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鉴于数字化优势及其不可逆的趋势,加之实施教育数字战略化行动已经经由教育部纳入到《教育部工作要点》,而高校作为教育和数字化衔接的核心阶段,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关联性探讨。而就高校生而言,数字化时代下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是关系学生未来的重点问题,故本文拟围绕数字化时代、高校学生职业、就业观,高校中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三个核心概念进行关联性探究。
一、数字化时代与高校学生职业、就业观的链接
(一)数字化时代
1. 正向内容
当下对于数字化时代的强调,主要集中在数字化向人类生活各领域的拓展。而该部分所欲阐述的正向内容,即为数字化的转型与纵深发展给多方主体在信息获取和自我革新方面带来的积极意义。
宏观来说,充分利用数字化的优势,可使多方主体及时抓取当下的流行资讯,以此来进行自我的“更新迭代”,适应新型产业的发展趋势。而作为数字化转型升级最常见的推动形式为互联网产业,除大厂就数据进行的智能开发与利用外,网红产业也成为当下互联网产业的常见内容,除此之外,数字化还催生出共享经济、人工智能经济等多元化产业。在该层面上,数字化时代突破了时空局限,催化出大量的人力需求及多样的岗位要求,而可视的规模利益也让各方主体继续投入数字化的转型升级。可以说,当下数字化所创造的产业链条已然成为大众追求的风向标。[8]
2. 负面影响
与之相对的,数字化的负面影响则来源于数据本身难以进行真假识别的特性,该负面影响主要产生于互联网信息的输入及输出环节。由于数字化所创造的数据连接不局限于某个部门,因此当海量数据进行联动时,没有完善标准进行筛选,会导致真假信息的混淆,庞大信息体量最终会使得主体难以辨别有效信息。而现实是,如今上网的门槛不断降低,人们可再利用数字化进行自我包装,因此当某些观点越是简单并且缺乏证据支撑时,往往就会越具有权威性,在“羊群效应“的带动下,缺乏辨别能力的个人就会落入该观点所营造的壁垒中,结果好坏只能自我验证。就此可知,数字化时代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非源于数据信息本身,而是在主体与数据信息、与对方主体的互动中产生。
(二)数字化时代的多面性对高校学生职业、就业观的影响
两个主体概念的链接强调了数字化时代的不可逆之于高校学生的职业观、就业观形成的促进,以及数字化时代本身负面性对两种观念塑造的桎梏。[7]由于绝大多数高校生尚未真正进入社会,因此其职业观与就业观的形成大多脱胎于家庭和学校教育,而当下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也使其成为高校学生职业观与就业观形成塑造的重要来源,进而承担起对高校生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新型角色。
1.数字化时代的多面性之于高校学生职业、就业观利弊共存
根据已有的论述可知,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催生了各样的新型产业,创造了巨大的岗位需求,再借助信息的对外输送,可以在已有的职业和就业理念基础上,增加高校学生的认知储备,从而拓宽了高校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就业去向。[3]该层面强调的是职业就业选择动向的扩充。而高校学生日常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媒介来获取职业和就业信息,因此在其对某类职业和就业相关内容(譬如就业地点、就业报酬、就业福利)有所确定后,该类群体即会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具体信息。[1]而此时互联网的海量信息资源便会在高校学生锁定中心词后迅时呈现,有助于高校学生高效掌握资源信息,可以说数字化为该群体提供了新资源获取的有效渠道,进而区别于职业和就业信息通过口口相传进行抓取的“闭塞”传播方式。
而在高校学生与网络信息的“互动”中,由于该群体缺乏社会经验,在缺乏足够辨识能力的情形下,极容易被真假混淆的海量信息所干扰,进而产生脱离现实的判断。当下高校生毕业人数不断攀升,与之成反比的是高校生的就业率,“毕业即失业”的调侃已经成为大学生面临的现实困境。除去当下就业环境差、就业领域单一等客观因素,高校生在校时形成的职业观和就业观同样是其就业难的“促进因素”。一方面在网络信息的加持下,互联网所营造的各类高薪人设在潜移默化中让高校生提高期望值,并不准确的定位也就导致了高校生在毕业后难以进入理想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海量信息的包裹价值羊群效应的带动,会使得部分不善于推理的高校生急于行动,形成错误的职业观和就业观,并积极投入到看似美好的就业陷阱中。
二、高校中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
(一)设置目标与设置必要
