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介质,其传播效度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但在大量的思政实践中,却出现了“话语失灵”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思政话语“下不去”。学生对于辅导员传达的教育管理政策不认同,甚至产生情绪化对抗。第二,思政话语“被消解”。学生解构了思政话语的原本含义,以戏谑的表达风格消解其思政属性。第三,思政话语“难扎根”。思政话语只有引发了学生共鸣,才能真正产生生命力。但是在现实情境下,思政话语无法成为凝聚学生共识、引领学生成长的有效话语,甚至出现了学生对思政话语的“敬而远之”。为什么思政工作者和学生的沟通达不到预期效果?这一沟通过程和内容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回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理论研究,我们发现话语作为思政工作的重要载体,需要通过话语对学生进行“灌输”,以武装其思想。思政工作者和学生的“话语不对称”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出现。不少研究提出了要对思政话语进行“转换”,并就具体路径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但遗憾的是,既有研究较多从应然层面展开,未能从根本上认清话语“转换”背后的本质是双方存在的沟通、立场差距。因此本研究在立足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站在主体间性的理论视野中,选取日常教育管理中的话语表达为样本,对思政话语的“转换”作出进一步的理论阐释和实践优化。
一、思政话语表达的现实困境
研究指出,思政话语是“在一定社会主导意识形态支配下,遵循一定的语言规范、规则和规律,并在特定的话语语境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用来交往、宣传、灌输、说服,以及描述、解释、评价、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主体间性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表征的言语符号系统。”这一概念不仅囊括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特征、形成、方式与功能,也启示我们必须深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部,明晰当前话语表达的困境,才能真正寻求话语表达的新突破。
(一)话语内容:工具性与情感性的紧张
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意识形态教育,其目的在于通过“唯一合理的、有普遍性的思想”教育,改造人们的思想,从而维持政治系统的稳定,因此其具有一定的工具性特征。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表达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性需求,一方面,工具理性的扩张使得思政话语文本化、空洞化,难以真正产生形塑学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实效;另一方面,传统思政话语以灌输和教化为目的,其内容的道德化要求和口号式呼吁较难引发受教育者的话语认同和情感认同。部分思政工作者将学生手册中的条例作为沟通的重要内容,单一强调不遵守规定的后果,而忽略了其作为本人的真实需求。下面是一段取自于学生违反宿舍规定将床铺租与他人存放物资而与思政工作者的对话。
师:学生手册明确写了不能将床位租给他人,你竟然还收取租金,这明显违规。
生:第一,不是我收取的租金,是师兄非要给我的。第二,我没有让别人来住,只是用于存放物资。如果他们不放在这里,能放在哪里?
师:这个你们要自己解决。总之不论什么原因,你们现在的床位被占用,其他同学无法入住,今天必须解决。
下面这段对话来自于学生因未经批准而校外租房被发现而与思政工作者的对话。
师:第一,学生手册写了夜不归宿要给予警告,你已经很多天了。第二,我已经让班委反复提醒了要报备,如果每个人都说自己有理由有特殊原因,那手册就不需要在遵守了。
生:老师,我这个在外创业的事情,xx老师也是知道的。那您说现在该怎么处理呢。
师:就按学生手册的来。
在这两段对话的发展过程中,师生情绪都稍显激动,思政工作者强调遵守规定的重要性,学生则基于其行为的合理性和公益性进行解释。双方在沟通内容存在明显偏差,思政工作者希望以规定的硬性约束学生,解决因不遵守规定而带来的问题,以完成其工作要求。而学生则期望能够给予一定的情感柔性,推动问题解决,而不是单纯以规则驱使。这就使得即便学生提出了自身诉求,思政工作者往往以“政策规定”为由中止了话语传输,话语表达错位问题突出。
(二)话语逻辑:强制性与自主性的博弈
传统思政话语的表达逻辑较为单一,即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作用,对学生的意识和行为作出规定,这也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话语逻辑。“教师讲授,学生吸收”也成为较为典型的传输逻辑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话语内容往往呈现一定的控制性特质,一方面表现为内容本身包含的对思想、行为的强制性要求,另一方面表现为内容不受其他影响能够按照思政工作者设定的途径进行可控传输。但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会基于生活体验、价值立场和社会环境,对思政话语进行选择性吸收和概念转换,形成自主性的话语表达和理解样态。
在处理网络舆情的过程中,思政工作者常以学生删帖为目标,指出学生的不当言行及可能带来的风险,并试图希望学生能够主动删帖。而学生则认为发帖是个人权利,他人无权干涉[2]。以下是疫情期间,学生希望回家探亲,但被拒绝后在贴吧发布消息后与思政工作者的对话。
师:在网络上发言都有痕迹的,其实对你来说也有风险。
生:我希望能够得到学校的官方回复,什么叫非必要?
