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电子电路的调试与安装能够将人们的主观理论转变为实践,通过这一过程实现了电子技术,能够对电子理论设计进一步完善。电子电路的调试主要是通过反复的测量、判断、调整,来达到电路设计目标,通过测试与调试来发现电路设计中的不足与故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使电子电路的各个元器件及集成块都能够正常工作。
一、电子电路的具体作用
电子电路能够将电子设备内部的连接控制关系以直观的形式进行展现,能够帮助设备安装与调试人员了解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内部结构,在电子电路图的引导下开展工作。一般情况下,将表达电子电路连接关系的电路图称为电子电路接线图,将表达电子电路装配关系的图称为装调图,将表达电路结构的图称为电路原理图。不同类型的电路图会有不同的用途与特点。
二、电子设备电路调试的方法
(一)断电观察法
在电子设备与电源开关断开的前提下,打开设备的外壳对内部原件进行观察。通过检查者个人经验,用直观的办法结合万用表的使用对内部原件的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内部是否出现接触不良、原件损坏等问题。如果实际电路与设计图纸中的电路之间存在偏差,那么还需要对该部分线路是否连接正确进行分析,检查出现偏差的原因。断电观察是检查调试工作开展的第一个步骤,由于许多设备故障的出现,都是因为内部线路连接错误,在刚刚装备好还没开始运行时出现问题,这些故障出现的情况,通过断电观察法直观观察就可以发现并解决,不进行检查直接通电会使设备体系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二)通电观察法
如果断电观察过程中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可以通过通电观察法进行进一步的检测调试。首先需要打开电子设备的外壳,使内部原件暴露出来接通电源,仔细观察各原件的运行状态,比如是否存在火星、烧焦、发热、冒烟等情况,如果存在这些现象,那么说明设备内部存在故障,需要及时断开电源并进行细致的检修。调试过程中可以多次断开连接电源,进行重复观察,发现故障出现的具体位点。
(三)零部件替换和整体比较法
通过使用性能良好的零部件代替设备体系中容易出现故障的位点,零部件替代后,如果设备可以正常运转,说明故障位点就在那一位置。这种方法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工作经验,操作简便,不需要使用任何仪器,可以及其迅速的故障解决办法。需要注意的是,用来替代的部件最好是可以直接安装,不需要焊接的部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进行随时的拆卸。
三、电子设备电路调试技术
(一)参数测试技术
参数测试主要是通过仪器来查找电子电路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在断电和通电两种情况下进行。断电测试是在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根据表里表示的标志来进行测量,能够检查出电子电路的连接线、焊点等存在的问题,如果所测试的数值与正常数值的差距较大,则要理性的的找出故障的存在点,及时排出。通电测试是在电源接通的情况下根据测量仪器对电路中的电压及各支路的电流进行测量并进行分析,准确判断故障发生的原因与具体部位。
(二)分割测试技术
该技术是对电子设备电路根据结构或者功能进行切割,形成独立的电路,然后进行分段测试,根据调试的方便与需求进行一级一级的检查,依次对电路板与各个部件进行调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将故障的范围缩小,提高检测效率,防止电磁场与工业的干扰。
(三)动态调试技术
动态调试主要是利用前级的输出信号作为后级的输入信号,运用自身的信号来检测电路的功能以及各个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包括波形的形状、频率、输出动态等。一般情况下模拟电路比较复杂,而数字电路的集成度高,测试与调试的工作量较小,只要元器件的选择合理,直流工作点的状态正常,逻辑关系就不会出现太大问题。
(四)线缆集成检测技术
该项技术主要是对线缆的导通电阻与导通电流进行精准测试,从而分析线缆的整体连接状况,通过在不同的电压下线缆对地、线间的泄露电流测量,来对线缆绝缘状况进行检测。系统会与外接计算机进行连接,通过数据分析软件以及相关数据库建立起语言程序,形成人机控制平台,在检测过程中,系统可以对检测线路进行逐点扫描,及时发现接触不良或短路的线路,将最终的测试结果以报告的形式进行打印,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处理模式完成线路导通和绝缘电阻的检测工作。通过该技术可以在电缆检测环节避免人为因素所造成的错检、漏检现象,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提高电路检测技术的国际竞争力与产品竞争力。
(五)整机联调
在对电子电路进行分段切割检测之后,做好各功能之间的接口电路调试工作,需要对全部电路进行接通,实现整机联调。整机联调需要对电子电路的动态结果进行观察,将各种测量仪器与系统自身信息及指标进行对比,对电路参数进行完善,直到符合设计要求为止。在电路调试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仪器进行分析,在运用示波器时,要确保被测信号的频率处于示波器能够显示的范围内,一旦频率过低、需要改变电路参数然后进行重新测量。在进行整机联调的过程中,必须对相关故障进行准确判断,不能够盲目的更换元器件,一定要根据电子电路原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电子电路整机调试的注意事项
首先,整机调试场地要避免工业、强功率电台以及其他电磁场的干扰,尤其在对高频电进行调试时,一定要在屏蔽的室内进行,在调试场地要配有良好的安全设施,在对大功率线路或者高压线路进行测试时要重点注意绝缘与隔离。其次,在使用专用调试设备与仪器仪表的同时,需要对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正确掌握。同时,测量仪器的接地、待测电路的接地必须一致。针对灵敏度较高的仪表连接线要采用屏蔽线。再次,在整机调试之前,要熟悉调试的部位、调试内容、调试步骤以及调试方法,对相应的图纸与工艺文件要做到充分理解。在调试过程中要将调试所用的工具、文件等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在严格观察检查之后方能通电,通电时要注意不同类型整机的加电程序,在带电调试的过程中要格外小心,避免触电。最后,在调试过程中,需要保持严谨的科学作风,一旦发现问题,要对故障产生的具体位置及原因进行详细分析,不可盲目的更换元器件。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电子设备电路进行调试时,相关人员有必要掌握正确的调试技术,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及时对电子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判断,在发生故障时,根据相应的电路原理,选择合适的调试方法,如果设备无法调试复原,那么就尽快更换新的设备。在调试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还要细心观察,做到认真负责,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电子设备的调试工作,进一步避免一些电路故障出现。
参考文献:
[1]任金鹏,白航空,雷阳.光电产品装调中电子电路的干扰问题[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1):89.
[2]许建雄.电气调试中电子电路的干扰问题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19(08):122-124.
[3]冯浩.电气调试中电子电路的干扰问题[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8):90-91.
[4]霍海波.电气调试中电子电路的干扰问题及对策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7):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