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急诊科护理实践中应用新型技术对患者救治效果的研究
韩瑛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韩瑛 ,. 当代急诊科护理实践中应用新型技术对患者救治效果的研究[J]. 国际教育论坛,20246. DOI:.
摘要: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技术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通过分析急诊科护理中信息化技术、智能化设备和远程监控技术的应用现状,探讨了这些技术在不同护理环节中的具体应用效果。研究表明,新型技术在提高急诊护理效率、改善患者救治效果以及提升护理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同时,本文还分析了新型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伦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未来,新型技术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将向智能化、个性化和数据化方向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 新型技术,急诊科护理,信息化技术,智能化设备
DOI:
基金资助:

引言

急诊科作为医院的前沿阵地,承担着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任务。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技术在急诊科的应用日益广泛。这些技术的引入不仅提升了急诊科护理的效率,也在提高患者救治效果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旨在探讨新型技术在急诊科护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及其对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以期为急诊科护理工作者提供参考。

1 新型技术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现状

急诊科作为医院的第一线科室,承担着处理各类急危重症患者的职责,因此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救治效果。传统的急诊护理工作主要依赖于人工操作和纸质记录,护理人员需要对每位患者进行初步评估、生命体征监测和急救措施的实施。然而,随着急诊患者数量的逐年增加,病情复杂度的提升以及医患比例的不平衡,传统护理模式在应对高强度、高压力的急诊环境中显得力不从心。人工操作的局限性使得护理人员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信息收集和处理,信息传递的滞后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急诊科整体的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新型技术逐渐被引入急诊科护理实践中。信息化技术、远程监控技术和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在提升急诊科护理工作效率和改善患者救治效果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大幅提升了患者信息的获取和管理效率,例如电子病历系统使得护理人员能够在患者入院的第一时间获取其过往病史、过敏史及当前用药情况,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急诊信息管理系统还能够将患者的各项检查数据、治疗记录实时更新并存储,护理人员可随时调取相关信息,从而避免了传统纸质记录易丢失、易出错的问题。这不仅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也减少了护理人员在信息记录上的时间消耗,使他们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患者的实际护理中。

远程监控技术也是近年来急诊科护理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新型技术之一。通过远程监控系统,护理人员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这在一些急诊病患较多的情况下尤为重要,能够有效减少护理盲区,提升急诊救治的安全性。以某三甲医院急诊科为例,自引入远程监控技术后,护理人员能够在监护室以外的区域实时了解每位患者的状态变化,及时呼叫医生进行干预,有效降低了病情恶化的发生率。此外,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也极大地改善了急诊护理的效率。比如,智能输液泵的使用可以精确控制药物的输注速度,减少了护理人员手动调节的时间和精力,从而避免了传统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药物输注过快或过慢等问题。

然而,尽管新型技术在急诊科护理中展现出了诸多优势,但其应用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技术适应性问题。许多护理人员对新型技术的操作不够熟练,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大的护士,对新设备的学习和适应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培训,这导致了部分护理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从而影响了设备的正常使用。其次是设备的可靠性问题。部分智能设备在高负荷工作状态下容易出现故障,例如心电监护仪、自动除颤仪等设备在长时间连续使用后可能出现数据不准确、报警失灵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急诊工作的连贯性和安全性。此外,患者和家属对新型技术的接受度也存在一定的疑虑,尤其是一些老年患者,他们对远程监控和电子病历系统的隐私性和安全性表示担忧,认为这些技术可能会侵犯他们的隐私权。因此,在推广新型技术时,急诊科护理人员和管理者需要做好充分的解释和沟通工作,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新型技术的信任和理解。

2 新型技术在急诊科不同护理环节中的具体应用

新型技术的引入使得急诊科护理工作在不同环节中得到了显著提升,尤其是在患者评估、抢救过程和重症监护中的应用。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护理效率,还改善了患者的救治效果。以下将从信息化技术、智能化设备和远程监控技术三个方面探讨其具体应用。

2.1 信息化技术在急诊护理评估中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在急诊护理评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的急诊评估依赖纸质记录和人工询问,存在信息采集不全、传递不及时的问题。电子病历系统和患者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改变了这一局面。护理人员可以在患者到达急诊室的第一时间通过系统调取其病史、过敏史及当前用药情况,迅速完成初步评估并制定护理计划。例如,某医院引入信息化技术后,患者入院评估时间从15分钟缩短至10分钟,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信息化技术还实现了患者信息的实时更新与共享,各科室护理人员可以同时获取患者的最新检查结果和治疗记录,避免了信息滞后和遗漏现象。这种高效的信息管理不仅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还提升了多科室协作的效率。

2.2 智能化设备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

智能化设备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抢救过程的精确性和安全性。便携式心电监护仪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并在出现异常时立即发出警报,提醒护理人员及时干预。例如,一位心肌梗死患者在抢救过程中,通过便携式心电监护仪发现心律异常,护理人员得以及时启动急救措施,为患者争取到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智能输液泵也极大地改善了药物输注的精确性,避免了传统手动调节输液速度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它能够精确控制药物输注速度,尤其在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确保药效达到最佳状态,同时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这些智能设备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急诊抢救的成功率。

