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刑法治理策略研究——以我国刑法修正案为例
李芬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芬,. 网络犯罪刑法治理策略研究——以我国刑法修正案为例[J]. 国际教育论坛,20242. DOI:.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空间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网络犯罪的频发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构成了巨大威胁。在此背景下,探讨网络犯罪的刑法治理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我国刑法修正案对网络犯罪的治理措施,评估其成效,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以期为完善我国网络犯罪刑法治理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网络犯罪;刑法修正案;刑法治理
DOI:
基金资助:

引言:国内外学者在网络犯罪刑法治理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犯罪的类型化分析、刑法规范的适用与解释、以及跨国网络犯罪的管辖权等问题上。国内研究则侧重于网络犯罪的立法完善、司法实践中的难题解析,以及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平衡等方面。尽管国内外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共同揭示了网络犯罪刑法治理的复杂性和迫切性。本研究将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对网络犯罪刑法治理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一、网络犯罪概述

(一)网络犯罪的定义与分类

网络犯罪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施的一系列违法犯罪行为的总称。这些行为不仅侵犯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还可能对网络安全、数据隐私以及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威胁。根据行为方式和侵害对象的不同,网络犯罪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网络侵入与非法控制类犯罪,如黑客攻击、恶意软件传播等;二是网络诈骗与财产侵害类犯罪,如网络钓鱼、虚假交易等;三是网络信息与数据泄露类犯罪,如个人信息泄露、商业机密窃取等;四是网络恐怖与破坏活动类犯罪,如网络谣言传播、网络攻击导致的物理破坏等。

(二)网络犯罪的特点与危害

网络犯罪具有隐蔽性高、跨地域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首先,网络犯罪的隐蔽性使得犯罪分子能够轻易逃避侦查和打击,增加了犯罪的诱惑力和成功率。其次,网络犯罪的跨地域性使得犯罪行为能够迅速扩散至全球范围,对国际社会的安全稳定构成威胁。最后,网络犯罪的危害性不仅体现在对个人隐私和财产权益的侵害上,更可能对国家安全、社会公共秩序以及经济发展造成深远影响。例如,网络攻击可能导致关键基础设施的瘫痪,进而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网络诈骗则可能导致大量财产损失,破坏市场经济秩序。

(三)网络犯罪的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网络空间的日益拓展,网络犯罪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一是犯罪手段不断翻新,犯罪分子利用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实施更高级别的网络攻击和诈骗活动。二是犯罪组织化程度提高,网络犯罪逐渐从个体行为向团伙化、集团化发展,形成更为复杂的犯罪网络。三是跨国犯罪日益增多,犯罪分子利用网络的跨国性特点实施跨国犯罪活动,加大了打击难度和国际合作的需求。四是网络犯罪与其他类型犯罪的交织融合趋势明显,如网络赌博、网络色情等犯罪活动的蔓延,使得网络犯罪问题更加复杂多元化。因此,未来网络犯罪的治理需要更加全面、深入和高效的国际合作与国内立法司法实践相结合的策略应对。

二、我国刑法修正案对网络犯罪的治理

(一)我国刑法修正案的发展历程

自1979年我国第一部刑法典颁布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刑法经历了多次修正。这些修正案旨在适应时代变迁,更好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特别是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刑法修正案对网络犯罪的治理给予了高度重视。从《刑法修正案(七)》到《刑法修正案(九)》及之后的修正,均涉及网络犯罪的相关规定,体现了我国立法机关对网络犯罪治理的持续关注与加强。

(二)刑法修正案对网络犯罪治理的主要内容

刑法修正案在网络犯罪治理方面主要包含以下内容:首先,针对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新型犯罪行为,修正案增设了相应罪名,并明确了构成要件和刑罚幅度,为打击这类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其次,修正案加强了对网络信息的保护,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等行为纳入刑事规制范围,有效维护了公民的信息安全和隐私权益。此外,修正案还强化了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监管责任,要求其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对于拒不履行的行为也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刑法修正案在网络犯罪治理中的作用与局限

刑法修正案在网络犯罪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通过增设新罪名、完善刑罚体系,修正案有效震慑了潜在的网络犯罪分子,降低了网络犯罪的发生率。另一方面,修正案明确了网络犯罪的法律界限和处罚标准,为司法机关办理相关案件提供了明确的指引,提高了办案效率和质量。

然而,刑法修正案在网络犯罪治理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由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犯罪手段的不断更新,修正案可能难以全面覆盖所有新型网络犯罪行为,导致法律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其次,网络犯罪的跨国性特征日益凸显,而国内刑法修正案在跨国合作与打击方面可能面临一定的挑战。因此,未来我国还需继续完善刑法体系,加强国际合作,以更加有效地应对网络犯罪的威胁。

四、我国刑法对网络犯罪的治理现状

(一)我国刑法中网络犯罪的相关规定

我国刑法针对网络犯罪制定了一系列相关规定,这些规定主要体现在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网络信息保护以及利用网络平台实施的传统犯罪等方面。具体来说,刑法第285条和第286条分别规定了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以及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为打击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针对网络信息保护,刑法也设置了相应罪名,如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以强化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此外,对于利用网络平台实施的金融诈骗、盗窃、贪污等犯罪,刑法也通过相应条款进行了规范。

(二)我国刑法修正案对网络犯罪的修订情况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网络犯罪的不断演变,刑法修正案在多个方面对网络犯罪规定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例如,《刑法修正案(九)》对网络犯罪的相关规定进行了重要补充,增加了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新型网络犯罪罪名。这些罪名的设立,旨在从多个角度打击网络犯罪,包括强化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安全管理责任、惩治网络预备犯罪行为和帮助犯罪行为等。此外,修正案还提高了部分网络犯罪的法定刑,以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惩治力度。

