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职院校在我国教育体系内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目的在于对优质的技能型人才进行培育。由此对各行业中的职业技能人才需求予以有效的满足,但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职业素质要求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传统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无法对当前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性需求予以满足。核心素养主要的内容是使学生进行合理的自我管理,培育其社交技能,使其获得创新思维,并且增强其学习动力,优化其职业责任感,这些素养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的职业发展密切相关,志愿者活动在实际开展过程中能够使学生获得重要的发展平台,通过志愿服务学生能够参与到社会服务之中,并且能够培育自己的核心素养。由此,文章对于志愿者服务活动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具体落实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以此为基础,能够促使我国职业院校进一步对学生综合素养进行有效的培育。
1中职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1.1职业教育在核心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侧重职业技能的传授,但也是培养广泛基本生活技能的平台。职业学校的整体教学方法,确保学生不仅获得特定的工作知识,而且发展自我管理技能、社会能力、创新思维和责任感。职业教育通过灌输纪律和时间管理来鼓励自我管理。学生要遵守时间表,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任务,掌握自己的学习。通过这种方法,您可以高效地组织任务、设置目标和监视进度。此外,职业教育通过鼓励合作和团队合作来提高社会能力。学生们经常从事需要与同行和导师互动的项目,有时也需要与行业专家互动。这些互动提高了他们的沟通技巧、适应性和建设性冲突解决能力。除了职业技能外,创新思维也是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出来的。鼓励学生为现实世界的问题寻求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心态具备适应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的能力。此外,职业教育给学生灌输责任感。他们被指导掌握自己的行动和决定,这对个人和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这种高度的责任感有助于学生成为更负责任、更可靠的人。总之,职业教育超越了职业技能训练,它使学生具备自我管理、社会能力、创新思维和责任感等核心能力。这些能力对于学生在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中取得成功是非常宝贵的。
1.2职业教育需要整体方法
全面的职业教育方法对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至关重要。职业学校主要关注技术技能,但采用更广泛的视角,包括个人发展,对于学生充分适应现代劳动力的复杂性至关重要。传统的职业教育只强调技术力量,可能培养出擅长特定行业但缺乏基本生活技能的毕业生。相比之下,总体方法是将学术和生活技能的发展纳入课程,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将沟通、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等因素融入职业课程,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工作课题。他们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要求,与同事或主管有效沟通,为组织做出积极贡献。另外,整体方法促进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学生们学会设定目标,有效管理时间,对自己的行动负责。这种自我管理超越课堂,让学生在个人生活中做出明智的选择。此外,整体方法认识到社会能力的重要性。职业学校为学生创造了合作项目、小组讨论和与各种个人对话的机会。这培养了团队合作、适应性和竞争解决的技能,这些都在职场中至关重要。总之,职业教育的整体方法承认核心能力和技术技能的重要性。通过将个人发展纳入课程体系,职业学校为学生适应现代劳动力多方面的需要做好了准备。
2志愿服务活动对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
2.1通过志愿者活动提高自我管理技能
志愿服务活动对中职院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影响深远。从事志愿活动需要个人主动有效地管理时间,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加强志愿活动自我管理的一种方法是必须进行周密的规划和组织。学生应有效分配时间,以平衡学业承诺和志愿者责任。这一经验鼓励我们设定目标,确定任务优先级,有效地完成期限。此外,志愿者通常包括独立工作或小组工作,鼓励学生主动发挥领导作用。他们学会了做决定,解决问题,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种程度的自主性培养了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意识,这是自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活动还需要让学生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状况,适应和管理压力。无论是在志愿者项目中处理意外障碍,还是在遇到困难时管理自己的情绪,学生们都会学会控制各种场景,培养韧性。
