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巡检机器人人员与异物识别预警的研究
彭磊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彭磊,. 煤矿巡检机器人人员与异物识别预警的研究[J]. 煤炭技术研究,202412. DOI:10.12721/ccn.2024.157537.
摘要: 本文着重探讨了煤矿巡检机器人的人员识别技术,包括面部识别和红外传感器,并且分析了煤矿巡检机器人的异物识别技术,包括激光雷达传感器与机器学习算法,通过对比它们的优点,以充分降低作业风险,使煤矿开采作业更加安全。
关键词: 煤矿巡检机器人;人员识别;异物识别;识别预警
DOI:10.12721/ccn.2024.157537
基金资助:

引言:在煤炭开采作业中,正确应用人员识别技术以及异物识别技术,进行作业风险的及时预警,才能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促进采矿业的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1、人员识别技术

1.1面部识别

面部识别技术采用先进的算法根据面部特征检测和识别个人。在煤矿中,面部识别系统通常集成到位于入口点、车辆检查站或整个矿井其他战略位置的监控系统或专用设备中。面部识别系统捕获个人图像并分析关键面部属性,例如眼睛之间的距离、鼻子形状和下巴轮廓,以创建独特的生物特征档案。然后将这些资料与授权人员的数据库进行比较以确定身份。当找到匹配项时,系统可以触发警报、授予访问权限或执行其他预定义的操作。仿真结果分析:其一,准确性:面部识别系统的识别准确率可以达到99%以上。通过计算系统正确识别的人脸数量与总输入样本数量的比率来确定准确率。这可以根据不同的数据集、不同的算法模型和不同的评估指标进行分析[1]。其二,误识率:面部识别系统的误识率约为0.5%-2%。误识率是指将非目标人脸错误地识别为目标人脸的情况。有效降低误识率可以让面部识别系统更好地应用到现实场景中,充分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其三,鲁棒性:评估系统对不同环境条件的鲁棒性。这包括光照变化、姿势变化、遮挡等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在不同条件下对系统进行测试,分析系统在各种情况下的表现。

1.2红外传感器

在煤矿中,红外传感器被部署用于各种应用中的人员检测和监控。红外传感器根据物体的温度检测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因为人体发射红外线辐射,使它们与环境中的其他物体区分开来。红外传感器可以持续监控指定区域,根据热特征检测人员的存在。仿真结果分析:其一,灵敏度:红外传感器的灵敏度取决于多种因素,通常在几毫米到几厘米的范围内。可以通过模拟不同强度和频率的红外辐射源来测试传感器的响应,并记录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强度。其二,准确性:红外传感器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8%以上。一般通过引入已知的红外辐射源,并比较传感器输出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来进行准确性评估。其三,环境适应性:通过在仿真中模拟不同的环境条件,例如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光照变化等,观察红外传感器的输出变化,可以评估红外传感器在各种环境下的鲁棒性和稳定性。

2、异物识别技术

2.1激光雷达传感器

激光雷达是光探测和测距的缩写,属于一种先进的遥感技术,通过发射激光脉冲并分析反射信号来测量距离。激光雷达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包括采矿业在内的各个行业,因为它们能够提供高精度的3D环境地图并精确检测物体。激光雷达传感器通过发射激光脉冲并测量脉冲击中物体后返回所需的时间,可以准确确定到物体的距离。这个过程会快速重复,生成周围环境的详细3D表示。在煤矿中,部署激光雷达传感器用于异物识别,以检测岩石、碎片或设备故障等障碍物。这些传感器可以安装在各种平台上,包括车辆、无人机或矿山基础设施内的固定装置。通过持续扫描环境,激光雷达传感器提供有价值的数据,用于识别潜在危险并触发及时干预。激光雷达传感器的优点包括:其一,高精度:激光雷达传感器可精确测量物体距离和形状,即使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也能确保可靠地检测异物[2]。其二,3D测绘:激光雷达生成矿山环境的详细3D地图,有助于对潜在危险和安全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和可视化。其三,全天候性能:激光雷达可在各种天气条件下有效运行,包括雾、灰尘和黑暗,无论环境因素如何,都能确保持续的监控和检测能力。激光雷达技术的挑战包括成本、有限的视野以及其他光源的干扰。未来的发展可能包括提高传感器分辨率、更快的数据处理算法以及与其他传感技术集成以实现全面的危险检测。

2.2机器学习算法

机器学习(ML)算法是人工智能(AI)的一个子集,使计算机能够从数据中学习并做出预测或决策,而无需显式编程。在煤矿异物识别的背景下,机器学习算法常被用于分析传感器数据、识别模式并对感兴趣的对象进行分类。机器学习算法从标记的训练数据中学习,将输入特征(例如,传感器读数、图像数据)与相应的输出标签(例如,是否存在异物、物体类型)相关联。通过迭代优化,机器学习模型调整其参数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预测误差并提高准确性。此外,机器学习算法与各种传感器技术(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和声学传感器)结合使用,以识别采矿环境中的异物和异常情况。它们可以区分正常操作条件和潜在危险,从而实现主动维护、异常检测和风险缓解策略。激光雷达传感器的优点包括:其一,适应性:机器学习模型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条件并从新数据中学习,从而增强其检测新异物或异常的能力。其二,实时处理:许多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实时处理传感器数据,从而能够及时检测和响应安全威胁或设备故障[3]。其三,持续改进:ML模型可以根据反馈和新数据不断更新和完善,确保异物识别能力的持续优化。机器学习算法面临的挑战包括数据稀缺性、可解释性和对抗性攻击的鲁棒性。未来的发展可能侧重于通过迁移学习、联邦学习和模型可解释性等技术来应对这些挑战。硬件加速和分布式计算基础设施的进步将使煤矿中基于机器学习的解决方案部署更快、更高效。

结束语

总而言之,以人员识别和异物识别技术为代表的煤矿巡检机器人,需要在煤矿开采作业当中得到更为广泛地应用,通过创建更安全、更高效、更有弹性的作业环境,采矿业将会产生最大化的运营绩效,也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