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教育部最新版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以英语的实际使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教学目标,教学模式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教学活动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变”,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要“融入并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元素”[1]。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融合从技术革新、教学范式演变、教学形式创新、信息技术功能提升等各个层面不断呈现新的面貌。另一方面,为顺
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要求,国务院和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加快高等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政策文件。例如,《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 提出要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提出要推动“课堂教学革命”“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指南》指出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创新,人类社会正逐步向信息化和科技化方向发展。而互联网技术,作为改变世界的硬核,赋予了教育理念新的生命和态度,为教育模式的革新进步提供了方向和动力,特别是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比如,数字平台对英语教学范式的革新,移动端为个性化学习创设了条件,教材信息技术让教学和学习资源变得立体和多维有趣,大数据技术更是创设了科学可靠的即时反馈和机器评价等。《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利用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和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总而言之,信息技术是广大高校英语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脚手架,并通过持之以恒的探索不断精进其与人才培养、教学过程深度融合[2]。
1 高校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现状分析
大学英语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特征。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也需要适应时代变化,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成了大学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届此,笔者对某云南一所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应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收到问卷198份。
1.1 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范围狭窄
在被问到“哪些教学环节中使用信息技术?”,大约90%的教师只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在课前准备与规划、课堂教学中,而不是太关注信息赋能教学评价、课后作业和答疑等环节。这说明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融入只涉及到课前和课中,而对于课后巩固和教学评价方面还是使用传统教学方式,而毋庸置疑课后巩固和教学评价对教学质量的提高非常重要。
1.2 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方式单一
约83.33%的教师用互动软件和互动式白板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互动,而对于教材配套学习平台和电子资料使用的教师只占16.67%。另外一组数据也佐证了这个问题,近70%受访者觉得教学资源或工具匮乏。这说明大多数教师已经借助信息技术激活了课堂,但是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方式还比较单一,在注重外嵌的平台和软件的同时却忽略了教材本身的信息化资源。而教材配套的信息化资源刚好能精准匹配教学活动,为教学创设了真实的情境供学生自主操练,很大程度为多维互动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3]。
1.3 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效果受限
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88.3%的老师利用信息技术,例如讨论论坛和在线协作工具,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但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来支持学生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创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在线学习环境的教师只占41%。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需要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否则势必会大大扼杀学生动力和能力,从而降低教学效果。
1.4 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深度不够
在“如何平衡信息技术的使用与教学理念的结合?”问题中,接近50%的受访者试图在课程中融入技术,但主要还是遵循传统教学方法。相比之下,精心规划,确保信息技术与我的教学理念(比如学生中心、合作学习)紧密结合的教师就只占16.67%。另外,选择“课程设计首先考虑如何通过技术来增进学生的学习体验,然后围绕技术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材料”的教师占25%,而选择“在课程设计中,尽量整合信息技术来适配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速度,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的教师占8.33%。这说明现实中的信息技术融合教学只是在教学过程中引进了互联网,但是从根本上并未改变教学结构和模式,同时在实践成果的转化方面较弱,在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深度融合理论建构方面,更是缺乏深入的、系统的思考[4]。
2 教材信息技术概述
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后,教材结构发生了变化,从以前的平面化、单一读写或听说的教材形成了立体式,拥有多种教学活动和设计的教材。教材的要素也发生了变化,传统要素(如大篇阅读或单词、传统的作业及教学方法)被新的要素所替代(如多媒体内容,网络内容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陈坚林,2010)。陈坚林(2005)也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工智能的扩大运用上,全面论述了计算机在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的地位,即从背后“辅助”走向了“前端”,也就是说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信息技术本应该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深度融合指的是深度融合技术与课程的无缝对接、隐性渗透、融为一体的过程”(胡加圣、靳琰,2015: 115) 。然而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并没有依托教材和信息技术实现深度融合,陈清润(2003)指出多数高校大学英语老师对现有教材依旧不满意,表示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打破。顾曰国(2006)总结了网络教材的六种形式即(1)文字+电子版;(2)文字+对应音频;(3)文字+对应视频;(4)文字+对应动画;(5)演讲材料;(6)引进材料。这六种形式只是单纯的将文字换了一种方式进行展示,信息化技术融合英语教学只流于表面,信息化技术也远远没有从“幕后”走向“台前”。
大学英语课程是我国高校非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通用基础课程,其主要教学内容包含“读写课程”和“听说课程”。王守仁(2013)强调要充分发掘大学英语的人文内涵,从而切实实现其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郑树棠(1996)指出,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只学习教材上的知识。信息化新时代使得学生不再满足于围绕教材吸收知识的学习方法,而更倾向于多种媒体和渠道吸收知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个性化创建大学英语课堂和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因此,教师要对教材有深入了解,深挖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并和教学环节和教学评价对接,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和创新教学的有效融合,而不能对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简单理解为“教师播放,学生听”。
