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
中国中医药
《中国中医药》系开放获取期刊,本刊以增进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主要刊登最新中医学术研究动态和临床运用新进展相关的论文,提倡学术争鸣,活跃中医学术。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中医药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397

《中国中医药》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 肩周炎的针灸治疗效果如何 下载:356 浏览:1254
  • 刘明 《中国中医药》 2022年3期
  • 摘要: 什么是肩周炎? 肩周炎一般指肩关节周围炎,是人体肩关节和肩关节周围的滑囊、腿鞘等软组织发生损伤,以及退行性变化的情况,并且被风寒侵入,让肩关节出现无菌性炎症,导致肩部疼痛,并且发生肩部功能障碍的疾病。肩周炎也被称为凝肩、五十肩、冻结肩等。肩周炎的发病过程较长,在刚发病时一般体现为炎症,有时肩部的疼痛感非常强烈,尤其在夜晚睡觉的时候,许多患者会在睡梦中痛醒或无法入睡。发病时间一旦变长,到后期很多患者的肩关节活动会受限,出现肩关节功能障碍,部分肌肉也会出现萎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健康。

  • 哪些疾病适合针灸治疗? 下载:420 浏览:3558
  • 朱凤娟 《中国中医药》 2022年3期
  • 摘要: 在我国祖国医学中,针灸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由于中医针灸具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其在现代仍被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且有很多人愿意选择通过中医针灸来进行疾病的治疗。那么,对于一些倾向于选择中医针灸对疾病进行治疗的人们来说,肯定都希望能够了解一下在临床上有哪些病症能够通过中医针灸进行治疗干预,那么以下就由笔者来一一揭晓答案吧!

  • 中医养生与微循环疗法 下载:410 浏览:3232
  • 王宗平 《中国中医药》 2022年3期
  • 摘要: 在中国,养生历来为历朝历代的医学所重视。当今时代,养生之法有着多种发展,而要寻求真正行之有效的养生之法,则需要从百病之源入手。本文认为,沉淀在人体血管内壁上的血瘀和血垢,是身体发病的罪魁祸首,由此提出中医微循环疗法,从其作用机制与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希望为中医养生提供新的经验与借鉴。

  • 老年患者在中医骨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与干预措施 下载:354 浏览:3139
  • 曹玲 《中国中医药》 2022年3期
  • 摘要: 分析老年患者在中医骨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与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中医骨科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所收治的老年患者80例进行相关研究,借助掷硬币法划分为2组,各40例。这中间,参照组患者接受中医骨科常规护理的方法,实验组患者则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开展护理风险干预,进而对比两组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中医骨科老年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用护理风险干预的方法,能够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概率,因此,该种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探讨中医辨证法治疗小儿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 下载:420 浏览:2325
  • 杨清水 《中国中医药》 2022年3期
  • 摘要: 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应用中医辨证法治疗的效果探究。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65例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儿,将其按照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中医辨证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应用中医辨证法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温针灸镇痛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下载:369 浏览:2326
  • 刘倩 《中国中医药》 2022年3期
  • 摘要: 温针灸是一种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针灸结合具有明显的即刻镇痛作用和持久镇痛作用。常用于急慢性疼痛的治疗。分析了温针灸与镇痛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温针灸对急慢性疼痛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以“温针灸;温针灸;针柄灸;烧伤针柄;疼痛;镇痛”为关键词,检索CNKI、VIP、Wanfang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分析。与针刺、西医等治疗方法相比,单纯温针可在多系统发挥镇痛作用,优于普通针刺和西医。与药物及手法治疗相比,温针灸配合药物及手法治疗的镇痛作用增强,关节功能活动明显增强。温针灸具有整体调节作用,对多系统疼痛起到有效的镇痛作用,缩短了治疗时间,是疼痛治疗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兼析中医蜂针疗法的学科基础及临床要诀 下载:511 浏览:3174
  • 韩光 《中国中医药》 2022年3期
  • 摘要: 蜂毒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是蛋白质多肽类、酶类、生物胺,其中90%以上为磷脂酶A、蜂毒多肽和蜂毒明肽。蜂毒多肽,是一种具有抗凝血作用的多肽溶血酶;源于技术等成因,蜂毒的有效化学成分直到近年,才被医界认知、正视,并促就了蜂针疗法的推广;值得关注的是,融针灸、按摩、蜂疗、穴位注射(西药)于一体的蜂针疗法,不仅创新性地实现了中(西)医的有机结合,还使康复疗法、技术,为患者减轻病痛和及早康愈,带来了新的曙光。