师:这不仅是我们一所学校这样要求,很多高校都是这样要求的。
生:实话说,其实很多同学没有申请都出去了,反而我申请了不给出······我只是想要学校官方部门的答复。
师:我和你说也一样的,你看下面这么多跟帖的内容,这个很不可控的。
生:对啊,这么多跟帖的内容都是蹲后续的。
再如,在电动车相关管理规定出台后,禁止学生继续为电动车上牌,但教师可以上牌。学生无法认同“教师出于长期在校内的工作需要所以要上牌”的理由,同时列举出购买电动车的必要理由予以回应,师生双方话语逻辑的博弈始终存在。
(三)话语环境:主导性与多元性的冲突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托教育者进行传授,受教育者获取信息的来源较为单一。同时,在互联网未大规模普及的时代,亚文化的传播速度慢、覆盖群体少,思政话语的整体环境呈现教育者的主导局面。但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表达的空间,人人皆有麦克风、人人都是内容创造者。学生在网络空间的匿名化表达更加便利,不同阶层和利益群体都能够表达诉求,基于兴趣、职业、地域等形成的多种形态、多种内涵的亚文化层出不穷。学生获取各类资讯的平台不再局限于教师,而是以微信、抖音、微博、哔哩哔哩平台为主要渠道。更令人担忧的是,在流量为王的当下,网络环境的监管成为一大难题。尤其在大数据“抓取偏好”和“破窗效应”推动下,学生有可能长期处于负面的话语话语环境中,从而对主流话语的传递与接收形成冲击。
在开展学生主题班会中,思政工作者鼓励学生多参与集体活动,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观念,多做公益性的服务工作,不能仅仅关注分数和现下有价值的内容。但是学生则认为在绩点为王的时代,个人利益至上,对集体事务关心较少。这就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性难以浸润到学生思想深处,在知觉选择性的催化下,学生更容易形成话语圈层,与主流话语相悖[3]。
二、思政话语主体间性转换的实践向度
胡塞尔在《笛卡尔式的沉思》从认识论的视角提出了主体间性的概念,他指出人既是认识的主体,亦是实践的主体。海格尔提出了“共在”的概念,他认为主体间性是人和世界之间的统一、是不同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哈贝马斯则进一步从交往行动理论出发延展了主体间性的内涵。总之,主体间性就是既要兼顾作为认识和实践主体的人,也要兼顾这一互动交互的过程。在主体间性视野中,思政话语实现新的转向。
面对新时代新青年新特征,要以主体间性为理念内核,不断提升思政话语的情感厚度、生活温度和时代亮度,努力提高思政话语的阐释力、生命力和感召力[4]。
(一)思政话语表达的情感化
传统思想政治语言是以说事语言和文本语言为主,这种话语风格有两个明显特征。第一,统一性。说事话语就是要通过统一的话语内容和风格,限制偶然因素带来的语义增生。因此,为避免个人情感的多样化带来的不一致,在话语表达中天然地排除了情感性。第二,价值中立。作为一种理念和概念的表达,思政话语需要以相对客观的角度表达,其内容是价值中立的。新冠疫情防控的政策是基于科学制定的相对客观的文本,其内容本身排除了人为的情感特征,如高校发布的各类通知、要求等内容均是以分点罗列式的文本呈现,缺乏情感注入和情感关怀。
话语的意义在于双向互动和沟通交流,推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达成共识,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5]。因此,思政话语表达中应当注入情感,提升话语有效性。一是在思想力中提升感染力,思政话语首先是思想性的表达,没有思想理性的话语是自由散漫、松弛疲软的。但是要实现大众化的传播效果,让思政话语飞入寻常百姓家,就必须提升其感染力,把握刚性要求与柔性表达、理论阐释与情感慰藉、严肃呆板与生动活泼之间的平衡点。多数学校发布的通知内容繁多且细致,从管理“提要求”的角度作出了规定。但相对生硬的文字缺乏传播力,学生信息接收的有效性不高,因此在传达通知内容时要转化语言表达风格,以通俗性、可读性的话语将重点信息传达给受教育者。同时,在话语中要增添对学生的情感关怀内容,仔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态,强化与学生的情感连结。二是在抽象性中提高实践性,思政话语以概念、原则、准则等高度概括了教育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而这些话语内容必须经由思政工作者的内化和实践才能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站在“人”的立场对思政话语的抽象概念进一步操作化,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话语表达的内涵与本质。
(二)思政话语表达的生活化
思政话语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表达,其本身的理论化程度较高,如果以理论话语进行讲授,会在实践中出现与现实脱节的情况,使得思政话语的生气不足,生命力减弱,亦难以推动话语入心入脑。思政话语并非高高在上束之高阁的内容,而是深刻嵌入在社会生活中的,必须做好话语表达的生活化转向[6]。
首先要打造生活化的话语主体,回答好“谁来说”的问题。作为思政工作者要努力成为学生为人、治学、处事的“大先生”,真学、真懂、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饱满激昂的情感和春风化雨般的人格魅力增强说服力和认同度。要从思想深处去除教师权威的心态,认真聆听学生的诉求,同理学生的感受。把握话语表达的细节,以引导式、启发式和开放式的问题形成师与生的互动,从肢体语言、眼神交流等细节处打动人,从情感温度、法治限度和理性力度强化双方的共情共鸣。在传达学校相关政策时,思政工作者不仅是政策执行的主体,同时也要从教师职业的本质定位,在实践中践行立德树人,将语调的亲和与内容的严肃结合起来,提升话语的可听度。
