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工业

中国石油工业

《中国石油工业》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能源领域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和最新发展动向。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石油能源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0166
qikan17@ccnpub.com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中国石油工业》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数字化油田的架构 下载:201 浏览:2843
摘要:
在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21世纪,在互联网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高度覆盖的新时代,企业管理正向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采油企业如何结合实际进行管理创新,顺应时代的发展,大力推进数字化管理,搞好信息化基础建设,利用数字化的技术手段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从而发挥出油企的最大效益,更好的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移动式单基站在石油物探测量中的应用 下载:225 浏览:3108
摘要:
石油物探测量是石油物探的关键性工程,对提高石油物探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石油物探测量通常采用常规测量和常规的RTK(实时动态测量)测量模式,在测量过程中会发生影响物探工作效率、精确度欠缺等问题,如传统的RTK测量技术,在石油物探测量中就存在测量距离较短(15km)、电台在传播差分信号时受到某些因素限制、初始化时间比较长、基站位置选取和架设费时费力、流动基站受到地形和距离的限制等缺点,同时在测量过程中存在人为误差等诸多问题,常规测量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技术条件下的物探需求。近年来,随着物探测量技术的发展,移动式单基站在石油物探测量过程中得到了应用,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物探测量定位技术在石油开发中的探索 下载:90 浏览:1969
摘要:
我国地域广袤,地质特征呈现多样化,油气资源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而油气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促进我国工业生产以及高科技设备的研发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工业生产和社会活动进一步频繁,对油气资源的依赖日渐加深。为满足市场的需要,以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物探测量定位技术加强油气勘察,准确了解油气储量就成为当前油企重点关注的环节之一。
探析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问题及防火策略 下载:246 浏览:2864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化工企业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尽管如此,消防安全问题仍然是制约石油化工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从目前石化企业消防工作来看,所存在的安全问题具有着多样性。本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石化消防安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火策略。望能够给相关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启示。
探析石油采油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下载:76 浏览:1795
摘要:
科技的不断进步,不断提升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现阶段而言,石油开采中存在着许多缺陷,无论是一次采油二次采油还是三次采油,都有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自然资源,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巨大,同时因为石油的受众较广,在世界经济当中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提高石油的开采技术迫在眉睫。基于此,本篇文章对石油采油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从业人士参考。
石油井下作业安全事故分析及防范措 下载:97 浏览:1918
摘要:
石油生产企业井下作业是指利用一套地面和井下设备、工具,对油、水井采取各种井下技术措施,施工过程危险性较大,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现场施工尤为重要。程式化井下作业就是把井下作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方法、操作流程、标准规范,通过摸排梳理、评价分析、整合完善,形成的一套现场标准化、操作规范化、环节程序化、管理制度化的先进井下作业模式。将井下作业全过程分解为四个阶段,针对各个环节做到监督监管全覆盖。基于此,本篇文章对石油井下作业安全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从业人士参考。
研究石油化工企业风险防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下载:287 浏览:3409
摘要:
众所周知,石油化工企业由于生产、集输的复杂性,以及石油产品本身的特殊性,极易在生产过程中埋下安全隐患,危险系数极高。所以说,石油化工安全管理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对于石油化工企业而言, 需始终将安全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 努力改变管理的单向性,合理规划炼油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运营,实现安全生产目的。通过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建设,加强隐患排查,实现炼油化工生产系统主动规范化管理,从而保证企业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自然或人为原因出现事故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新时期石油化工企业的应急管理工作 下载:92 浏览:2038
摘要:
石油化工企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具有易燃、易爆、易泄漏等特点,因此做好应急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新时期,作为石油化工企业需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来对应急管理工作中常见的应急管理缺乏重视、应急演练流于形式、应急救援预案不完善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套系统、完善的应急管理工作对策,这样既可以确保应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还可以降低各类安全隐患的发生,进而提高新时期石油化工企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油田回注水水质的问题与应对研究 下载:86 浏览:1805
摘要:
石油是促进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与工业生产中。现阶段,随着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市场对石油能源的需求与依赖日益加深。由于我国石油开采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年限,很多油田已经进入中后期阶段,低渗透油藏特征明显,导致开采难度进一步加大,采出量减少。注水是油田开采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不同注水工艺的应用,能很好的恢复和提高地层渗透性,减少油气流入井底的阻力和提高注水井注入能力,是保持油田稳产、高产的重要开采手段之一。为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油田多将含油污的污水进行处理后再回注,在节约了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问题,其中水质就是影响注水质量的关键。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油田数字化的应用 下载:96 浏览:1781
摘要:
在油田生产实践中运用物联网技术,建立一个完善的数字化体系,不仅可以实现油田开发生产信息的有效集成,还能将信息技术与油田业务进行充分整合,针对油田生产经营管理进行更深一步的优化,让油田勘探开发业务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宽。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物联网技术视角下的油田数字化。
高青油田HG1块奎山段轻质油显示发现和评价 下载:325 浏览:3840
摘要:
高青油田HG1块二叠系上石盒子组奎山段石英砂岩储层因油质轻,岩屑破碎细小,上返过程中经钻井液冲刷,岩屑荧光录井显示级别低,给储层含油性准确发现和评价带来困难。通过对HGX101井气测录井特征进行分析,后续井与该井气测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合罐顶气录井、荧光录井,可以有效发现和评价奎山段石英砂岩储层含油性。
低渗透油田的采油工艺技术措施 下载:96 浏览:1774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我国各项工业产业吸收的国外先进科学技术也越来越多。对石油产业来说,在低渗透油田的石油开采工作之中,一定要注意先进的采油技术的运用。根据各个油田的实际情况,发挥石油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先进的采油技术进行合理的利用,才能有效地减小石油开采过程中由于技术问题带来的阻碍,并提高石油开采的工作效率。
浅析油田基建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有效性措施 下载:84 浏览:1674
摘要:
作为地球上的主要能源,市场对石油的需求在稳步增长,油田基础设施项目的复杂性也在逐步增加。 这也使现场施工过程复杂化,而现场管理尤为重要。 抓好施工现场管理和提高基础设施项目质量是正在进行的石油勘探工作的主要目标。 本文首先讨论基础设施项目的现场站点管理的必要性,以便为构建提供良好的基础,然后分析基础设施项目的站点管理问题。 同时,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地管理的措施的基础上,希望油田基础设施项目的发展可以作为参考。
低油价下油田开发管理对策建议探讨 下载:83 浏览:1854
摘要:
面对国际原油价波动影响和成本上升的严峻形势,国内油田注重效益勘探开发,聚焦质量效益,转变思想观念,将以往靠新井措施来提升产量的方式,转变为注重老区注采管理,做好注采结构优化工作和措施决策优化工作,实现老区效益开发。同时加大有利目标区的研究工作,注重效益勘探,提高井位的预审通过率和勘探成功率,为高油价到来做好井位储备工作。
中国石油工业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
2018-2025
发文量 :
716
访问量 :
150328
下载量 :
63247
总被引次数 :
831
影响因子 :
1.092
中国石油工业最新录用
为你推荐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