2.2通过志愿者活动发展社会力量
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对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这些活动促进了有效的沟通、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技能,这对职业和个人生活的成功至关重要。首先,志愿工作通常涉及到与不同群体的互动,从志愿同伴到需要的人。这种接触培养了文化感受性、同理心以及跨不同背景和视角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学生们学会欣赏和尊重多样性,这在当今全球社会越来越重要。第二,志愿者需要合作和团队合作。学生们为了达成共同目标而共同努力,无论是建立社区项目还是组织活动。通过这些经验,他们学会了合作、妥协和欣赏他人的贡献,这是有效团队合作的基本技能。此外,志愿活动还为学生提供了发展领导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机会。他们可能起到需要引导和激励同龄人的作用,从而提高他们积极激励和影响他人的能力。这些经验还传授了在各种社会和专业背景下有价值的冲突解决和谈判技巧。
2.3通过志愿者活动鼓励创新思维
志愿者活动为中职院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平台。做志愿者工作通常需要学生创造性地思考,以应对复杂的课题并找到解决方案。志愿活动激发创新思维的一种方式是让学生看到现实世界可能没有直接答案的问题。无论是寻找新的方法来满足社区的需要,还是应对项目的意外障碍,学生都要批判性地思考和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此外,志愿者经常鼓励学生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创造性方法。他们可以创建和实施新的项目和行动来满足特定社区的需要。这种集思广益、规划和执行项目的过程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此外,志愿活动鼓励学生接触不同的视角和想法,超越眼前的经验去思考。接触不同的社区,应对各种挑战,拓展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培养开放的思想和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能力。
3中职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原则
3.1与教育目标一致
在职业学校开展志愿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确保与教育目标一致。这意味着任何志愿者项目都将纳入学校的整体教育目标和课程体系。这些活动应补充和加强提供的职业培训,而不是减损职业培训。志愿者活动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将是学生学习体验的有意义延伸。他们为学生提供了将课堂上获得的技能和知识应用于现实世界的机会。这种连贯性加强了他们教育的相关性,鼓励他们在职业学习中脱颖而出。此外,通过将志愿服务纳入课程体系,您可以对体系进行规划和评估。学校为志愿服务工作制定了明确的学习成果和目标,确保志愿服务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能够履行学校的教育使命。
3.2包容性与平等机会
另一个重要原则是促进志愿活动的包容性和机会平等。这一原则强调,所有学生,无论其背景、能力或环境如何,都有机会参加志愿者活动。包容性使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具有不同社会经济背景、不同经验的所有学生都能参加志愿活动。学校应采取措施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必要时进行合理的调整。机会均等是指志愿者服务的机会应该在学生中公平透明地分配。这样可以防止偏袒和歧视,确保所有学生都有公平的机会参加有意义的服务体验。此外,学校还应在志愿服务项目中积极促进包容性和多样性文化,营造一个让所有学生都感到受到重视和尊重的环境。
3.3明确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
从事志愿活动的职业学校应当为学生制定明确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这些准则应体现诚实、正直、尊重和同理心的原则。道德准则有助于理解学生参加志愿活动时的责任和行为。他们保证,在与社区或提供服务的个人互动时,学生要有道德和责任。这些准则还应包括对保密性的期望和对合作者隐私的尊重。同理心、同情心等价值观是志愿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该宣传这些价值观,鼓励学生深入了解服务社区所面临的需求和课题。这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影响的承诺。此外,道德标准和价值观还应指导学生在志愿活动中的决策和解决问题。他们提供了一个道德指南针,帮助学生应对复杂情况,做出道德选择。
4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升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4.1将服务学习纳入课程体系
