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融合德育的探讨
李萤玲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萤玲,. 新课标下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融合德育的探讨[J]. 英语教学,2025.3. DOI:10.12721/ccn.2025.159961.
摘要: 五育并举,德育为先。英语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语言表达形式,也是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保障。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小学英语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语言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对学生品德教育的渗透与融合。本文旨在探讨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融合德育,提出了一系列融合德育的策略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英语;德育
DOI:10.12721/ccn.2025.159961
基金资助: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课程的育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科,其教学过程不仅是语言技能的训练,更是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融合德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形成榜样示范,做好德育引领

小学生年龄尚小,具有较强的向师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对教师大多保持一种“崇拜”心理,教师的思维和行为大多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并且对学生的影响也较为深远。因此,为将德育渗透融合至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英语教师本身先要以身作则,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并将此类元素同步融合到教学行为、兴趣爱好甚至是言谈举止中,通过耳濡目染的形式感染学生心灵,使学生在德育的引导下,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为从德育的角度渗透不同的文化礼仪,亦为帮助学生掌握更全面的英语用语,在每次课堂教学前后,教师可结合“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students”(同学们早上好 / 同学 们下午好)、“Welcome to class”(欢迎大家来到 课堂)、“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们)、 “Looking forward to meeting you next time”(期待下次与大家见面)等句式,侧面传递礼仪知识。同时,引导学生以英语的形式对教师做出回应,如“Hello,teacher”(老师好)、“Thank you,teacher” (谢谢老师)、“Goodbye, teacher”(老师再见)。除 此之外,教师还可尝试将文明用语与积极的评价语 言融合到日常教学中,如在学生完成某项英语学习 任务后,以“Good job”(好样的)、“Great”(太棒了)的形式对其进行表扬;在学生遭遇学习阻碍时以“Do you need my help?”(需要我的帮助吗?)的形式进行询问,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影响和熏陶学生,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中逐步了解文明礼貌用语的重要性,实现英语口语能力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同步提升。

二、利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创造适当的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并将德育准则融入其中,使学生能够通过模拟真实的环境来学习、体会、交流和协作。例如,在讲解PEP人教版四年级上册“Unit 5 Dinner is ready”时,教师要明确教学的主题,并在教学中渗透生活化元素,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并能熟练运用。如在学习了基本的词汇、句式和语法之后,教师可以设计“饭店就餐”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扮演“服务员”和“顾客”模仿课本内容进行对话:“What food do you have? ”“beef、chicken、noodles、vegetable……”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树立“以貌待人”的正确价值观,并将这一礼仪文明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三、挖掘隐性资源,实现全面融合

面对飞速发展和变化的社会,英语德育也应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与时俱进,即把握英语课堂中每个渗透和实施德育的契机,做好德育的宣传工作。事实上,许多英语知识点,如词汇、句子中均隐藏着德育元素,挖掘此类元素更有助于提升英语德育育人效果,实现德育引领作用。因此,教师不仅要围绕教材主题拟定德育方向,还须挖掘英语教材中的隐性资源,把握德育的突破口,使德育实施过程更为直观、德育实施更为有效,实现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以三年级英语上册《Colours》为例,本单元内容包含诸多代表颜色的词汇,如“red/blue/green/yellow”等,并且涉及“What color is it? It’s...”等句式。单从词汇和句型内容来看,并无明显的德育元素。对此,教师应发现德育契机,突出知识点中的隐性资源。如实际教学过程中,可结合信息技术设备展现不同国家国旗的图片,如“荷兰”“法国”“丹麦”“俄国”等,先组织学生尝试以英文词汇的形式描述国旗的颜色,由此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点的印象。在描述完成后,向学生展示中国国旗,并询问学生:“What are the colors of the national flag of China?”(中国国旗由哪几 种颜色组成?)“What do different colors mean?”(不同颜色分别代表哪些含义?)以问题突出中国国旗——五星红旗。同时,把握德育契机,向学生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除假期和恶劣天气以外,全日制中小学生必须保证每周一参加一次升旗仪式。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将德育元素渗透其中。小学英语教师想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要以新课标为指导,全面探索德育元素渗透路径,改变固有的教学认知观念,将德育元素和教学内容相互融合,运用多元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驱动力得到有效激发,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从而提升小学英语德育效果,帮助学生在掌握所学内容的同时,道德素养得以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艳萍.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情境教学与德育渗透融合探究:以牛津英语教材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23(30):82-83.

[2]杨梅娟.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英语教学德育渗透的探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23(19):65-68.

[3]朱洁莲.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开展的策略[J].启迪与智慧(上),2024(1):86-8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