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发展,促进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政府等多方合作,建立多元创新主体协同的创新组织形式,是有效整合科研资源、提高创新效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为此,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并从2012年启动了“2011计划”,推动高校与各种创新主体紧密合作,实现优质创新资源的充分共享,从而提高国家的人才培养与科研能力[1]。通过协同创新策略,推动研究生教育的良性、有序发展,是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目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研究生教育以理论研究为导向,形成了以学术性人才培养为主的模式。目前,我国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使现行研究生教育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
(1)高校的组织结构大部分都是按照学科和专业来划分的,分为不同的学院和基层学术组织等。在各个部门、各学科、各专业、科研与教学之间,界限清晰,这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而且也很难建立起一个互相支持、互相渗透的研究生培养系统,高校内部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协同培养,难度很大。
(2)长期以来,各高校都是采用单一课堂授课的方式。因人设课的现象比较普遍,大部分课程都是一名老师从头到尾地讲解。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如实验室的建设、实验室的环境、资金的投入等,都会导致实验教学环节的弱化。在课程设置方面,“大学科,宽基础”的教学理念并未充分体现和落实,以传统的学科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忽视了课程设置的学科交叉[3]。
(3)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仍然是单向的“点对点”的导师负责制,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由指导教师在制定计划、指导学生选课、发表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论文的写作和评审等过程中给予全方位的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常常受制于导师本身的学科专长,局限于狭窄的学科领域,学术视野受限[4]。
二、重庆科技大学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生培养现状
2012年,在原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的基础上,由重庆科技大学作为牵头单位,联合重庆三峰环境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组建了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协同创新中心。一直以来,中心不断深化改革,逐渐形成了“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机制。中心在2016年获批重庆市教委择优资助的基础上,于2019年正式获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成为我校首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中心自成立起,就一直围绕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置技术与装备,通过校内、校校、校企间组建跨学科的科研攻关团队,团队成员涵盖机械、能动、化工、控制、材料等多学科领域的专业人才,先后成功开发出高速离心式雾化器、液压系统、大型多段式机械炉排系统、燃烧控制系统等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装备,并实现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成为重庆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典范。
在此背景下,中心依托国家服务特需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于2015年开始正式招收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截止目前,中心共培养毕业研究生7届,在读研究生70余人,超过所在学院在读研究生总数的三分之一。中心始终以项目为纽带,坚持贯彻实施学校提出的“2461”研究生培养模式,并不断融入协同创新的要求。总的来说,在培养高质量和创新型研究生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研究生整体生源质量较为薄弱
作为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重庆科技大学研究生培养的社会声誉度还有待提升。目前研究生主要来源于本校,调剂招生比例高,且受限于学位点的招生方向限制,学生的学科背景也较为单一。以机械学院为例,目前在读研究生大部分来源于机设和机电专业,能动专业学生较少,不利于建立以多学科融合为基础的协作创新环境。
(2)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不尽完善
由于目前我校目前的整体研究生规模较小,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基本上都是以学院为单位进行制定,且相当部分课程的设置仅仅是根据授课教师的学科背景,简单照搬某一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而对于不同学科背景学生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培养考虑不足,也更难谈及学科交叉和融合。虽然在培养方案中对不同学科方向提出了补休课程的要求,但由于相关过程监督和考核机制的缺失,实施效果不甚理想。
(3)研究生培养的开放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方面,受其知识体系、思维习惯、研究领域及研究方式的制约,其所带的学生往往受制于导师的思维定势,难以走出自己的研究圈。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其学术视野、思维方式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受限,长期下去,很可能会出现“近亲繁殖”, 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性思维等方面都是不利的。另外,传统的“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指导老师的学术水平、科学研究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不利于指导老师和学生的整体能力的提高。
