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
郝赛行 李秋月 王晓娜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郝赛行 李秋月 王晓娜,. 职业院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J]. 国际教育论坛,20188. DOI:.
摘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打造一个创新型的国家离不开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职业院校在该类人才的培育过程中发挥了非凡的重要性。基于对职业院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总结出职业院校对创新型人才的培育现状以及相关研究进展,并深度探讨实践创新能力如何形成和发展,探寻影响实践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职业院校;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DOI:
基金资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实际上,创新就是对新知识的掌握和创造。近年来,在不断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渐受到重视。各职业院校也积极行动,孵化出许多优秀创新项目,但与体系化的课堂教学、系统化的实践教学还有所差距,这就意味着职业院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愈发重要。

一、职业院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职业院校育人质量

创新素质培养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要求,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迫切需要。在实施质量工程的过程中,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团队是促进职业院校教学方式改革和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随着国家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和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实践教学团队建设已经得到了政府和职业院校的重视。但由于对教学理论上重视、实践中的不太重视的惯性,导致很多职业院校对实践教学团队建设不够重视,或是对实践教学团队建设存在理解偏差。通过对职业院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研究,可以改善职教实践教学现状。

(二)推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

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创造有利的社会文化氛围和制度化环境有着极大的意义。一方面,随着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提高民族创新能力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源泉和动力,民族创新能力是一代又一代的积累养成的,只有循序渐进的开发,以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另一方面,我们承担着促进经济发展的责任,非常注重加速创新和深化创新思维的关键性角色。对职业教育而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该成为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化推进,会逐渐孕育出新的产业、业态和经济模式,从而推动社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学生凭借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以把握机遇,创造自己的事业。

(三)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多地体现在授人以渔,创新实践带动创业就业,实现职业院校学生高质量就业。目前,国际竞争环境愈发激烈,中国急需大量的创造型人才,提高创造速度和效率。通过引导学生在学习期间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地积累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领域,拓展创业视野,为学生在日后的职业生涯积蓄强大的后劲。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大胆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进取求异的品质,可以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为学生成为复合型、实用技能型的创业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职业院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困境

(一)职业院校重视程度不够

通过问卷调查、现场交流、和走访调研等方式,发现职业院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师资队伍不稳定 

目前,我国的大量职业院校在实践教学的运作和管理体系上相当混乱,其实践教学的教师团队建设以及管理深度不够,实践教学的场地管理未能达标,考核与激励制度也有待完善。这些问题都引发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不稳定性,使得实践教学的质量提升和创新显得困难重重。

2.开放性创新实验室建设不足

很多学校都是围绕职业技能大赛建设实验实训室,并没有建立专用的、开放的、设备设施齐全的、实训耗材充裕的学生创新实训实验室。即使有开放性创新实验室,也未向全体学生开放,既没有制定完善的运行制度,也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使用频率较低。

3.技术团队构成较为单一

创新实践教师的学术背景和技术背景较为单一,没有行业专门人才和技术专家,没有合适的创新项目引导混合技术团队的协作完成。一方面学生没有进行长期训练,其爱好和技术专长未得到充分发展,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晰;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具有不同技术背景的指导教师团队组队存在一定的困难,更难以长期合作指导训练学生。

(二)学生内生动力较低

1.发散思维不强

创新实践实际上是一个学习再创造的过程。相较于本科生和研究生,职业院校学生在平均学习时间和学习深度上较为不足,习惯性的好学习习惯尚未形成,他们的学习方式更偏向于零散化,对于持久的学习有着困难。对现有资料的分析利用程度较低,对于创新实践更是缺乏学以致用,这些都导致学生发散思维不强。

2.创新意识较弱

学生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很多灵感经不起推敲论证,很难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长久以来,学生更为在意理论知识的学习成绩,对于创新实践综合素质的提高不甚重视,合作观念淡薄。教育理念中关于按照学生能力教学、支持个性发展的部分始终未被有效执行。职业院校常常借由一些扩展训练项来发展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然而成果并不显著。

3.学习积极性较低

在培育学生创新实践技能的过程中,我们仍然沿用了传统的理论指导方法,使得学生在学习中遭遇了难题,无法迅速且有效地掌握理论知识。教育观念较为陈旧,没有运用现代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导致学生无法准确领悟到创新实践能力的真正含义。课程内容设计的范围不够广泛,未能突显教学的实践性,这就使得学生对此缺乏兴趣和积极性,最后导致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未能有效地得到提升。

三、职业院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

(一)改变教育教学模式

对于职业院校,他们应尽力突出人才培养的持续性、渐进性和提升性,以促成普教与专教的融洽整合,也要确保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互通互联。如此方能有效孕育具备知识性职业生涯基石,同时拥有成长型优质技术技能人才。在搭建人才培养框架时,“3+3+3”的模式是一种实用的手法。在横向上,我们可以构建三个差异化的系统:理论引导、实践操作和素质延伸。在纵向分析,在理论教学系统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划分为: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和专业核心教育;在实践教学系统中,我们将其细分为:学校实践教育、专科实践教育和职场实践教育;在素质拓展系统中,我们可以把其明确为:综合素质教育、创新实践教育和延伸训练教育。