其次要构建生活化的话语内容,回答好“说什么”的问题。话语表达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但并非直接将理论灌输给学生。要讲通俗的话,使用朴实的语句阐释事实原委、阐明理论内核,不讲少讲“漂亮话”;要讲管用的话,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针对学生的困惑和需求,提出可操作的意见建议。
最后要营造生活化的话语环境,生活化的语言环境更有助于话语表达和理解,实现话语目标。一方面,要优化学校的话语生态,建立健全多层面立体化的话语沟通反馈机制,形成人人愿意表达、合理表达的良好氛围,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孕育出直抵人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另一方面要优化主体微观话语环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要提升话语表达能力和水平,消除双方话语表达的障碍与隔阂。在思政工作者的培训中增加谈心谈话、心理辅导、导学沟通的议题,引导双方形成理性平和的心态和话语表达方式[7]。
(三)思政话语表达的时代化
思政话语作为一种历史表征,与时代境遇紧密联系。随着时代的进步,话语也发生相应转变。传统的话语在消失、变迁,新的话语在生成、主导。思政话语应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相契合,使其以彰显时代特质的内容在时空中传播,进而引发新时代新青年的强烈共鸣[8]。
传统思政话语以规训人为价值旨归,风格单一、语言呆板。新时代的青年学生群体崇尚个性、追求个性,热衷发现自我、展现自我,他们难以接受老套古板的说教,更加喜欢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在认知层面,要针对受教育者特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表达方式。除了常规性的微信文字表达外,积极利用歌曲、音视频、表情包等形式,传递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流行语以其幽默、诙谐的风格成为网络空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网络流行语在青年学生中的接受度高、受众范围广、使用频次高。找准网络流行语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内容契合点,引导青年用大流量澎湃正能量。探讨“YYDS”背后的国家成就、“凡尔赛”中的国际比较、“内卷”对社会发展的利弊等,引导青年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政治立场,厚植家国情怀,培育国际视野。在各类管理要求通知的信息爆炸中,传统的“微信发通知”已经难以真正抓住学生的“眼球”,学生也逐渐产生了“消息倦怠”。要依托互联网信息平台,开辟资讯专栏,及时发布最新消息,并以树洞的形式汇总共性的需求、问题和困惑,以期凝聚最大公约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十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89.
[2]刘建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的三重基础[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05):120-123.
[3]毕红梅,付林溪.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5(05):12-15.
[4]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现状、问题与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14(09):37-43.
[5]胡华,唐召云.基于网络圈群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8,17(03):47-51.
[6]李基礼.双重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3):12-14.
[7]胡塞尔著,张廷国译,笛卡尔式的沉思[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156-157.
[8]许苏明.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换[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02):5-9+134.
作者简介:冷金岩,男,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系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影响力与完善路径》(2021GXSZ005)的阶段性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解构与建构: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的现实张力与实践优化行动研究》(22JDSZ3060)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