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提高职业学校学生核心能力的有效策略之一是将服务学习纳入课程体系。服务学习将社区服务与学术课程相结合,为学生提供结构化机会,将课堂所学应用于现实世界。将服务学习内容纳入职业课程,学校可以确保志愿服务活动与教育目标一致。通过这一策略,学生可以同时获得技术技能和核心能力,从而加深对其教学实际意义的理解。服务学习体验可以设计为满足特定的核心能力。例如,烹饪艺术课程的学生可以参加美食活动,这不仅有助于他们的社区,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自我管理和责任感。这些经验使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直接影响,鼓励他们有效地发展和应用自己的核心能力。
4.2提供结构化反思和指导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志愿服务活动对核心能力的影响,学校必须在整个过程中提供结构化的反思和指导。通过反思,学生可以审视自己的经历,确定成长领域,将服务工作与个人发展相结合。将结构化的反思课程纳入志愿计划,确保学生有机会讨论经验、分享见解,并从导师和导师那里得到反馈。这些课程鼓励学生批判性地思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技能。此外,教育工作者和导师的指导有助于学生为他们的服务设定有意义的目标。例如,可以鼓励学生在志愿活动中制定与提高沟通技能、发挥领导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有关的个人目标。经验丰富的个人提供的指导和反馈有助于学生达到这些目标。
4.3多样的志愿者机会
提高核心能力的另一个战略是使志愿者的机会多样化。通过提供一系列志愿者体验,学生可以探索社区的不同侧面,发展更广泛的能力。学校可以与各种社区组织合作,提供志愿服务选项菜单。例如,学生可以选择与专注于环保、老年护理、青年指导和救灾的组织合作。这种多样性使学生接触到不同的社会环境,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能力和文化感受性。此外,多样化的志愿者机会有助于学生确定自己的优势和兴趣。通过参加各种类型的服务,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热情和擅长的领域。这样的自我发现有助于自我管理和自我意识。另外,通过提供各种志愿活动,让学生参与需要创新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项目。不同社区的需求需要不同的方法,鼓励学生适应和开发创新的解决方案。
4.4培养服务和反省文化
在职业学校内创造服务与反思文化是提升核心能力的重要策略。学校要宣传志愿者的价值,鼓励学校社区所有成员积极参与。为了培养这种文化,学校定期组织志愿者市场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各种服务机会和社区需求。这些活动将提高学生对服务重要性及其与核心能力联系的认识,使他们参与讨论。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表彰程序,表彰那些在志愿活动中表现出色、在核心能力方面有显著发展的学生。承认和庆祝这些成就可以鼓励其他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努力实现个人成长。学校还应鼓励分享经验和志愿者对职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校友感想激励当前学生,加强志愿服务有助于职业和生活环境中发展有价值核心能力的观念。
结语
志愿者服务活动,在实际落实过程中,使中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获得更多的机会。在此次研究过程中,深入探讨了中职院校对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并且探讨其相应的难点以及具体的优化策略。志愿者幅度活动在开展过程当中面临一定程度的难点,需要进一步的在实际开展中融入到课程之内,并且寻找到更加恰当的志愿机会。需要进一步评估及改进多个挑战,通过相应的努力进一步的促使志愿者活动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过程当中发挥其作用。志愿者服务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有效的个人成长,同时也对当前社会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后续中职院校发展过程当中需要进一步的致力于对志愿者服务进行有效的推广,培育全方位发展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 胡璇. 浅谈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策略[J]. 文渊(高中版),2022(2):450-452. DOI:10.12252/j.issn.2096-6288.2022.02.150.
[2] 内蒙古中学中职学生志愿者开展"十个一"社会实践服务活动[J]. 福建青年,2018(11):8.
[3] 刘立潇. 跨省结对,千里送医教入太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系统赴和顺、壶关开展"助力脱贫攻坚职工志愿服务"活动纪实[J]. 中国教工,2018,0(7):12-15.
[4] 程晓莉. 浅析在高职院校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J]. 魅力中国,2018(28):2. DOI:10.3969/j.issn.1673-0992.2018.28.003.
[5] 朱红忠.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高职校育人水平[J].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8(8):74.
作者简介:
张树琼(1991—),女,江苏泰州,硕士研究生,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上海健康护理职业学院(筹))+助教,研究方向:议题式教学、志愿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