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跨界”融合:实践探索与成效分析
冯丹丹 崔金翠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冯丹丹 崔金翠,. 小学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跨界”融合:实践探索与成效分析[J]. 国际教育论坛,20241. DOI:.
摘要: 随着“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实施和“双减”政策的落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议题。小学阶段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进行融合,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时代要求,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的迫切需求。本文从使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让信息技术与教材结合、适时呈现屏幕信息这三个方向详细探讨了如何将小学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相融合,并总结了二者融合能够达到的教学效果,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语文;跨学科;融合
DOI:
基金资助: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强调,要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推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我国的小学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融合,契合了新时代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为语文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使语文学习能拓展到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材料中。教师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视频、音频、动画等多样化的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丰富的互动式和个性化教学,有效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1小学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融合的实践路径

1.1恰当使用信息技术创设的情境  

信息化时代为传统教学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语文学科在与信息技术融合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变化。丰富的数字化资源为教师提供了海量的教学素材,从多媒体视频、音频资料到在线电子书籍,种类繁多,内容多样,教师可以通过教育平台轻松获取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在语文课堂上,信息技术的运用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单一性,使教学情境变得更加生动,课堂互动更加多样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也得以提升。然而,尽管信息技术能让课堂看起来热闹非凡,但如果运用不当,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就会分散,课堂上也会因为过分“炫技”而无法真正抓住教学重点,课堂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恰当使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教师需基于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精心选择信息技术手段,营造合适的学习情境,做到技术服务于教学,而非喧宾夺主。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本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及其体态变化,同时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青蛙生长过程的动画视频,展示从蝌蚪到青蛙的变化,直观地给学生呈现青蛙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多重刺激下,感受到生命的奇妙,为接下来的文本学习奠定认知基础。教师在视频播放过程中,可适时停顿,引导学生观察蝌蚪的形态特点,并提出问题:“小蝌蚪的尾巴是怎样变化的?青蛙的四肢是如何逐渐长出来的?” 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课文中的关键场景,将小蝌蚪一路找妈妈的过程进行分段呈现。过程中教师要播放图像和文字,加入水流声、蝌蚪的游动声等模拟的声音效果,增强情境的真实感,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并结合这些真实的画面,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小蝌蚪长大后必须独立生活?在自然界中,青蛙是如何寻找食物的?”这一环节既能延伸课文内容,加深学生对青蛙生长规律的理解,也能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兴趣。

1.2让信息技术与教材完美结合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部分设计了丰富的内容,通过插图或短篇故事,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训练更加生动具体。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语文学科教学手段日益丰富多样,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多媒体资源与课文内容的有机融合,使教学效果更加突出,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教学环节。在“有趣的动物”这一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利用课件展示一组与动物相关的图片,如会学人说话的鹦鹉、能发光的萤火虫和尾巴像降落伞的松鼠,通过生动的画面和音效,引导学生感知这些动物的有趣之处,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在正式进入交际活动前,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变色龙、长颈鹿和小蜗牛这三种不同动物的图片,并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些动物的有趣之处。并适时提示引导学生思考:“变色龙为什么会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颜色?长颈鹿站着睡觉有什么特别之处?小蜗牛分泌的粘液有什么用途?” 接下来教师要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和课件内容,展示更多“森林学校”中的小动物,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动物进行介绍,并分享其有趣的特点。教师在进行示范时,可以选取小狮子作为例子,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狮子的形态、习性和生活环境,同时配以生动的解说,向学生展示如何具体地描述一个动物的特点,然后再由同学两两组合进行练习。

1.3屏幕信息的实时呈现

许多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往往会陷入启发式教学的误区,即事先将教学内容设定在特定框架内,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引导学生快速掌握知识,但也容易限制他们的思维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关键在于屏幕信息的适时呈现,即教师需根据课堂进展的实际情况,选择在恰当的时机展示信息。以《妈妈睡了》为例,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先在屏幕上展示一幅宁静的夜晚画面,画面中的月光洒落在大地上,营造出温馨安静的环境,同时伴随着轻柔的背景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此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在这样宁静的夜晚,你们会想到什么呢?有没有发生过让你难忘的事情?” 接下来教师通过屏幕适时呈现课文的第一段内容,描述妈妈睡梦中的美丽和慈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字所传递的情感,教师可以在屏幕上适时加入一些与文本内容相关的细节画面,如妈妈温柔的面庞、昏暗的房间和夜灯的微光等。这些画面的呈现,既不完全替代文字的描述,也不过多干扰学生的思维,而是为学生提供一种直观的感知,引导他们结合文字进行深入的想象。随着教学的推进教师可以逐步增加屏幕上信息的复杂度,比如在描述妈妈辛劳的情节时,通过屏幕展示一些妈妈日常生活中的忙碌场景,并在适当的时机暂停画面,提出问题:“看到这些画面,你能体会到妈妈的劳累吗?如果你是孩子,会对妈妈说些什么?”这种屏幕信息的适时呈现,能够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更深的情感共鸣,体验作者想要表达的对母爱的感激与体恤。

2将小学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进行融合的主要效果

2.1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的引入改变了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互动丰富,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有机结合,可以在语言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技术能力,使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中不断积累和提升核心素养。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语文科学教育重视内化、关联以及应用,学生会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不断提升及完善自身的思维品质、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态度,形成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的核心素养。并且在多感官参与和多维度体验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素养,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转变。

2.2拓展语文学习资源

传统语文教学资源主要来源是课本内容以及教师的资源共享,学生的学习对象往往仅限于教材中的文本,因此学科知识来源单一,学习内容受限。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进行融合,为语文教学引入了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如电子书籍、音频视频资料、动画影像以及网络平台上的各类信息,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使语文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纸质书本,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随之从单一的课内学习向多元的课外探索延伸。

2.3丰富课堂互动形式

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课堂学习中往往会产生疲倦、厌学或焦躁等情绪。这种情绪上的波动,源于他们对单调重复的学习方式缺乏持久的兴趣,以及在面对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时,容易感到挫败。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特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及丰富的互动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运用信息化工具丰富课堂互动形式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强的参与感和沉浸感,教师借助智能白板、平板电脑、电子书包等多种信息化设备,开展互动性强的课堂活动,使课堂不再只是教师的讲解平台,而是学生主动探索和创造的舞台,满足了他们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的过程中达到教育目的。

结束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小学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融合,将信息技术作为语文教学的工具和载体,能帮助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情境中深化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这种融合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体验,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语文知识的实践价值。在信息化社会中,掌握信息技术和高水平的语文能力,将使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多变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从容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跨学科融合,将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助力基础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参考文献:

[1]毛金春. 刍议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深入融合[A] 对接京津——协调推进 基础教育论文集[C]. 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 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 2022: 3.

[2]万芷君. 小学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融合教学实践探索[J]. 基础教育论坛, 2022, (11): 51-52.

[3]袁红. 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学科融合的实践探索[J]. 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 2021, (09): 97-98.

[4]杨凤艳. 略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多学科融合[J]. 新课程研究, 2021, (23): 107-108.

[5]孟彦清.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J]. 家长, 2021, (02): 178-179.

作者简介:冯丹丹(1982.6),女,汉族,河北沧州人,本科,中小学二级教师,从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崔金翠(1989.03),女, 汉族, 河北沧州人,本科,中小学二级教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