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数字化转型的挑战。智慧旅游的发展要求相关教育机构提供具备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专业人才。而建设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旅游产业学院,将成为培养优秀人才、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一环。校企共建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为旅游产业学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校企共建旅游产业学院的现状及挑战
2.1现状
2.1.1 合作模式多样化
校企共建旅游产业学院的合作模式日益多样化。多所高校与国际及国内知名旅游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这些合作包括但不限于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实习和实训机会、共享教育资源等。例如,一所大学可能会与某国际旅游集团合作,双方共同设计课程内容,利用该集团的全球分布为学生提供跨国实习机会,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此外,这些合作还促进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通过联合研究项目和案例研究,将最新的行业知识和技术引入课堂,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2.1.2 课程设置更加贴近市场需求
在课程设置方面,校企共建的旅游产业学院特别强调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学院与企业共同分析旅游行业的最新趋势和需求,据此设计和调整课程内容。专业课程不仅覆盖传统的旅游管理知识,还包括数字营销、旅游大数据分析、可持续旅游等前沿主题。此外,学院还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家直接参与教学,通过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使学生能够获得最前沿的行业知识和市场动态,从而在校园内就开始构建与行业实际相符的知识体系。
2.1.3注重实践教学
校企共建的学院对实践教学给予了高度重视。学院通过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展实践教学项目,如实训基地实习、案例竞赛、创业指导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学生可以在学习期间直接参与到旅游企业的运营、管理和服务中,从而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这种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不仅加强了学生与行业的联系,也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2.2挑战
2.2.1教育与商业目标的冲突是一个主要问题
学校倾向于注重长期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企业则可能更关注短期利益和具体的业务需求,这种目标上的差异可能导致合作的阻碍。
此外,合作中的资源分配和利益共享也常常成为矛盾点。例如,实践教学和企业提供的实习机会可能需要大量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而投入与回报的平衡难以精确衡量,导致双方在资源投入上产生分歧。
2.2.2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之间的滞后
在课程设置方面,快速变化的旅游行业要求教育内容不断更新以适应市场需求,但教育机构的课程调整通常较为缓慢,这造成了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之间的滞后。
2.2.3校企合作面临着沟通与协调上的挑战
校企合作还面临着沟通与协调上的挑战,包括不同组织文化和操作方式带来的障碍。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双方的信任建设是实现顺利合作的关键,但这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来培养。
三、现代智慧旅游产业学院建设路径探讨
3.1.校企共建现代智慧旅游产业学院的意义与必要性
3.1.1整合资源,优势互补
校企共建现代智慧旅游产业学院可以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各方优势。高等教育机构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资源,而知名旅游企业则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市场需求信息。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更好地培养适应旅游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3.1.2产学研深度融合,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校企共建现代智慧旅游产业学院可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学院可以邀请行业内专家和企业人员来担任兼职教授或客座讲师,为学生提供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实践经验。同时,学院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促进产学研之间的深度互动,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1.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就业竞争力提升
学院与企业合作开展各类实践教学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使他们在校期间即可获取实用性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实习和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提升自身的实战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1.4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学院可以通过教育培训、科研创新等方式,培养更多具备现代智慧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旅游人才,推动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提高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3.2.学院建设的目标与定位
3.2.1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变得日益密切,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学院建设的目标应该是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国际化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够适应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3.2.2建设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密切结合的学院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学院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定位自己的专业设置和教学方向,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同时,学院还应该与各行业的企业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使他们能够顺利地融入社会并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3.2.3学建设较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学院
作为高等教育机构,学院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术声誉,因此,学院应该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学院还应该加强科学研究,推动学术创新,提升科研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和发展平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3.3.学院建设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
3.3.1组织架构符合学院的规模和特点
学院建设的组织架构能够有效地实现各项工作的协调和推进。通常情况下,一个学院的组织架构包括学院领导班子、教学科研机构、教辅部门和学生服务机构等几个主要部分。学院领导班子负责学院的整体发展规划和决策,教学科研机构负责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教辅部门负责学生管理和后勤保障,学生服务机构负责学生生活和成长。这样的组织架构既能保证学院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又能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互动,为学院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3.2管理模式注重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灵活的管理手段
学院建设的管理模式应该注重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灵活的管理手段,能够适应学院的发展需求和管理实际。在管理模式上,学院可以采取传统的集权式管理模式,也可以尝试创新的分权式管理模式。集权式管理模式注重领导者的权威和决策,能够快速有效地推动学院的发展,但也容易造成信息不畅、决策滞后的问题;分权式管理模式注重各部门的自治和协作,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但也容易导致部门间的利益冲突和协调困难。因此,学院在选择管理模式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发展阶段,灵活运用各种管理手段,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