2.3 远程监控技术在急诊重症监护中的应用

远程监控技术在急诊重症监护中的应用实现了急诊科与重症监护病房(ICU)之间的无缝对接。通过远程监控系统,急诊科护理人员可以随时监测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与ICU团队实时沟通。这种技术在急诊抢救后的过渡护理中尤为重要,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转入ICU后的二次抢救发生率。例如,一位重症感染患者在急诊科接受初步治疗后,生命体征仍然不稳定。急诊科通过远程监控系统与ICU团队提前沟通,为患者转入ICU后的进一步治疗做足准备,降低了病情恶化的风险。

3 新型技术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新型技术的应用为急诊科护理工作带来了显著提升,从患者的救治效果、满意度到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各方面均有改善。以下从三个方面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3.1 患者救治效果的量化分析

为了评估新型技术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常用的量化指标包括患者治愈率、病情稳定率和抢救成功率等。例如,某市级医院急诊科在引入电子病历系统、智能监护设备和远程监控技术后,患者的平均治愈率从68%提升至80%,抢救成功率从70%上升至85%。这些数据表明,新型技术使护理人员能够更快地进行患者评估与救治,尤其是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提升了整体救治效果。

此外,新型技术还有效降低了患者病情恶化的概率。通过对比发现,智能监护设备的应用使急诊科患者的病情恶化率降低了20%,说明这些技术在病情管理和实时监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患者的康复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3.2 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

除了量化数据外,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也是评估新型技术应用效果的重要指标。某医院急诊科对接受过治疗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5%以上的患者对新型技术的应用表示满意。他们认为,电子病历系统减少了重复问诊时间,远程监控技术提供了持续的监护,让患者感到更安全。

此外,智能输液泵的使用也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感。许多患者表示,智能输液泵的精确控制避免了传统输液过程中出现的输液过快或过慢问题,减少了不适感。同时,输液结束时的自动报警功能也让患者和家属感到更加安心。这些主观感受的提升反映了患者对新型技术的信任,为急诊护理工作进一步改进提供了方向。

3.3 护理人员工作效率的提升

新型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善了患者救治效果,还显著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电子病历系统的应用使护理人员能够快速录入和查阅患者信息,节省了30%的信息录入时间,让他们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实际护理中。特别是在患者人数多的高峰期,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压力和工作量。

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也减少了护理人员的体力劳动强度。例如,智能输液泵的精确控制减少了手动调节的失误风险,便携式心电监护仪使护理人员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减少了频繁巡视的需求。某医院数据显示,引入这些设备后,护理人员因操作失误导致的输液错误率降低了80%,工作满意度也显著提升。

4 新型技术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前景与发展建议

新型技术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护理质量,还为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为了有效推广这些技术并应对相应的挑战,本文从推广策略、伦理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三方面进行探讨。

4.1 新型技术在急诊护理中的推广策略

在急诊科推广新型技术,首要任务是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护理人员需要掌握新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维护技巧,以确保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使用。医院应定期组织培训和实操演练,提高护理人员对新技术的熟悉度和应变能力。此外,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也是推广策略的重要环节。急诊科患者病情复杂多样,应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新技术进行应用,例如对重症患者优先使用智能监护设备,而对轻症患者则更多依赖信息化管理系统,以提高整体护理效率。

同时,医院管理层还需加大对新型技术的资金投入。设备的更新和维护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确保设备在高强度的急诊环境中稳定运行。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降低设备故障率,保障急诊科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2 新型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问题探讨

新型技术的应用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伦理问题。远程监控技术在提升护理效率的同时,也可能引发患者隐私泄露的担忧。医院在应用这些技术时,应确保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避免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使用患者数据。同时,智能设备的误操作可能带来医疗风险。例如,智能输液泵如果操作不当,可能导致药物剂量错误,造成严重后果。对此,医院需要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和应急预案,并确保每位护理人员都经过系统培训,具备操作资质。

4.3 新型技术在急诊护理中的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新型技术在急诊护理中的发展将趋向智能化、个性化和数据化。智能决策系统可以实时分析患者数据,帮助护理人员快速做出准确判断,减少人为误判的风险。物联网技术将实现设备间的信息共享,使护理人员能够更全面地掌握患者病情,提高急诊科整体工作效率。

个性化护理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整合患者的个人健康数据,结合基因检测和生活习惯等信息,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护理方案,提升治疗效果。此外,数据化管理将助力急诊科的资源优化配置。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预测急诊患者流量和病情分布,提前做好应急准备,提高急诊科的服务质量。

5 结论

本文探讨了新型技术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具体应用、效果评估以及未来发展前景。新型技术的引入,不仅提升了急诊护理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救治效果,还改善了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人员的工作体验。尽管在应用过程中面临一些技术适应性和伦理问题,但通过合理的推广策略、系统的培训和完善的操作规范,这些问题可以逐步解决。未来,随着智能化和数据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急诊科护理将实现更加精准和高效的服务,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桃,郝楠楠,李晓丹,等.前瞻性信息化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对提高急诊科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3,30(07):156-159.DOI:10.19792/j.cnki.1006-6411.2023.20.041.

[2]任端.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管理对急诊科患者抢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2,39(06):74-76.

[3]陈巧玲,叶贝贝,吕爽爽.信息化考核平台在急诊科护理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医院管理论坛,2022,39(02):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