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初中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范锐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范锐,. 探索初中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J]. 国际教育论坛,2019.9. DOI:.
摘要: 合唱是初中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初中校园文化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合唱教学不仅可以训练学生掌握相关的歌唱技巧,还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和感知能力,通过合唱,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很多初中学校都认识到了合唱教学对学生个人综合发展的重要性,合唱教学也越来越被学校所重视。但是在部分初中学校,因为音乐教学条件不具备或是老师经验不足,合唱教学的效率一直处于比较低下的水平,老师在教学中无法获得较好的效果,学生对课堂的投入度也不高。文中介绍了在合唱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演唱技巧与技能的培训策略,指出了提高中学合唱课堂教学效果的路径。
关键词: 初中音乐;合唱教学;策略方法
DOI:
基金资助:

0 引言

初中合唱教学对比其他音乐形式的教学,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具备更高的难度。合唱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歌唱技巧和技能,还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协调合作能力。初中生虽然经过了小学阶段的音乐学习,但是对音乐理解能力和与他人在音乐中的协作能力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这是造成初中音乐合唱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为此,初中音乐老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合唱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在训练学生的合唱技巧和协作能力的基础上,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途径。

1 初中音乐合唱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初中音乐合唱教学是我国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初中音乐合唱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不同,教师难以针对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另一方面,一些学校的合唱课程设置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一些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合唱训练。因此,需要加强对初中音乐合唱教学的研究和探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化的音乐教育体验。

2 合唱教学中对学生歌唱技巧与技能的训练要点

2.1 选择适合合唱的音乐作品

在合唱教学中,音乐作品的选择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一是要符合教学的目标,能够通过合唱训练,突破和简化教学中的重难点。二是要符合学生的兴趣,选择一些动听的,学生都喜欢的曲目。三是要选择一些内容健康、情感真挚,学生能够产生情感共鸣的曲目。音乐曲目《红河谷》就比较适合作为合唱训练的曲目,《红河谷》是一首加拿大的民歌,旋律欢快,情感真挚,歌词优美,内容健康,歌曲表达了红河沿岸人民通过艰苦奋斗,最后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这是一首非常有生活气息的曲目,带有强烈的向上的力量,非常适合初中的学生。

2.2 对学生进行歌唱气息的训练

在合唱教学中,气息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有些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发音的技巧,但在歌唱时,因为气息使用不恰当,导致无法顺畅地完成歌唱。通过气息训练,学生不仅能够区别歌唱时的呼吸与平时的区别,还能通过气息的变化和调整,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旋律。

2.3 训练合唱的声音

合唱需要良好的合作,合唱中,成员之间需要达到一定的平衡。在合唱的教学中,个性化的声音需要融合,最后达到平衡,才能呈现出合唱的魅力,这既是合唱教学中的难点,也是合唱教学中的重点。中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往往希望能够在合唱中更好地表现自己,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可能不愿意配合合唱的效果,只想突出表现个人的声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需要教会学生正确的歌唱方式,还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合唱这个艺术形式的特点,引导他们根据老师的安排,把自己个性化的声音融入合唱中去,学会欣赏和倾听他人的声音。

为了达到合唱中不同声部声音的和谐统一,教师在合唱教学中,可以借助一些乐器或是手势,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找准自己的定位。例如在教学《红河谷》这个曲目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借助钢琴等乐器,帮助学生把握好音准,并让学生体会到合唱的魅力。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曲子,配合学生的合唱。在教学中,老师还可以通过柯达伊手势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分辨不同声部的音高,从而把握好歌唱时的音准。而在合唱训练中,对指挥进行培训指导也是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

3 初中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3.1 注重学生个性差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初中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是多方面的,其中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例如,一些学生可能更喜欢听讲解,而另一些学生则更喜欢通过实践来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来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有效的。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只使用一种教学方法,这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下降。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例如,可以通过游戏、音乐剧、音乐会等形式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合唱曲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的曲目有不同的风格和难度,可以选择适合学生的曲目进行训练,让学生在欣赏美妙的音乐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是初中音乐合唱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有效策略。这些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和表演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同时,合唱是一种集体演唱的形式,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示范演唱、个性化指导、反复练习等。例如,在示范演唱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合唱作品,让学生听后模仿演唱。在个性化指导中,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音色、音域等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反复练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多次排练同一首歌曲,以便更好地掌握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音乐比赛和演出活动,锻炼他们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合唱比赛,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实力。在这些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和配合能力,让他们学会相互倾听、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

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各种合唱活动,如分组排练、合唱比赛等。在这些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让他们学会如何有效地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例如,在分组排练中,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每个小组负责一部分歌曲的演唱或伴奏。在合唱比赛中,可以让学生们根据不同的角色分工合作,如领唱、和声、节奏等。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是初中音乐合唱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才能让学生在音乐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

3.3 通过多样化的合唱曲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之一是通过多样化的合唱曲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合唱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选择一些经典的合唱曲目进行教学,如《茉莉花》、《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虽然这些曲目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但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会感到单调和乏味。因此,通过多样化的合唱曲目,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策略:

3.31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水平的合唱曲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同,因此需要选择适合他们年龄和水平的合唱曲目。例如,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流行歌曲或儿歌进行教学;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合唱曲目或现代音乐作品进行教学。此外,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音乐基础和技能水平来选择合适的合唱曲目,以保证教学效果。

3.32 引入不同类型的合唱曲目。除了传统的合唱曲目外,还可以引入一些其他类型的合唱曲目,如民谣、爵士乐、摇滚乐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音乐类型,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进行学习和演唱,从而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33 创新合唱教学方式。除了选择多样化的合唱曲目外,教师还可以创新合唱教学方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例如,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合唱教学,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配合、协作完成任务;或者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与合唱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更加生动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通过多样化的合唱曲目,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水平,选择适合他们的合唱曲目,并引入不同类型的合唱曲目,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合唱曲目,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4 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培训

初中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之一是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培训。在现代教育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可以提高其教学水平和能力。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对音乐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及对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和理解。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素养,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此外,教师的专业素养还包括对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理解和应对能力,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非常重要。

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培训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规律和方法。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包括各种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它们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教学的本质、目的和方法,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同时,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培训还可以提高教师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地位。在现代社会中,拥有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教师更容易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也更容易获得职业发展的机会和提升空间。

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培训是初中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之一。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水平,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4 结束语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音乐教育已经成为了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音乐课程中的合唱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初中音乐老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兴趣,更要通过不同的方式,降低合唱教学的难度,提高教学的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合唱课堂中来,欣赏合唱并最终爱上合唱。

参考文献

[1]张熊忠.试论提升初中音乐合唱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J].当代家庭教育,2022(26):146-148.

[2]姬凯,洪宜德.初中生合唱训练策略探析[J].北方音乐,2020(6):115-116.

[3]魏劬正.初中音乐合唱教学的实践分析[J].智力,2022(26):36-39.

[4]代可霏,铁梅.新时代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探究[J].戏剧之家,2022(8):169-171.

[5]胡秀娟.基于柯达伊法的初中音乐合唱教学实践[J].中国民族博览,2022(4):75-7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