3 信息化教材引领大学英语教学创新的策略探索
“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实现外语教育信息化的新途径、新方法。”这一共识要求外语教材信息技术的作用从过去的辅助、支撑、整合,向现阶段的“技术”与“课程”实现无缝对接、隐性渗透、融为一体融合发展的深度融合。选用信息化教材,充分使用教材中信息化多媒体资源和配套网络平台并让其参与教学过程中,不仅优化了教学范式和丰富了教学内容,比如实现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实现优质立体多维的学习资源的共享,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结构,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出发,为学生课前、课中、课后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供了资源和条件,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实现主体角色的变化,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5]。
以《新时代大学基础英语》为例,它较好的发挥了教材的信息技术优势,基本解决了学生课前课后线上学习资源的需求,同时帮助建立立体多元互动的课堂形式。我们对某高校的教师群体做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00份,收到问卷100份。其中83.33%认为信息化教材丰富了教学策略、提升课堂互动与学生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而教材配有相应的网络教学平台,100%受访者认为此本信息化教材教材配套资源丰富,为师生提供智慧服务体系,方便实施混合式教学,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教材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PC端和移动终端学习平台,包含英语基础训练及四级模拟题,可供不同基础的学习者选择性学习,最终真正实现依托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创新,帮助学生构建自主化学习、协作性学习、个性化学习的建构式学习模式,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具体说来,《新时代大学基础英语》综合教程从教材与人才培养目标、教材与技术、教材与技能等方面都为信息技术和大学英语教学深度融合提供了重要保障,有助于让授课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的使用方法,深挖教材的信息技术元素和服务,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等努力探索创设良性大学英语教学系统。
3.1 重组教学内容与结构
本系列教材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结合,创造性地将英语学习从听、说、读、写、译的技能训练,转变为读、写、思、辨、创的培养,旨在通过教材以及配套网络资源的中英文篇章学习和视频嵌入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思辨,将思政内容与语言学习有机融合,做到入心进脑,同时依托“两性一度”金课理念,重塑教学内容和精选信息化板块作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构建“知识输入转变为能力输出”教学模块,使得英语教学形式更为丰富,真正联系起现实生活场景,学生不再是机械记忆,而是在英语学习中学会了理解记忆,提高了英语的日常使用能力,最后使用多维互动教学方法,打破课堂沉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设计要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将教学从课上延伸到课外,构筑有效外语学习环境。这将改变外语课堂教学结构,并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实现人的发展[6]。
3.2 突出“复合型”人才培养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和错位发展。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新时代大学基础英语》互动式教学平台带领学生自主建构语言知识与文化素养,构建生成性教学; 课中根据文章主题,进行回答问题、复述、阐述等训练,开展对课文“主题”进行深度理解的活动,引导学生在语言知识、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探究内在联系,思辨内在意义,提升文化素养,从而构建了探究式教学; 课中活动以小组“协作式”模式进行讨论,学生逐步形成“学习共同体”,强化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与能力,构建协作式学习。随堂练习可以把讲过的学习内容进行测验,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通过过程性考核等活动的选择,实现预设的内容与互动之间紧密关联。对学生课堂活动参与情况产生的数据进行统计,提供有力的数据来支持教师不断的完善。
通过以上探究式、体验式、案例式个性化学习来不仅能提升人文素养、跨文化能力、复语能力等培养学生语言综合技能和思辨素养、协作意识,还能通过网络平台上的学习记录监控来强化学习过程管理在,增强过程性考核力度,丰富评价方式,从而为下阶段的教学提供参考和[7]。
3.3 构建“网络平台+个性化”学习模式和数字评价体系
网络时代的到来让学生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换言之,信息技术成了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他们在数字化情境中自主发现、分析信息、获取信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网络信息技术突破时空限制并创设情景,使远程教育成为可能.它提倡的是一种随时随地的学习方式.学生可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自主掌握学习进度。与《新时代大学基础英语》配套的智慧课程网页版和移动终端App可供教师和学生下载使用,包含教材内容以及教学备课资料、教学课件、教案、微课视频和题库等。通过大量、反复的符合学生个体英语水平的知识拓展及能力训练,学生在获得了丰富的学习材料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语言学习环境中人机互动式学习,他们的英语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另外,教师可以在教材提供的网络平台上安排教学与测试,检查学生自主学习进度和效果,评估学生学习成绩等。更值得一提的是,教材配套的网络平台汇聚了大量的国内外优秀的学习资源供免费挑选,为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了绝佳的体验感[8]。
信息技术作为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已经逐渐被有效地融入到学科课程的有机整体中,组成了一个新的整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以教师、教材为中心,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参与性,并通过让学生充分使用信息技术成为学习者强大的助手,同时也重视教材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和学习空间的环境创设的影响,使教学更具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作业协同化。这样的融合才有助于建构知识框架,促进学生的素养和能力的提高,从而满足信息时代下对人才的需求,并进一步培养终身学习的态度和承担建设国家的责任。让我们一起携手充分专研信息化教材,应用信息化手段,融入信息化设计和任务,不断推进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王守仁.总结经验,深化改革,开创大学外语教学新局面[J].外语界,2009,(01):5-8.
[3]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教育部最新版)[EB/OL].http://www.sohu.com/a/125489097 488760,2017-02-05.
[4]王守仁.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J].外语界,2013(6):9-13.
[5]郑庆.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J].数码世界,2020,(11):121-122.
[6]廖冰舒.“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才智,2024,(28):93-96.
[7]李永秀.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创新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论坛,2019,(01):53-56.
[8]孙海红.“互联网 + ”背景下大学英语线上教学质量提升策略[J]. 校园英语,2021( 12) :23 -24
基金项目:本文为邦言(上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3年“新时代外语教育”研究课题 :“新时代大学英语教材信息技术和教学创新研究-以《新时代大学基础英语》为例”合同号:2023年第(54)号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H319.3
作者简介:刘雯(1983-),女,汉族,湖北荆州人,硕士研究生,云南工商学院,英语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