高校中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职业探索,提供就业指导使掌握求职技巧,从而在准确的自我评估中确定未来职业选择和就业去向,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一方面,由于高校生尚未真正进入社会,对各类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前景知之甚少,因此需要通过在高校中设置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帮助高校生完成学校向社会的初步衔接和过渡。[5]另一方面,由于当下就业竞争激烈且就业形式多样,如何帮助高校生精准定位和提升竞争力,也体现了该类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除了以学生为本位阐发的必要性外,高校本身也是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设置的主体因素,通过相关课程的设置,确保学生能形成正确的职业观与就业观,基于已有观念的践行,在毕业前确定就业去向,并在毕业时实现直接签约,由此形成的高校生毕业签约率也可成为高校自身的评估和宣传内容。
(二)与数字化时代的关联性
高校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与数字化时代的关联主要集中在教师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课程知识内容的获取和体量和扩充,以及通过海量信息的整理展示各类划定信息的比较,譬如针对各类职业毕业生已有的薪资报酬,以此给学生提供考量,但同时由于数字化带来的便捷,也可能使教师依赖网络相关将信息内化为教学工具,而忽略了现实情形,因此导致课程内容讲授的僵化,该问题普遍存在于当下高效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中。因此数字化就课程的教研和教学主体同样具有多面性,但由于高校学生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与数与字化时代的链接具有直接性和亲历性,因此仍不可忽视相关课程在高校中的设置,这同样是对教师提出的重要要求。[4]
(三)阶段现状
虽然在理论中,高校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极大利于学生和高校,但在实践过程中,相关课程仍然存在大量的共性问题,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 课程内容僵化,欠缺可实践性
当下,绝大多数高校中教师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讲授系通过分讲教材和展演PPT的方式完成,由于学生的就业率并不会成为主讲教师的考核标准,没有所谓的“升学”压力,因此大部分情况教师仅是照本宣科,进行纯粹理论知识的输出。对于学生来说,输入内容仅能停留在表面,无法有效运用到实践当中,直接背离了课程设置的中心目标。同时由于课程并非主修专业的项下内容,因此相关课程的开设采取大课的方式进行,不同专业的人集中授课,加之教材面向特定群体数量巨大,须具备全面性和系统性,也就导致了授课内容不具备针对性,同时为保证授课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促使教师授课只能从共性内容出发,无法针对每个专业的学生群体进行差异化的指导。除此之外,数字化的引入更多也只是便捷教师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局限与教学环节,并不能被有效运用在实践环节。多个因素的叠加也就造成了高校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课程内容僵化,缺乏可实践性的问题。
2.缺乏吸引力,课程不受重视
可以说,课程缺乏吸引力,不受重视是上述问题的直接结果。由于理论内容过于枯燥,且学生缺乏对教师讲授内容的直接接触,因此所谓借由教师传递的职业和就业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是抽象且不实际的。同时由于学校提供的实习机会有限,且各专业均有定向实习的指导性岗位,如果不具有主动意识,会直接导致理论知识转换与实践的局限,对就业的践行仅仅停留在某种职业范围内。在该层面上,专业的确定性往往也导致了职业选择的确定性,如此高校开设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对于学生来说也就不具备实际意义,加之该课程的考核较为宽松,也就进一步加剧了学生对相关课程不受重视的现实问题。[2]
2. 授课主体局限,专业性不足
除上述问题外,授课主体局限,专业性不足也是相关课程设置中的突出问题。由于相关课程主要是以选修方式开设,因此在教授主体上往往是由辅导员或专业课教师兼职完成,由此会导致实践知识传递的有限,专业性不足。[6]具体来说,前者一般是在完成学业后就通过考试或者政治保研的方式而进入辅导员岗位,因此,其实际上不具备充足的工作经验,在课堂中能教授的相关专业内容比较局限,无法有效解决学生差异化的职业选择和就业动向问题。而后者如果是长期作为专科教师,主要精力还是集中在教学和科研任务的推进,因此对于市场的具体情形仍知之甚少,通过专业课教师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讲授,可能会存在理论位于前沿但却与实际脱节的现象。因此,授课主体局限,专业性不足同样构成了高校相关课程设置的“显性”问题。
三、完善高校相关课程设计与落实的现实路径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数字化的时代,高校中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可以作出如下调整:
(一)利用数字化赋能,革新教学内容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拓宽了信息获取的深度和灵活性,同时也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高校应当充分利用数字化所催生和呈现的时代新需求和岗位要求,革新教学内容,及时调整教学大纲和阶段教学目标。除利用数字化优化教学内容的调整外,也应当将数字化及其驱动力纳入教材或是教学内容中。通讲授使学生了解当下数字化赋能所产生的联动反应,提升学生对职业探索的积极性,实现在教师引导下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使得课程设置的主体回归至以学生本位。而在教学模式上,学校和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数字化带来的便捷优势,进行课程的深入
(二)丰富壮大教研教学主体
结合已有的论述,教研教学主体专业性不足也是相关课程设置的突出问题,针对该问题,学校方面应当积极壮大高校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教授主体,利用数字化的优势,优化教研教学团队,具体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利用已有的教师资源,进行课程教授的转化,而这类主体一定是非主攻理论研究型的主体,许多学院的专业课教师除高校教师的身份外,还有自己的主营事业,譬如法学院、经济学院和商学院的教师中就有不少属于实务人才,其具备丰富的理论及实践经验,将该类教师转化成为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主讲老师,有助于课程设置核心的目标实现。二是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优势,实现企业和高校的联动。再结合数字化的优势进行教师的优化升级,进而为课程开展提供优质教师资源。
(三)建立教与学主体良性互动机制
所谓教与学主体的良性互动机制,强调的是教师讲授,学生实践后反馈,再由教师进行教学革新的良性循环。这个过程需要重点突出学生的实践,因为该环节是理论知识得以有限转换的关键。而该层面需要借助学校创造更多的实习岗位以及学生自主寻求实习机会来实现。前者有赖于学校加强与政府、法院、检察院、企业等多方主体的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渠道;而后者则需要教师在课程讲授中利用数字化的海量信息资源突出市场环境的竞争激烈和可选择就业方式的多样性,以此激励学生主动寻找实习机会。通过两种方式帮助毕业生提前迈向就业终点,并将实践中的收获进行再反馈,丰富课程内容,实现教与学主体的良性互动。
四、结束语
本文仅从宏观角度对数字化、高校学生的职业观、就业观与高校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三个主体概念进行多维探讨,因此缺乏针对性和局限性。由于高校和高校学院间存在差异,因此对于相关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大纲和教学任务的落实仍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但无论是从哪个角度出发,均需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
参考文献:
[1]张旭芳. 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探究 [J]. 国际公关, 2024, (10): 155-157.
[2]成慧祯.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方法体系创新研究 [J]. 科技资讯, 2022, 20 (12): 205-208.
[3]杜佳. “六大解放”教育思想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融合 [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 5 (01): 44-45.
[4]吴才菊,黄靖,周骏骁.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思路和方法 [J]. 市场论坛, 2019, (05): 52-55.
[5]童兰. 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作用探讨 [J]. 教育现代化, 2018, 5 (12): 129-130.
[6]翟朝霞. 探索数字化时代下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路径 [J]. 就业与保障, 2023, (10): 97-99.
[7]敖蓉. 数字经济催生新职业[N]. 经济日报, 2023-03-30 (012).
[8]卢庚宿.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路径探析 [J]. 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22, (09): 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