深。导管埋深与混凝土上升高度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控制导管埋深和混凝土浇筑过程,以更好的减少浇筑过程中对导管的影响。
3.3桩身缩颈、断桩问题
在工程实践中,如果施工地质条件比较特殊,可能会出现缩颈、断桩等问题,如施工区地层条件差,流砂层、淤泥层厚,拔管过程中钢筋笼损坏,混凝土浇筑中断等,可能导致管口离开混凝土表面。如果混凝土浇筑不当,孔壁就会坍塌。为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加快混凝土浇筑进度,缩短成孔和混凝土浇筑时间,避免管口超过混凝土表面标高,优化混凝土浇筑方案,有效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
结语
总之,钻孔灌注桩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并能处理软弱地基和不良地质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应流程,做好各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施工方案的有效实施,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复,确保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促进建筑工程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浩.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8(03):31-32.
[2]蔺鹏飞.建筑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解析[J].甘肃科技纵横,2018,47(05):39-41.
[3]廖振干.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38):27-28.
[4]梁明.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7):167-168+171.
[5]蒋尚国.建筑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23):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