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理念融入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价值、困境与路径
王丹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丹,. “双减”理念融入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价值、困境与路径[J]. 国际教育论坛,202410. DOI:.
摘要: 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进,中小学教育正迎来深刻的变革,本文聚焦于“双减”理念与小学体育教学的结合,探讨其带来的价值、面临的困境及可行的实施路径。通过分析发现,“双减”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融入,不仅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有显著效果,更在心理、社会适应等多方面展现出深远影响。然而,资源不足、教师专业能力局限及家校观念差异等问题成为实施的难点,本文提出加强资源配备、教师专业发展、家校沟通与合作及创新教学方法等策略,以期推动“双减”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双减”理念;中小学体育教学;价值;困境;路径
DOI:
基金资助: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双减”政策作为减轻学生负担、促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小学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使命。如何将“双减”理念有效融入小学体育教学,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探讨的课题。本文旨在从实践层面出发,深入剖析“双减”理念与小学体育教学的结合点,为相关政策的实施与教学改革的深化提供有益参考。

一、“双减”理念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价值

(一)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对于小学生而言,身体正处于快速发育阶段,适当的体育锻炼至关重要,融入“双减”理念的体育教学,能够确保学生在繁重的学业之余,获得足够的体育活动时间,不仅有助于学生的骨骼生长、肌肉发达,更能显著提升其心肺功能,为学生未来的身体健康奠定坚实基础。

(二)提升心理素质

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挫折与困难,如比赛失利、技能难以掌握等,然而,正是这些经历,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心理锻炼机会。通过学习如何面对失败、调整心态,以及如何在团队中与同伴有效沟通,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抗挫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

(三)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体育教学中,许多项目需要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如篮球、足球等团队运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运动技能,更能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出强烈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活动中,学生会接触到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同伴,这为他们提供了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适应社会的宝贵机会。通过参与各种体育竞赛,学生还能学会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如何在不同场合中展现自己,这些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双减”理念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困境

(一)资源配备不足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体育教学时长有所增加,这无疑对体育场地和器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实情况是,许多学校的体育资源仍然停留在过去的水平,无论是场地的面积还是器材的数量和种类,都难以满足新的教学需求,资源上的匮乏不仅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教师专业能力有限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体育教师需具备更加全面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以适应日益多样化的教学需求,然而,目前部分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尚待提高。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技能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给“双减”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深入实践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三)家校观念差异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部分家长仍然过分看重孩子的学业成绩,忽视了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关注,认为体育课是“浪费时间”,甚至会对孩子的学习造成干扰。这种观念上的偏差不仅影响了家长对体育教学的支持和配合度,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与社会认可度。

三、“双减”理念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路径

(一)加强资源建设

体育教学资源的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因此,政府和教育部门应首当其冲,加大对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的投入力度,不仅意味着资金的支持,更包括政策上的引导和规划。例如,可以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学校体育设施的更新和升级;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学校与社区、企业等共享体育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在加强政府投入的同时,还应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教育资源建设。社会力量的参与不仅可以带来资金上的支持,更能为体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公益捐赠等方式,引入先进的体育设备和教学理念;借助社会体育组织的专业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竞赛,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是体育教学的核心力量,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双减”理念能否真正融入体育教学,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视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包括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参加专业培训课程、邀请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等多种形式。通过这些培训活动,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技能,还能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体育教师自身也应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追求专业成长和进步,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体育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探索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尝试将游戏元素融入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或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大数据分析等,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为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还可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通过设立教学奖励、开展教学比赛等方式,充分肯定和表彰那些在教学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建立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定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估和指导,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

(三)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

在“双减”背景下,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充分认识到家长在体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家长会、开放日等多元化活动,积极与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这些活动不仅是展示学校体育教育成果的平台,更是向家长传递体育教学理念、价值和意义的重要途径。沟通过程中,学校应着重强调体育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健康体魄、良好运动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方面的独特作用,通过深入交流,争取家长对体育教学的支持和理解,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学校还可以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孩子的体育活动中来,组织亲子运动会、家庭体育挑战等活动,让家长与孩子共同体验运动的乐趣,增强家庭对孩子的体育锻炼支持度。这种家校联动的体育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还能在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四)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双减”理念指引下,小学体育教学应更加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摒弃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寓教于乐的新方法。游戏化教学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创新手段,通过将体育教学内容与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运动技能,提升身体素质,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接力传球”、“投篮比赛”等游戏环节,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篮球的魅力,激发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情境教学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体验和理解运动技能。例如,在田径教学中,教师可以模拟“奥运会田径比赛”的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的运动员和观众,亲身体验田径运动的紧张与刺激,更加深入地理解田径运动的精神内涵。除了游戏化与情境教学外,教师还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体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体验各种运动项目;利用智能穿戴设备实时监测学生的运动数据和健康状况;利用在线教育平台提供个性化的体育教学资源等。这些科技手段的应用不仅能够丰富体育教学形式与内容,还能提高体育教学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五)完善评价体系

在“双减”理念的指导下,完善体育评价体系成为小学体育教学创新的重要一环,这一体系应打破传统单一的评价模式,转向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方向,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进步情况。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关键,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能水平,还要重视他们的体育态度、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通过设置多样化评价指标,如参与度、努力程度、团队贡献等,能够全面评价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准确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个性化评价的实施至关重要,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在体育方面的兴趣、特长和发展潜力各不相同,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评价标准和发展计划。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注与被尊重,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帮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感。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定期的教学评估、同行评议以及学生反馈等方式,可以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工作态度,从而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和发展机会,有助于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还能进一步推动小学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减”理念与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机结合,意义重大,而且具有深远的实践影响,通过加强体育教学资源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增进家校之间的紧密合作以及持续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够确保“双减”理念在体育课堂中得到深入贯彻。这种融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还能培育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与竞技精神,为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教育的长远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志鹏,李淑敏,陈培荣.“双减”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3(15):148-150.

[2]王伟德.“双减”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优化策略[J].甘肃教育,2023(14):40-43+49.

[3]刘尤强.浅析双减政策视域下中小学体育教师如何改善体育课教学效果[J].体育世界,2023(05):63-65+75.

作者简介:王丹(1985.7—),男,汉族,山东青岛人,本科,二级教师,从事小学体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