(三)我国刑法治理网络犯罪的成效与不足

在刑法治理网络犯罪方面,我国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不断完善刑法规定和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惩治力度,有效遏制了网络犯罪的高发态势,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然而,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由于网络犯罪的复杂性和隐蔽性,导致取证困难、追诉成本高昂等问题,影响了对网络犯罪的打击效果。另一方面,现行刑法体系在应对新型网络犯罪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部分罪名设置和刑罚配置可能无法完全适应网络犯罪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因此,未来需要继续完善刑法规定,提高刑法治理网络犯罪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还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跨国性网络犯罪带来的挑战。

五、国际视野下的网络犯罪刑法治理策略

(一)国际社会网络犯罪刑法治理的实践

在国际层面,各国对网络犯罪的刑法治理采取了多样化的实践方式。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欧洲部分国家,通过制定详细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网络犯罪的类型和相应的刑罚措施。这些国家还设立了专门的网络安全机构,负责监控和打击网络犯罪行为。同时,国际合作也在不断加强,例如通过签订多边或双边协议,共同打击跨国网络犯罪。

除了立法实践,国际社会还在网络犯罪的预防、侦查和技术手段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例如,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追踪和定位犯罪分子,加强网络安全教育以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以及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便于各国及时交流和协作。

(二)国际合作在网络犯罪刑法治理中的作用

国际合作在网络犯罪刑法治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网络犯罪往往具有跨国性,犯罪分子可能利用不同国家的法律差异和监管漏洞进行犯罪活动。因此,国际合作可以弥补单一国家法律的局限性,形成对犯罪分子的全面打击。其次,国际合作有助于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提升各国在网络犯罪侦查和防范方面的能力。最后,通过国际合作,各国可以共同研究网络犯罪的新趋势、新特点,从而不断完善和调整各自的刑法治理策略。

(三)国际经验对我国网络犯罪刑法治理的启示

国际社会的网络犯罪刑法治理经验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首先,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网络犯罪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对各种网络犯罪行为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制。其次,可以借鉴国际上的先进技术手段和侦查方法,提高我国在网络犯罪侦查和防范方面的能力。此外,加强国际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和协作,共同应对跨国网络犯罪的挑战。最后,我国还应注重提升公众的网络安全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减少网络犯罪的发生。

六、我国网络犯罪刑法治理策略的优化建议

(一)完善网络犯罪的立法体系

针对网络犯罪的不断演变,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网络犯罪的立法体系。具体而言,需要细化网络犯罪的法律条款,明确各类网络犯罪行为的定义、构成要件及法律后果,以适应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现状。同时,应增强立法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及时将新型网络犯罪行为纳入法律规制范畴,避免法律空白和滞后。此外,还应注重与其他法律法规的协调与衔接,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网络犯罪法律体系。

(二)加强网络犯罪的司法实践

在司法实践方面,我国应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确保法律得到有效执行。这要求司法机关加强对网络犯罪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判工作,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同时,应加强对司法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升其处理网络犯罪案件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网络犯罪案件的协作机制,加强跨地区、跨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形成打击网络犯罪的强大合力。

(三)提升网络犯罪防治的技术水平

技术是防范和打击网络犯罪的重要手段。我国应加大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具体而言,需要加强对网络安全漏洞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应发展先进的网络追踪、数据分析和取证技术,提高对网络犯罪行为的发现和打击能力。此外,还应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普及工作,提高公众和企业对网络安全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四)构建多元共治的网络犯罪治理格局

网络犯罪的治理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多方共同参与。我国应构建多元共治的网络犯罪治理格局,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具体而言,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企业应履行社会责任,加强自律管理和技术创新;社会组织应积极参与网络犯罪治理工作,提供专业支持和服务;公众应提高网络安全意识,自觉抵制和举报网络犯罪行为。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网络犯罪治理局面。

七、以刑法修正案为例的网络犯罪治理策略分析

(一)刑法修正案对网络犯罪治理的具体影响

刑法修正案作为完善我国刑法体系的重要方式,对网络犯罪治理产生了深远影响。具体而言,刑法修正案通过增设新罪名、扩大犯罪构成要件、提高刑罚幅度等措施,有效应对了网络犯罪的新情况、新问题。例如,《刑法修正案(九)》增设了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等,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安全管理责任纳入法律规制范畴,强化了网络安全保障。这些修订不仅丰富了网络犯罪的法律条款,还为司法机关打击网络犯罪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法律依据。

(二)刑法修正案在网络犯罪治理中的实施效果

刑法修正案在网络犯罪治理中的实施效果显著。首先,通过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惩治力度,有效震慑了潜在犯罪分子,降低了网络犯罪的发生率。其次,刑法修正案的修订使得司法机关在处理网络犯罪案件时更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提高了办案效率和质量。此外,刑法修正案还推动了社会各界对网络安全问题的关注,促进了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的完善和升级。

(三)刑法修正案对未来网络犯罪治理的启示

刑法修正案对未来网络犯罪治理提供了重要启示。首先,应持续关注网络犯罪的发展动态,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适应网络技术不断进步的现状。其次,应注重刑法与其他法律的协调配合,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网络犯罪治理体系。此外,还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共同应对跨国性网络犯罪的挑战。最后,应重视网络安全教育和普法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网络犯罪的认知和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1]潘月德.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法治化治理研究[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24,26(3):43-50

[2]晁金典.网络犯罪刑法走向、反思与路径选择[J].黑龙江社会科学,2023,(2):102-109

[3]向准.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探究——对《刑法修正案(九)》中关于网络犯罪规定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9-14

[4]肖星月.简析我国网络犯罪刑法立法的缺陷与完善[J].楚天法治,2022,(24):0057-0059

 基金项目:HKTD2024-01海南省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科研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