在教学方式上,我们应拒绝老师单方面的教导、学生被动的接受模式,而应普遍使用任务驱动、探索性教学、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等多元教学方式,以形成充满热情的课堂气氛。当代社会,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具有竞争意识,引导学生用超前意识进行考虑,发现自身优势和潜能,将自己在社会中定位,以便在新的产业结构和社会关系中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位置,选择最佳职业。这才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意义所在,也是真正意义的自我生存和发展的竞争。

(二)强化实践育人环节

职业院校应重视实践场所的建立,统筹实验设备设施资源,共享实践基地和训练中心,以此作为学生课程实践、认识岗位、校内实习的主要场所。广泛与专业相关企业合作,采用校企合作模式组建“订单班”“学徒制”“冠名班”等,解决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实习难、就业难等问题。同时,可以聘请企业技术人才作为客座教授或者外聘教师讲授部分专业课程,让学生及时了解行业动态。鼓励专任教师下企业实践,指导学生实习和毕业设计,与企业合作开展教科研活动,促进教师队伍由知识传播型转为知识传播+技术应用型。

学校也可根据自身的教育理念和特色,主要支持教师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并提升专业技能,以期培养一批专业技能娴熟的"兼具教学与实践能力"的人才。教师应积极实行启发式、引导式、问题式、讨论式、实践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课堂教学直接反映创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因此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把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渗透到专业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三)组织技能竞赛活动

在职业院校中,科技能力竞赛是一个关键的平台,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技巧。设立相应的竞赛管理办法,确定立项标准、组织方式、经费使用和奖励计划,都能助力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取得优异的成绩。一方面,职业学院应提升宣传力度,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技能力竞赛,以促进学生的个体成长和品格塑造。另一方面,职业学院也应鼓励教师群体积极主动参与指导和培训学生,同时营造一个有序且有效的激励机制。

成立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组织机构,为实践创新项目和活动确定方向、制定规划、协调实施提供服务。组织评审专家对实践创新项目进行选拔、考核、点评,保证项目实施质量。以兴趣来引导实践创新活动,以教师或学生的创意项目来驱动,并按兴趣自由组建团队,聘请指导教师对项目实施进行指导。为确保学生实践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建各类校内实践创新活动工作室,为学生提供创新活动所需基本软硬件条件。

(四)完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措施

明确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制定合理的指导规划,根据职业院校实际情况来开展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活动。职业院校要注重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地进行相关指导,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的有效开展。我们立足于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确保教学工作符合上述目标并进行有效实施,以确保所有专业技能训练环环紧扣,不断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提升有机融合,树立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

我们在学校和企业的协作中,帮助学生培养出职业的核心技能,以前沿的实践技能为重心,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会持续优化学校与企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以推动人才培养体系的全面优化。职业院校培养实践创新人才,需要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这些更多的是在课本理论知识的培养之外。职业院校要积极和企业合作开展技术合作和教育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开展更广阔的领域的合作,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使学生得到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

四、结束语

职业院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任务,需要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分类分层施教,结合专业特色、强化实践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积极努力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技巧,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确立全新的技能培训理念,通过科学和高效的管理方式来推动全面素质提升计划的顺利进行,并有效增加职业院校的业务指导范围。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丰富课程内容、创新教法和学法、强化师资、改进帮扶,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

给予职业院校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树立全新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观念,以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来推动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效拓展职业院校创新实践指导范围。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职业院校要不断地探索实践教学改革模式,一如既往地坚持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雅.实践导向下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以兰州现代职业学院为例[J].公关世界,2023,(19):123-125.

[2]高瑞金,孙妍妍.“互联网+”新常态下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研究[J].投资与创业,2021,32(20):35-37.

[3]徐李军.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29):27-28.

[4]Tolesa T ,Megersa A ,Seid H . Rural revitalization through improvements of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honey production: Evidence from Horo Guduru Wollega Zone, Oromia, Ethiopia[J]. Cogent Food & Agriculture,2023,9(1).

[5]Chigbu E U ,Klaus M ,Zhang W , et al. Rural Land Management and Revitalization through a Locally Coordinated Integrated Master Plan—A Model from Germany to China[J]. Land,2023,12(10).

(郝赛行,女,讲师,邯郸科技职业学院;李秋月,女,讲师,邯郸科技职业学院;王晓娜,女,讲师,邯郸科技职业学院)

(项目来源:邯郸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2024年度课题“职业院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项目编号:ZJG2422,主持人:郝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