三、跨学科导师团队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通过跨学科研究和学科交叉培养从而实现协同创新是大势所趋。协同创新中心作为打破单一学科限制所建立的跨学科研究平台,给我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带来历史性的机遇。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实施主体和第一责任人,导师的素养和能力水平很大程度决定着研究生培养的质量[5]。重庆科技大学创新提出并实施的“2461”研究生培养模式,将导师队伍建设放在了首要位置,通过大力推进校企“双导师制”,对研究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学术视野的开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以“多学科导师制”为基础的研究生教育模式,通过系统研究与实践,为我校的研究生人才质量提升探索出新的方向并积累有益的经验,主要改革举措如下。
(1)建立跨学科研究生的二次定向选拔标准
在学校的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研究生的质量在短期内很难得到大幅度提高。在已有生源基础上,通过二次选拔定向挑选具备跨学科研究潜力的优秀学生。弱化对单一学科背景知识的限制与考核基础上,强调以能力为导向进行选拔考核,在重点分析跨学科研究需具备的核心素质的基础上,并将其细化为可执行的指标点,融入研究生的招生选拔复试工作方案。
(2)跨学科导师团队的组建模式与管理考核机制
目前国内实行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大都基于同一学科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搭配,这很大程度上化解了研究生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有利于青年教师迅速发展,同时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然而受限于校内各院系、部门间分割管理,且相互竞争考核的管理运行机制,跨学科导师团队在学生学科归属、成果分配与共享、经费使用、考核与激励等方面均面临较大的困境。以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中心为平台,建立了以项目制为纽带和以成果产出为导向的跨学科导师团队组建模式。
(3)跨学科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改革
以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置所涉及的能动、化工、材料和机械等核心学科为基础,组建跨学科的教师授课团队,共同研究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和具体授课方案。打破了以往各专业单纯堆砌的“章节式”课程结构,发展出能够反映多学科知识整合的工程案例。以任务为中心,在老师的帮助下,探索并实施“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探究式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充分地融入到问题解决的探究性学习之中,这样就能了解到多个领域的视角,并且能够运用多领域的工具,提出并实施研究与之相适应的学生成绩评定方法。
(4)建立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与评价考核机制
以实验室轮转作为研究生开展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基础,研究生在课程学习阶段同时进入各跨学科实验室轮转,通过集中性的实践,快速理解和掌握各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小组例会制度为核心,研究建立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常态化运行模式。通过广泛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自身实践逐渐摸索形成目标清晰、过程可控、结果可考核的实验室轮转和小组例会管理制度体系。
四、改革实践成效
依托重庆科技大学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先后组建了多类有机固废协同气化技术、低品位余热/余压资源利用技术与装备、县域垃圾小型清洁焚烧技术与装备、氢能与燃料电池等跨学科的科研创新和导师团队,各团队成员涵盖机械、能动、冶金、材料、化工、控制、安全等校内的多学科人才队伍。近年来,该中心已完成了30多个省级课题,以及50多个横向课题,每年投入的科研资金超过1000万元。其中向伟教授的垃圾压缩系列技术成果实现企业应用转让,转让金额达360余万元。周雄教授主持的“低品位铅基多金属资源绿色高效协同冶炼关键技术与装备”获2022年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为我校首次牵头获此类奖励。在良好科研平台、充足科研项目以及跨学科导师团队的强力支撑与保障下,中心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近3年共培养毕业及在读研究生50余人,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获批校级以上研究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先后获得全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大赛一等奖以及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等奖项,研究生就业率均保持在100%,获重庆市优秀毕业论文、优秀研究生等省部级荣誉10余人次。
参考文献
[1] 王洪才,孙佳鹏.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现状与前瞻[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2,(06):1-7.
[2]魏淑艳,张博文,武育芝.我国研究生培养政策范式变迁与思考——基于1949—2020年政策文本的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21,(11):79-88.
[3] 李露,罗晓燕,刘博,等.面向新工科的“多元交叉”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21,19(01):53-58.
[4] 吴婧,李情,尹定洪.分类培养模式下完善研究生导师制的探讨[J].重庆医学,2016,45(13):1860-1861.
[5] 徐岚,陶涛,周笑南.跨学科研究生核心能力及其培养途径——基于美国IGERT项目的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05):61-68.
作者简介:柏继松(1985.11),汉,男,四川开江人,博士研究生,教授,主要从事先进能源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