  • 家中常备的中药健康无烦忧 下载:158 浏览:3669
  • 黄芳 《中国中医药》 2022年3期
  • 摘要: 每个家庭都有那么一个小药箱,当家人患病之后,通常会打开像个“宝藏”一样的小药箱,里面多是见效较快的西药,有能够迅速降温的退烧药、止痛的止痛药等。其实,我们也可以在家里常备一些中草药,其作为中医常用的治疗药物,不仅可调理身体,还能治疗常年不愈的疑难杂症,如若能够对症服用中药,则可有效缓解症状,甚至有时候比西药更为有效。但是,以下,我将为大家推荐几款常备中药,不仅易于保存,还有良好的疗效哦!

  • 基于中医理论与辨证思路对癌症的讨论 下载:369 浏览:2544
  • 陈维安 《中国中医药》 2022年3期
  • 摘要: 针对肿瘤的治疗一直是现代医学关注探讨的方向,而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医对于肿瘤治疗也是值得研究的,自古各个名家医书都有对于肿瘤病症病机的记载,笔者基于中医理论与辨证并结合自身临床讨论中医治疗肿瘤方案分析、归纳并总结。
    中医中并没有关于癌症的详细记载,但有很多关于肿瘤有关症状和病情变化、病因病机的描写,肿瘤在中医学上属于“癥瘕”“积聚”“瘿瘤”“赘疣”“疮疡”等范畴[1],古代医学书籍中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如《灵枢·五变》记载: 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稸积留止,大聚乃起。”《素问·阴阳类论》记载:“二阳三阴,至阴皆在,阴不过阳,阳气不能止阴,阴阳并绝,浮为血瘕,沉为脓附”

  • 浅析中医针刺促进大脑神经发育与修复 下载:320 浏览:3555
  • 李文华 《中国中医药》 2022年3期
  • 摘要: 中医在我国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目前,中医在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已经成为一种主要形式。根据相关临床结果表明,神经系统受到损伤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利用针灸等中医方式进行治疗可以起到很好的临床效果。同时医务人员还发现,在神经发育疗法中采取针灸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修复患者受损的神经系统,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身体的恢复情况很好。因此为了使病人免受病痛折磨,应当在治疗过程中对中医治疗方式所发挥的作用给予足够程度的重视。

  • 简述华佗在中药发展史上的贡献 下载:365 浏览:3001
  • 邱志伟 《中国中医药》 2022年3期
  • 摘要: 2015年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进行《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的演讲,使中药走到世界医学的中心,受到了全人类的关注;在弘扬传统文化振兴中医药的环境下,人们对中药的重要性有了显著变化。在2020年春季的新冠病毒抗疫实践中,中医中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使国人对中医中药充满了信心,也让世界看到抗疫成功的希望,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 中药源于 “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发展到汉已有千年。在整个中药的发展进程中,华佗是中医药发展史上最具代表的人物之一,从《后汉书 华佗传》和《三国志 魏书 方剂传》记载华佗经过数十年的医疗实践,熟练地掌握了养生、方药、针灸和手术等治疗手段,精通内、外、妇、儿各科,临证施治,诊断精确,方法简捷,疗效神速,被誉为“神医”。而华佗不仅在医疗实践发展中有巨大的成就,对中药的发现及利用也有突出的贡献,《三国志 魏书 方剂传》记载:“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本文旨在分析华佗在中药发展史上的作用,进一步认识华佗,了解他对中药发展的贡献。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中医药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92
访问量 162876
下载量 60952
总被引次数 596
影响因子 1.398
为你推荐