3.3.3体现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
学院建设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还应该与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相匹配,能够有效地支持学院的发展战略和教学科研工作。例如,一些重视学术研究的学院可以加强研究机构的建设,重视实践教学的学院可以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而注重学生发展的学院可以加强学生服务机构的建设。通过这样的方式,学院可以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实现学院整体发展的良性循环。
3.4.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创
3.4.1核心课程把握行业动态
旅游产业概论是了解整个旅游行业的基础,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历程、结构和特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现代旅游业发展趋势则帮助学生了解当前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把握行业动态,为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参考。智慧旅游技术应用是一个新兴的领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了解最新的技术在旅游行业中的应用,为未来的就业增加竞争力。旅游市场营销和旅游管理与运营则是帮助学生掌握营销策略和管理技能,为将来在旅游企业中的工作做好准备。
3.4.2实践课程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实地考察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旅游目的地的实际情况,了解当地旅游资源和市场需求,为以后的规划和经营提供参考。实习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机会,通过实习,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实训则是通过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练习实际操作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3.4.3专业选修课程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旅游地理、文化遗产保护、旅游规划设计等选修课程可以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入学习,扩展专业知识面,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增加更多选择。同时,引入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不仅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和趣味性,还可以培养学生对智慧旅游技术的应用能力,使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具竞争力。
3.5.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
3.5.1多种途径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例如,组织教师参加学术会议、讲座和培训班,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建立健全的教师评价制度,激励教师持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3.5.2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学校可以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引入案例教学、实地考察、实习实训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升实践能力;开设跨学科课程,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接触行业最新动态,提高职业素养。
3.6实践基地建设与合作机制
3.6.1与相关企业、景区、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
这些合作伙伴可以为实践基地提供资源支持、专业指导和实践机会,共同打造一个符合行业需求、教学要求和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实践基地。通过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实践基地的教学质量和影响力。
3.6.2设立实践基地管理机构
这个管理机构负责实践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场地维护、设备管理、师资配备等方面。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可以确保实践基地的正常运转,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和高效的实践环境。
3.6.3建立实习安排制度
明确学生实习时间、任务和评估标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实习过程、明确实习目标、提高实习效果。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实习安排制度,可以确保学生在实践基地中获得充分的实践机会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实习的实效性和学习效果。
3.7深化校企合作共赢可持续发展
3.7.1制定明确的长期发展规划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教育领域,一所学院要想保持竞争力并实现长期发展,需要制定明确的长期发展规划。这些规划不仅仅是关于学院的发展方向,更是关于如何确保学院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通过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学院可以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目标并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这样一来,学院就能够更有序地推进发展,避免盲目性和临时性的举措,确保学院的长期发展方向是可持续的。
3.7.2建立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
通过与产业企业的合作,学院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的需求和趋势,为学生提供更贴合实际的教育内容和培养方案。同时,校企合作也可以为学院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促进双方共同发展。产业企业可以通过与学院合作,发现更多的人才和创新项目,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因此,建立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对于学院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3.7.3不断优化课程设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行业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为了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学院需要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只有不断地优化课程设置,学院才能更好地适应行业的变化,培养出更具竞争力的毕业生,从而保持学院的发展动力和活力。
四、总结与展望
校企共建现代智慧旅游产业学院的路径研究显示,合作共赢是关键。学校与企业应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探讨学院发展方向和课程设置,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学院的发展。
未来,校企共建现代智慧旅游产业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通过共同开展项目合作、实践基地建设、师资共享等形式,提升学院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培养适应现代智慧旅游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做出更大贡献。这种深度合作模式将推动学院持续发展,促进智慧旅游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五、参考文献
1.郑昕.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21,40(02):129-137.
2.房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论坛,2022(09):64-68.
3.刘丽华.智慧旅游背景下的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20(08):58-59.
4.张学梅.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5.赵慧娟.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旅游教育创新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2,35(02):84-90.
6.王辉.智慧旅游背景下的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08):196-197.
7.杨宏伟.基于云计算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探讨[J].计算机时代,2020(03):62-63.
项目来源“项目名称”:校企共建现代智慧旅游产业学院的路径研究CMKY20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