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万勤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万勤,. 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J]. 国际教育论坛,20194. DOI:.
摘要: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应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小学美术课堂承担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素养的重要责任,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既是学科发展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策略。教师应重视德育渗透的关键作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采取合适的德育策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小学美术;德育教育;方法措施
DOI:
基金资助:

引言:在素质教育中,德育居于首位,如今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全能型人才。在小学美术课堂上,不仅要实现学生美学能力的提升,更要实现学生感受道德的美,从而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们的思想境界,陶冶他们高尚情操,真正实现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提高修养;树立远大理想,真正成为懂良知、有学问、 有审美的好少年。

1、注重作品赏析,品味作品内涵

纵观小学美术教材,不难发现,里面包涵诸多内容丰富、画面优美的美术作品,这些美术作品不仅是艺术的化身,同时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可以充分引导学生对这些优美的美术作品进行赏析,品味美术作品的内涵,感受作者融入其中的情感或思想,从多个角度来深入的学习、了解美术作品。这一过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帮助学生积累美术知识,还能使学生受到更多艺术的熏陶,为后续的德育教育做好铺垫。

比如在教学美术教材中,有诸多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作品,如在教学《风景如画(一)》、《水墨山水画》时,其中就有丰富的描绘山水美景的作品,其轮廓、气势、色彩各具特点,且都饱含了作者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赏析这些美术作品,并在此过程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与学生一同赏析、解读这些美术作品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除此之外,美术教材中还有一些展现劳动者精神面貌与劳动场景的美术作品,比如在教学《干干家务活》、《画人物》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一同赏析教材中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体会劳动的意义,感受劳动最光荣的思想,领略劳动者之美。在此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思想品格。又如教材中还有一些以感恩为主题的美术作品,比如在教学《爸爸妈妈》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教材中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赏析,通过解读美术作品内涵体会现实生活照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爱,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除了借助美术教材中现有的美术作品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以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赏析美术作品、熏陶自身思想的机会,比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去到当地的博物馆、画廊等艺术圣地,让学生能够接触更丰富的美术作品,在赏析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感受艺术世界中的真善美,进而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

2、激发创作欲望,渗透德育教育

在新课标背景下,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教师在美术教学期间应为学生创设广泛的文化情境,改变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进行开放性、多元化、个性化的美术作品创作。基于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有效利用现有的美术教学资源,充分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欲望,让学生能够在美术创作中充分表达自己对艺术的认知与思考,并在此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美术创作本就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在美术创作中既能锻炼自身的美术能力,同时也能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提升对大自然、对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进而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风筝》时,为了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为学生讲解中国传统的风筝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自主设计风筝。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提前收集我国风筝文化的相关内容,将其制作成精美的图文课件或微课视频,在导入环节播放给学生观看,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拓展学生的美术与文化视野,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风筝这一传统民间艺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德育教育情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入剪纸、书画等传统民间艺术,对其进行简单的讲解,丰富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认识,同时还能给予学生艺术启发,使学生获得更多美术创作的灵感,激发学生美术创作的欲望。在学习了风筝设计的相关知识过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留出足够的美术创作时间,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一顶风筝,自由选择创作的方式与工具,比如画图、制作模型等等。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美术能力与素养,还能充分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意义,逐步建立起文化自信,感受到艺术与文化的熏陶,进而保障了德育教育的效果。

3、立足美术教材,深化德育过程

小学生尚处于发育初期,他们的三观、行为习惯等都在缓慢的形成,而这一时期的他们也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渗透情感教育,深化德育教育的过程,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将德育教育贯穿于美术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在全面提升学生艺术修养的基础上实现德育教育的功能,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为此,教师要立足美术教材,积极挖掘美术教材中的德育教育资源,将德育教育渗透于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与内容之中。比如在教学线条时,教师也可以将其视作德育教育的载体,告诫学生做人就要像线条一样稳稳当当、正直利落;在教学色彩时,教师可以告诫学生要努力将生活过的多姿多彩,留心体验自然之中鲜活的色彩之美,使学生逐渐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受到美的熏陶。可以发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能够作为德育教育素材与载体的内容非常丰富,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敏锐且准确的捕捉德育教育与美术教育的结合点,将德育教育巧妙融入美术教学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如在教学我国有名的艺术家如徐悲鸿、齐白石等人时,教师同样可以将其视作德育教育的载体,向学生介绍这些艺术家不仅有着高超的创作技艺,同时也是心怀天下、热爱祖国之人,他们有着高洁的品质性格,无论是他们的创作技艺还是性格精神都是后人的榜样。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这些艺术家的人生经历,与学生一同总结他们的精神与品质,激发学生对艺术家的敬仰与爱戴之情,并使之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进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4、创新教学评价,落实德育教育

如上文所说,教师应将德育教育贯彻于美术教学的所有环节之中。而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且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教学评价中渗透德育也是一种教育方式。具体而言,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评价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还要关注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综合表现,比如言行举止、进步情况、学习习惯等等,并对学生的这些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价。教师要敏锐的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学生身上的优秀表现,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和内心体验,促使学生产生积极履行道德要求的愿望,能够主动地按照道德意识调节自己的行动,从而自觉地完成道德行为。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对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创新,除了由自己评价学生以外,还可以开展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评价活动,引导学生在评价期间保持公平、理性的眼光与态度,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达到德育的最终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当前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教师必须重视德育教育,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与条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韩梅.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3):175.

[2]孔瑞.浅谈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德育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03-204.

[3]徐艳华.美术教学与德育教育整合的探究[J].汉字文化,2019(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